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铁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密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人和财富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如果发生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为了能更好的维持现有的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如何做好地震灾害的防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现阶段的预测结果还不是很准确。为此,人们对于居住房屋的防震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融入抗震设计,才能更好的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的稳固使用。
地震灾害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会使建筑物发生剧烈震动,极大的破坏了建筑结构,甚至会使建筑物倒塌。近些年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地震灾害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等。据统计,我国在20世纪,就有约50万人死于地震灾害,在同期全世界因地震灾害死亡人数的50%。面对这些沉痛的历史教训,在灾难事前规避损失,是全体人民的心声。
抗震设计理论按照时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①拟静力理论,其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其在进行地震估计时,假定结构为刚性,在结构的质量中心上作用地震力,结构的重量乘以地震系数(一个比例常数)为地震力的大小。②反应谱理论,其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随着对地震规律了解的增多,一些学者通过研究结构动力反应,在其基础上分析震动加速度记录。③动力理论,其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随着试验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地震的研究中引入以上技术,可以深入到地震结构的内部研究,了解地震后地壳的受损结构,将建筑物比作多自由度体系,从而完成抗震设计工作。
抗震设计遵循的要求是:①选择“寻常”场地,保证场地的平坦性,不能设置在山丘、滑坡和软土上,场地立面应匀称、规则。②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的稳固性,利用楼层、相关构建的延展性设置多个防线。③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对建筑抗震结构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陆续涌入城市,城市用地不断扩张的同时,可用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开发商在选择建筑位置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所见建筑物的商业价值。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的选择,应该选择具有平坦性和开阔性的位置,而且应避开软弱土层,土体应坚实,应避开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陷等山体自然灾害区段,或者地震活跃段以及变电站、火电厂等危险场所。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我国有明确的高度限制,但是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超高建筑仍然存在。一旦发生地震,这些不符合规定的建筑就会缺乏抵抗力,强烈地震后会产生变形,大大削减其抗震能力,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刚度等力学特征会发生变化,需要通过重新检测,确定其力学特征值。
对于地震频发区的建筑,其选材应需要合理搭配,当前,我国的建筑结构普遍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此类结构发生弯曲变形或侧移时,所产生的作用力超过了钢框架的承受能力,在增加建筑钢结构荷载负担的同时,也会使得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弱。
当前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有框架剪刀墙结构、整体承载式钢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以及框架结构,以上结构都具备抗震性能,建筑物具体的抗震效果要与其结构形式和高度决定。框架结构与砖混结构共同使用,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原因是砖混结构是由容易破碎的建筑材料砌成,抗震性能较差,而框架结构采用钢结构、框架剪刀墙和承载式轻钢结构,抗震性能强。据统计,欧美等发达国家65%左右的建筑物采用钢结构。首选钢结构的优势在于,钢结构易于施工、生产,具有可重复利用和很好的环保性能,关键是具有很好的抗震防灾功能。钢结构材质具有很好的抗拉、抗剪、抗压和延展性,使用寿命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台湾已经明令要求多层住宅建筑要使用钢结构建筑,北京地区的钢结构建筑模式也成为建筑潮流,国家大剧院工程就是使用的全钢结构建筑模式,图1为建筑钢结构模式。
图1 建筑钢结构示意图
建筑物的抗震性会受到建筑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在建筑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应避免一些抗震不利的地形,河岸滑坡、断层错动、地层陷落的地形坚决不能选。因此,在建筑选址前,首先要对所在地的地形、地质进行勘查,进行全面的掌握。
在确定选址后,根据地形与地质条件,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受建筑物类型、建筑物抗震强度和所在场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将抗震等级分为四类(甲、乙、丙、丁类),其中一般住宅与写字楼分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运用相应的计算系数进行计算可得,同时还要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和备案的。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应多设置几道抗震防线,在强震当中,第一道抗震防线破坏后,还有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抗震防线,继续抵挡发生的地震冲击力,最大程度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建筑物发生坍塌。纯框架结构应首选“强柱弱梁”型结构,该结构两道防线,一道是梁,第二道是柱。
为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人员可采用基础性防震措施,在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防震措施。基础隔震技术设计在建筑上部结构及基础位置接触处,避免建筑上部受过大的地震能,常见的基础抗震装置有基底滑移隔震、夹层橡胶隔震混合隔震装置等,该技术可再次削减地震所产生的震力,吸收地震产生的冲击余力,避免建筑结构受到较大的破坏。
一个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建筑结构体系中明确了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因部分结构出现破坏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抗震性。建筑结构体系具有必要的承重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在进行建筑结构体系选择时,应首先考虑建筑物的场地条件以及建筑物所应达到的刚度要求,为了避免地震时产生共振,还要保持场地的自振周期和建筑物的一致;其次要选择合理的建筑基础,建筑基础深度应足够,建筑层数较多的住宅需设置地下室,软弱地基选择箱形基础或筏片基础。
建筑的空间设计与布置就是指建筑的立体空间和结构平面的设计,空间布置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使建筑工程结构更加稳定。在地震出现后,由于地面运动会出现一定的应力,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为确保建筑可承受多方面的作用力,建筑的平面主轴方向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结构可以抵抗地震灾害带来的冲击力。在建设结构设计中,尽量的简化建筑结构,原因是随着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的攀升,需要使用更多的维持力量,容易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实际设计中,只有简化建筑结构,才能避免建筑稳定性受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应注重结构的整体性,设计人员需从建筑工程结构整体抗震角度进行设计,另外还要注重从建筑楼盖结构、底层结构和内部结构有机结合的展开设计,在处理建筑结构连接时,要使传导结构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单一结构抵抗性力弱的缺点,保证整体建筑结构可以抵抗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冲击力。
隔震构件具有较大的垂直支承能力,在大变形时也能够确实支承建筑物的质量,采用直径小的叠层橡胶时,应可以支撑建筑物的质量,一般叠层橡胶最大变形发生时重叠部分不得小于直径的一半尺寸。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除了要科学配置建筑构件,还应确保各个构建之间连接点处的质量要求,确保连接牢固,避免由于连接松动而影响到建筑使用寿命。当前建筑的外墙会使用装饰材料,例如瓷砖、大理石,虽然表面看起来,这些装饰材料是与外墙相连,其是否能和建筑主体结构牢固连接对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有影响。近些年在地震事故中的玻璃雨现象,就是在地震作用下玻璃幕墙出现变形导致玻璃破碎而发生的。因此,一定要确保建筑中各构件及连接处质量,防止在地震中玻璃幕墙变形与脱落。另外在对内隔墙、玻璃隔断等构件展开设计时,也要确保连接点的质量,使其牢固连接,保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地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十分必要。随着研究得不断深入,抗震理论的总结不断全面。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地震灾害后,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地震数据,不断加强对地震设计的总结,成立专门的研究协会,旨在研究出更为安全的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设计师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1]邵 伟.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建筑知识,2017,09:1.
[2]杨 鹏.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12:112~113.
[3]叶思睿.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05:39.
[4]朱克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