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学研究的格局及对中国问题研究*
——以传播学SSCI期刊(2012—2016年)为考察对象

2018-04-26 06:21肖荣春邰子学
中国出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传播学期刊方法

□文│肖荣春 邰子学

自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引入中国以来,如何了解、分析与批判吸收国际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传播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议题。事实上,了解和学习国际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同时也有利于国际传播学界的交流与对话。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有学者对1956—2006年的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进行了定量研究指出,“新闻传播学等文献量非常少,国际学术影响非常微弱”。[1]这一情况在近10年有一定的改观,中国学者在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发表的数量有较大增长,但已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方面尚存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已有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快速增长,但缺乏大规模的独立国际学术生产能力,国际影响力仍然不高”。[2]有学者通过对SSCI收录的国际传播学会主办的传播学权威期刊《传播学刊》2000—2009年发表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认为传播学的发展具有“独立性、多元化、融合化、合作研究增多、关注现实与变化以及多极化等六方面的特点与趋势”。[3]此类研究虽以某一传播学权威SSCI期刊为个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其涉及国际传播学科的广度和代表性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有研究者则对2000—2011年传播学SSCI期刊(N=81)进行整体研究,发现传播学在知识领域和空间版图上进行着双重扩张,互联网的影响渗透到各个分支,传播学学科地位仍有待提升,传播学与外部学科互引程度加强。[4]此类研究比较宏观地描述了传播学SSCI期刊的现状与格局,对国际传播学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脉络尚未有细致关注,缺乏对传播学SSCI期刊论文的主题、理论与方法等层面的微观考察。实际上,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相关研究采用单一的文献计量学或宏大叙述存在局限性的问题,认为“后续研究如能针对国际发表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进行更多质化分析,则更加具有启示作用”。[5]

本文正是对有关传播学界此类呼吁的一种回应,目的是尝试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考察传播学SSCI期刊论文的具体研究问题与方法等相结合,细致阐述当前国际传播学研究现状和学术脉络,以便知己知彼,抛砖引玉,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国际化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本文对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的考察形成以下研究假设和讨论问题:①近5年国际传播学研究内容怎样分布、主要关注哪些问题?②近5年国际传播学主要研究方法分布如何?③近5年国际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进展如何?④近5年国际传播学的中国问题研究及作者构成如何?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2014年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77份传播学期刊。在梳理学界对传播学SSCI期刊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学者的研究一般都会采用选取SSCI数据库部分期刊作为样本。如菲利(Feeley)通过对19本传播学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认为《人类传播研究》(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hips)、《传播学报》(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及《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为传播学中4本最为核心的期刊(Feeley,2008)。又如国内学者张志安等人选择了SSCI数据库中的46本期刊作为样本,邵培仁等人则从数据库中选择了1本权威期刊作为样本。

本文由于尝试对近5年(2012—2016年)传播学SSCI的主要期刊进行每期详细的内容分析,因此人工研读的工作量较大。为兼顾所选期刊的代表性和具体内容分析的需要,本文考虑到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从国际三大传播学会(美国全国传播学会NCA、国际传播学会ICA和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所属的传播学SSCI期刊中各选出3本代表性期刊(共9本)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从三大传播学会中各选出3本,主要是考虑到三大传播学会(NCA、ICA和AEJMC)是目前国际传播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学会,能较好地代表国际传播学流派和学术群体的综合情况,对其所属的SSCI期刊进行研究,能较好地呈现当前国际传播学术版图和脉络结构。同时,选取样本的过程中还考虑了SJR(Scimago Journal Rank)指数,即期刊的声望指数。2008年《自然》杂志报道称一种期刊越多地被高声望期刊所引用,此期刊的声望才越高。[6]

后续也有研究者指出,“SJR同时计量了引用的数量和质量,与期刊影响因子相比更客观地反映了引用的价值,衡量了期刊的声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7]因此本文分别从三大传播学会所属的SSCI期刊中各选出3本综合性传播期刊(共9本)作为分析对象,排除了像健康传播、政治传播、环境传播等聚焦某一传播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细分的期刊,同时又要满足SJR指数相对较高的期刊。综合以上情况,本文选出的三大传播学学会所属9本SSCI期刊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国际三大传播学会及所属9本SSCI期刊

三、主要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文在对以上9本传播学SSCI期刊总体描述的基础上,同时又对相关期刊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的论述方法是“夹叙夹议”与“综合述评”相结合。在期刊内容的分类方面借鉴了吴飞、丁志远等人有关传播学领域的研究,[8]研究根据实际情况,略有修改,设置了22个分类项,期刊内容分类见表2。

表2 期刊内容分类要目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研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本文在归类分析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人工筛选,确定其研究侧重点,然后将其纳入相关领域。比如说有一篇以总统大选辩论的新媒体传播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既可以归类到新媒体研究,又可以归类到政治传播研究,那么由于其研究侧重点是政治传播,本文在数据采集时将其归类于政治传播研究。

