全小姣 褚志祥
【摘要】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代谢紊乱、高血压、蛋白质的非酶糖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作为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不仅将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给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众多负面影响;同时,疾病进一步发展将导致患者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因此死亡。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明确疗效,在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理进展、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基于此,本文从目前我国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概况出发,分析论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内容,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医;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6..02
【Abstract】Diabetic nephropathy,also known as diabetic glomerulosclerosis, metabolic disorders, hypertension, non-enzymatic glycans and other factors of protein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as the most common and the most serious chronic concomitant diabetes Diabetic nephropathy not only will seriously endanger the health of patients and bring about many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normal life and work of patients, meanwhile,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will lead to the final renal failure and death of patients.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epening of clinical research,more and more practical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helping patients to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delay pathological progress,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Based on this,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CM research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TCM,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betic nephropathy;research; progress
臨床研究[1-2]表明,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为严重的一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常以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治疗、控制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演变为肾功能衰竭,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传统上,临床多采用西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不足在于药效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另外,药物的长期使用将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不同程度的耐药性[3]。中医认为[4-5],糖尿病肾病属于“关格”、“水肿”等范畴,近年来,我国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喜人的成绩。下面,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文献进行简单综述。
1 中医辨证分型
有效且准确的辨证分型是治疗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患者具体的中医分型,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的,才可确保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阶段,中医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临床医家各有侧重,大部分观点认为[6],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机的不同,具体可将其划分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以及肝肾阴虚型4种类型,具体而言,阴阳两虚型患者常以腰膝酸软、神倦乏力、形体消瘦、口干不欲饮为主要临床表现;气阴两虚型患者常以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心发热、脉细弱为主要临床表现;脾肾阳虚型患者常以体倦乏力、面浮肢肿、面色微黄、有齿痕为主要临床表现;肝肾阴虚型患者常以体倦乏力、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舌质暗红为主要临床表现。
除了上述分型以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的不同,具体可将其分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糖尿病期、肾功能不全期3个证型。
2 中医治疗
2.1 专方治疗
在专方治疗方面,有学者采用了自拟的黄芪消渴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生活质量在治疗结束后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1.18%。该方中包括黄芪、益母草各30 g,黄精、山药、麦冬、沙参、丹参各20 g,天花粉、生地、五味子、女贞子、白术、墨旱莲、茯苓各15 g,川芎10 g,生甘草6 g。
此外,也有学者自拟中药方配合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中药方中,泽泻、生黄芪、山药、丹参各20 g,芡实、党参、金樱子、茯苓各15 g,当归、川芎、生地、熟地、白术各10 g;在上述基础方上,若患者大便干,则加大黄3 g;血脂高,则加决明子20 g,黄芩15 g。经该方治疗后,患者大多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3.94%。
2.2 单味中药及提取物治疗
经过大量实验和研究,相关学者[7]发现红景天具有显著的扶正固本、补气养血、清热润肺的功效,不仅可有效保护人体心、肝、肾等脏器,同时在抗疲劳、抗衰老方面有较好效果,将其用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疗中,一方面,可延缓糖尿病肾病向肾功能衰竭的发展;另一方面,可调节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抑制炎症反应并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有效保护患者肾组织。
此外,有学者通过对大鼠进行试验后发现,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姜黄素可促进组织器官对葡萄糖的利用,进而可有效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提高肾小球滤过率。
2.2 辨证选方治疗
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也是中医治疗疗效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现阶段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在对气阴两虚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选用参芪地黄汤;在对肝肾不足型进行治疗时,应当选用杞菊地黄丸;在对阴阳两虚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选用地黄饮子;在对脾肾阳虚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选用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另外,根据部分学者[8]的观点,应当以患者的疾病进展进行分型,糖尿病肾病Ⅰ期、Ⅱ期患者纳入燥热阴虚型,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白虎人参汤加减;微量蛋白尿期患者纳入气阴两虚型,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3 结束语
近年来,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肾功能可得到有效保护,且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等优点。但同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也存在部分问题,如辨证分型尚不统一、无统一疗效判定标准等。笔者认为,为进一步发挥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优越性,提升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物作用机制上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 琳,张 慧,吴 敏,等.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3,44(2):75-77.
[2] 赵婷婷,吕丹丹,杨莹莹,等.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32.
[3] 胡 婷,刘燕平,黄岑汉,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5,35(4):922-924.
[4] 沈志玲,刘吉丽.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2141-2142.
[5] 张舒媛,李 博,王东超,等.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2):121-123.
[6] 薛丹枫,徐 英.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4,(8):1258-1260.
[7] 刘蓉蓉,赵婷婷,李 平,等.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9):1927-1931.
[8] 陈国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