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2018-04-26 10:34李玲蔚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留学生英语教育

摘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标志。它不仅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教学既要有外在的交际性言语活动,又要有内在的思维性言语活动。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汉语和英语之所以不同,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英语

很多国人在留学深造回国之后感受到在英语国家最受益的一点就是英语思维的养成,这一点不只是语言本身可以带来的感受,而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的补充和升级。

我们先来看几个不具备英文思维的例子:

例子一,是一个国外课堂很普遍的情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需要用英文表达某个观点时,他们首先会用中文在脑中思索,然后找出每个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再用英文讲出来。整个过程由于需要一个个的回想对应的词汇,而导致说出的语言磕磕绊绊,并且在讲完整句话后,发现老师和同学们并不能完全听懂他们的意思。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比如说课堂上需要做一段小演讲,来拉同学入伙他的项目小组,他想说:“如果您方便,我希望大家来参与我的小组。”但是字字对应翻译后却说出了:“If you are convenient, I hope everyone can join my small group.”首先,英语中如果表示“如果您方便”,不说“if you are convenient”,而说“if its convenient for you”。因为逻辑上要表示的是这件事对某人是否方便,而不是这个人本身是否方便。其次,我们汉语中经常说希望大家如何,但在英文中要小心说everyone,因为那意味着你希望所有人都参与你的小组,而实际上我们并不想表示要每个人都参加。最后,我们中文说小组,英文中对应的词就是group,不用再加一个small。这让我回想起以前曾經批过的学生作文,他想写小偷,结果写成了small thief,这表示的就是一个很小的小偷。那么以上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是因为他在用汉语进行思维,然后用英文单词一个个以汉语的规则和顺序组合起来,本质上是在用英文单词说汉语句子,所以外国老师和同学们听不懂。

例子二,也是我们中国留学生很普遍的一个情景:我们需要写一篇关于中国幼儿教育现状的小论文,满篇都在谈这个话题,但是老师给打的分数不但不理想,评语还是“跑题”。我们去找老师申冤,您看我没跑题啊,讲的就是中国幼儿教育现状啊!老师反问:“那为什么你的第一页都在写中国教育?而不是中国的幼儿教育?”我们说:“您往下看啊!我得一点点写啊!先从中国教育谈起,慢慢地就缩小范围到中国幼儿教育了,然后再慢慢地就谈到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了。”老师就不明白了:“那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进入主题呢?为什么要先绕两圈呢?”这也是因为他们在用汉语进行思维,虽然表面上是在用英文写作,而且每句话都不像之前提到的“if you are convenient或者small group”一样,而是清晰可懂的句子,但是却没有用英文文章的逻辑和思维来成文,而导致读者找不到重心,读不懂我们的文章。

第三个举个商务场合的例子,一个中国人写给国外同事的邮件,总是被认为语气强硬而且傲慢无礼。但是这个中国人感觉很冤枉,他觉得自己写得很真诚啊!都有用please啊,为什么说他无礼呢?原来他也是硬生生地用英文词来翻译中文思路。英文中提出请求,喜欢用加了please的问句,比如:Would you help me with something please?中文思维更多的是用祈使句:请您帮我一个忙。但是如果照搬到英文,就变成了硬邦邦的命令:Please help me with something.这两句话所表达的语气是截然不同的。另外,在中文,我们经常喜欢说“我们应该,你应该”,而在英文中“should”是一个命令性或者要求性比较强的一个词,很少直接拿出来用。通常都会说“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do something”或者“Doing something might be a good idea”。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因为不具备英文思维而产生的问题。我们学英文,不仅仅是为了能用,即准确表达自己和理解别人,还要表达得合理与得体。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进入到英文的思维来讲英语,而非停留在汉语的思维中来讲英文单词。

在如今这个年代,英语对于我们,对于孩子,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不仅仅是沟通交流工具,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方式,甚至以后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如果英语背离了我们的目标,它只能成为阻碍孩子们实现人生理想的绊脚石。如果没有英文思维,孩子们还要以中文为主要思维工具,需要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来理解,在这过程中,很多信息的精华也会被损失掉。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建立英文母语思维呢?

第一,提供浸润式的语言环境。要让孩子们建立英文母语思维,就要提供相当于母语环境的英文情境。最好是每天从早到晚都处于英文的听说环境中,输入的英文不仅语音地道,而且用词、语意准确。其实最佳状态是父母每天都能在家中说英文,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也可以求助于专门的教育机构。

第二,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应用学到的英文。无论孩子在学校还是培训班学到的英文,总是需要有个端口输出。会用才是活的,也只有通过应用才能真正内化这些语言,从而一点点打造英语思维。比如说,一些较好的学校或培训机构会给孩子提供很多的小项目,做中学,学中做。孩子们在老师们富有启发力和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可以更好地将英语融入到动手操作中,从而加深英语思维的形成。

第三,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文内容,比如外版英文绘本。很多情境,尤其是奇幻场景,孩子们即便在国际学校也无法亲身经历。那么这部分的语言从哪里得到呢?答案就在绘本中。家长们可以搜集一些海外优质的英文绘本,作为语言环境的补充,在每日的阅读习惯的滋润下,形成英语思维。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2).

[2]庄绎传.也谈中式英语[J].中国翻译,2000,(06).

作者简介:

李玲蔚,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心远中学。

猜你喜欢
留学生英语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读英语
教育教学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