1.研究方法分布

本文选取了三大传播学会所属的9本SSCI期刊1849篇论文,对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把研究方法划分定量、定性、批判/文化研究及多种研究方法。统计结果如表3和图1所示,定量研究占比排名第一,为39%;其次是定性研究,占比为35%,再次是批判文化研究,占比为25%;最后是多种研究方法,占比为1%。由于实证研究方法包括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因此,从总体来看,实证研究方法的占比高达74%,是占比最高、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方法中,内容分析、调查、实验、访谈和民族志是排前5位的常用研究方法。从中可以看出的是,当前国际传播学研究仍延续了实证主义传统,实证研究方法在国际传播学研究方法分布中占据主流地位。

表3 9本SSCI期刊研究方法分布

图1 研究方法分布图

2.研究内容分布

本文对三大传播学会所属的9本SSCI期刊1849篇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划分为22个类别。从表4和图2中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论文出现的篇数最少,只有4篇;国际及跨文化传播研究、媒介批评研究、传播理论方法论研究、组织传播及人际传播的论文数量在21~40篇之间;传播法研究、传播史研究、传播技术研究、传播教育研究的论文数量在41~57篇之间;媒体经营与环境研究、传播者研究、媒体内容研究、传播伦理研究、文化传播研究的论文数量在82~108篇之间;公共传播研究、公共关系及广告研究、受众研究的论文数量在113~118之间;论文数量排前5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健康传播研究、政治传播研究、性别研究、新媒介研究、媒介效果研究,篇数在119~158之间。

图2 9本SSCI期刊研究内容分布图

表4 9本SSCI期刊各类研究内容篇数统计

四、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的中国问题研究及作者构成

对三大传播学会所属9本SSCI期刊有关中国问题研究及作者构成进行分析,能为中国传播学的国际化提供更多的启发。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中国问题包含了台湾地区、香港、澳门。本文的作者统计主要把排名第1或第2的作者纳入分析,排名第3以后的作者没有纳入统计。

表5 9本SSCI期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

1. 中国问题研究的领域分布

从表5中可以看出近5年国际三大传播学会所属9本SSCI期刊对中国问题研究的概况。那么,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又主要关注中国哪些研究问题或领域?

中国互联网、社交媒体及其政策研究。有学者研究了中国互联网政策与意识形态的关联,认为中国的互联网治理可能将群众运动与法律动员和民间社会结合起来,积极塑造网络表达和行为。[9]有学者研究了博客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博客是主流媒体确定议程问题上的“安全阀”,而博客又是揭示问题的速度领先于记者的“压力锅”。[10]袁(Yuan)等学者研究了中国社会化媒体语义网络中的“隐私”问题,认为“隐私”兼有工具性功能和内在价值,以及反映和构成微博社会空间新形式的社会性。[11]

中国媒体市场和媒体内容研究。有学者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媒体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解决比较研究盲点有3种方法:第一就比较媒体研究的历史化;第二是重新构建国家和媒体市场之间的关系;第三是重新思考全球、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张力。[12]张(Zhang)等学者研究了中国报纸有关抑郁症的报道, 探讨了文化和组织因素如何影响框架建构。[13]有学者采用网络分析方法中国和美国媒体的观众行为和市场结构,研究发现中国电视市场展示了中心模型,其中少数频道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余的则由观众的细分市场观看。相比之下,美国市场代表多元化模式,在各渠道中的受众重复程度非常高,表明在整个市场上的重叠模式。[14]

传播与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有学者调查了中国和美国的信息媒体在公众对环境的关注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信息媒体使用一方面部分地调解了利他主义和其他个体差异变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对环境关注。[15]有学者研究了有关中国雾霾的视频呈现,认为这些视频话语的数字化实现是一个重新思考偶然事件的机会,开启了媒体文化深层时间的另一种对话。[16]有学者研究中国反对PX项目的抗议行动,认为数字媒体的使用使得抗议者能够广泛和快速地扩散争议,数字媒介的环境抗争活动的可持续性是由中国的具体传播生态所塑造。[17]

中国传媒伦理研究。有学者研究了51个中国媒体的组织伦理,发现中国媒体最忠于组织发展,其次是政府,并且最少忠实于他们的观众。[18]有学者对谷歌、百度和即刻3种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的搜索引擎,特别是百度,往往为了已建立的网站带来流量。[19]

除了以上研究问题,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的议题还有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健康传播等方面。

2.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论文作者构成

在厘清近5年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概况和主要领域之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研究的作者构成和中国学者的国际发表状况,本文还对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和机构进行了比对分析。

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作者主要来源于海外华人,即所属机构在中国以往的作者,其发文数量为19篇;其次是中国台、港、澳地区作者,其发文数量为10篇;最后是中国大陆作者和海外非华人作者,发文数量均为5篇。因此,海外华人和中国台、港、澳地区作者是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海外华人作者所属机构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等的高校;中国大陆作者主要来源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台、港、澳地区发文数量排前3位的机构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国立”中山大学。

五、总结与讨论

本文以国际三大传播学会所属9本SSCI期刊为样本,系统揭示了近5年国际传播学研究现状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来总体把握国际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格局,而后深入传播学SSCI期刊论文的具体篇目,探讨其具体研究问题与方法,对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有一定的启发。

我们发现,国际传播学非常关注现实社会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较多,实证研究的比例高,具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取向。从总体上看,尽管国际传播学在研究领域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拓展,但仍未见有新的传播学核心理论的提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涵化)理论、传播基础设施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是排前5位最常用的传播理论。在跨学科理论使用上,新自由主义理论、后殖民理论、性别理论、修辞学理论和权力理论是排前5位最常用的理论。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传播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理论使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均出现多元化趋向。国际传播学研究的学科界限较模糊,研究对象通常是具体的传播现象或实践,但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则可能是跨学科的。国际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较深,往往能跳出固有的学科知识框架限制进行交叉研究。如在健康传播、政治传播等应用传播研究领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比较多。

国际学术界关注中国现实问题较多,传播学SSCI期刊有关中国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互联网、社交媒体及其政策,媒体市场和媒体内容,传播与中国环境问题,中国传媒伦理等方面。中国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主要由海外华人和中国台、港、澳地区作者构成,中国内地作者的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不多。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有兴趣的学者可以适当借鉴国际传播学SSCI期刊的理论、方法和视角研究中国传播现象和实践,不断开拓研究领域,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和对话贡献力量。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国际传播学研究现状与脉络的考察主要依据于国际三大传播学会的9本传播学SSCI期刊,而这些期刊是由欧美主导的,特别具有比较深的美国烙印。这些SSCI期刊虽也刊登一些东方学者的论文,但毕竟数量较少,对于了解欧美之外的传播研究现状与进展具有局限性。

尽管存在上述不足,但我们依然认为,本文第一次以国际三大传播学会所属SSCI期刊为样本,系统揭示了近5年国际传播学研究现状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既采用宏现的文献计量方法,又深入微观的篇目探讨具体研究问题,其研究方法和结论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虽然科学无国界,但我们在了解和学习国际传播学的最新成果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诸如文化差异、社会情景变迁、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研究取向不同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国际传播学的新视角和方法,用西方严谨的方法论来研究中国的传播实践。另一方面,正如李金铨所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里面抽取出最有原创性的问题,寻找出内在理路,然后逐渐提升抽象层次,进而使用适当的西方理论,帮助我们勾勒或照明材料,活络思想,但不能跟它亦步亦趋”。[20]因此,如何借鉴国际传播学的理论、方法和视角研究中国的传播实践,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从中国传播实践中提炼原创性的问题,厘清规律,建构理论,加强传播学的国际交流、合作和对话,提升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是未来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

注释:

[1]何小清.建国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学科分析——于SSCI、AHCI(1956—2006)的定量分析[J].东岳论丛,2008(3)[2]张志安,贾鹤鹏.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5)

[3]邵培仁,杨丽萍.21世纪初国际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以SSCI收录的《传播学刊》为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廖圣清,柳成荫,申琦,秦绍德(2013).国际传播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2000—2011年传播学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J].新闻大学,2013(3)

[5]张志安,贾鹤鹏.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5)

[6]Butler,D. (2008).Free journal-ranking tool enters citation market.Nature,451(3 January),6

[7]赵星,高小强,唐宇.SJR与影响因子、h指数的比较及SJR的扩展设想[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

[8]吴飞,丁志远.中国大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的实证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0(4)

[9]Yang,G.B.(2014). The Return of Ideology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Internet Policy.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31(2),109-113

[10]Hassid.J.(2012).Safety Valve or Pressure Cooker? Blogs in Chinese Political Lif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2(2), 212-230

[11]Yuan.E.J,Feng M.& Danowski .J.A.(2013). “Privacy” in Semantic Network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The Case of Sina Weibo.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63(6),1011-1031

[12]Meng.B.C. &?Rantanen.T.(2015). A Change of Lens: A Call to Compare the Media in China and Russia.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32(1),1-15

[13]Zhang.Y,Jin.Y.&Tang.Y.B.(2015). Framing Depression:Cul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on Coverage of a Public Health Threat and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in Chinese News Media, 2000-2012.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92(1), 99-120

[14]Yuan.E.?& Ksiazek.T.(2015). A Network Analytic Approach to Audience Behavior and Market Structure: The Cas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18(1),58-78

[15]Zhao, X.Q.(2012). Personal Value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China and the US: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formational Media Use.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79(2),137-159

[16]Yang.F.(2016).Under the Dome: “Chinese” smog as a viral media event.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33(3),232-244

[17]Liu.J.(2016). Digital Media, Cycle of Conten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Activism: The Case of Anti-PX Protests in China.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19(5),604-625

[18]Tan.Y.(2012). Organizational Ethics of Chinese Mass Media.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27(4),277-293

[20]李金铨.敦煌学的启示——兼论华人传播研究的方向[J].中国传媒报告,2013(4)

猜你喜欢
传播学期刊方法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期刊问答
传播学视野下刘乐筝乐艺术的文化特征思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用对方法才能瘦
传播学视域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播与保护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