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所 ■ 江华
截至2018年2月底,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24家(包括正常检修企业),有效产能共计29.3万t/年,1~2月产量共计4.77万t,同比增加27.2%(该数据引用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2018年1~2月,我国组件产量达到8 GW左右,与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在产多晶硅企业均满产甚至超产运行,组件环节的产量大多由海外订单拉动,统计的4家龙头组件企业国内订单出货量仅占总出货量的20%;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国内市场不兴旺,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65%。1~2月新增光伏装机8.5 GW,但实际市场需求有限。1月太阳电池产品出口金额达10.54亿元,同比增长28.1%,环比下降3.8%。
由于第一季度为传统装机淡季,并且春节在2月,影响了1月和3月的上游生产和下游装机,市场需求量下滑;再加上光伏行业技术进步继续推进,导致光伏产品价格继续下滑,1~3月光伏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从多晶硅来看,产品价格由1月的150元/kg降至3月初的124元/kg,也有115元/kg的报价出现。多晶硅片3月初的价格为3.6~3.7元/片,单晶硅片价格为4.3~4.5元/片,单晶组件价格在2.5~2.6元/W左右。
图1 2018年1~3月光伏产品价格变化情况
2018年1月5日,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做出印度光伏保障措施调查初裁,向印度中央政府提出临时措施建议。保障措施总局建议对进入印度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光伏组件和薄膜太阳电池及光伏组件)征收70%的从价税作为临时保障措施税,为期200天。2018年1月2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批准宣布对进口太阳电池片(2.5 GW以上)和光伏组件征收30%关税,税率在此后3年逐年递减5%,执行期为4年。印度和美国均是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场,两大市场相继对我国实施较高的进口惩罚性关税,将极大影响我国光伏产品的直接出口。
2018年全球光伏市场有可能会出现负增长,新增装机量在90~95 GW。美国受“201”影响,光伏产品价格上升,可能导致装机量减少,加之已囤积的5 GW库存,其实际需求量预计只有6 GW。日本由于光伏补贴继续减少,光伏从业者数量也急剧下降,因此市场新增装机量可能降至5 GW。印度受反倾销政策影响,市场需求也会下滑。我国在乐观情况下装机量可能会有45 GW,同比下滑15%,并且超过5 GW规模的未批先建项目将会占用普通电站指标规模,不产生新增需求;而在悲观情况下,如果不发布普通电站指标,并将分布式纳入规模管理,市场新增并网量可能降至35 GW。虽然欧洲、南美、中美、中东、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光伏市场将会出现增长,但由于增量小或体量小,不足以弥补前3大市场下滑带来的全球新增装机量的减少。
整体来看,上半年光伏产品价格将保持稳定,但下半年受市场需求放缓及新增产能释放的影响,产品价格将会出现下滑。
多晶硅方面,第三季度以前多晶硅价格稳定在120元/kg左右,但随着第四季度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第四季度多晶硅产品价格将会降至110元/kg。由于产能迅速增长,预计至2019年,产品价格可能将跌破100元/kg。随着国家对于自备电厂政策开始收紧,可能会抬高企业生产成本,此消彼长的形势将导致多晶硅利润收缩,预计将会淘汰一批成本竞争力不高的企业。
硅片方面,预计下半年多晶硅片价格将降至3.3~3.4元/片,企业仅能保持财务上的收支平衡。
光伏组件方面,2017年组件盈利能力较差,好的企业也仅有1%左右的净利润率。预计至2018年底,光伏组件价格可能降至2.0~2.1元/W,并且由于玻璃、铝边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终端价格的持续下滑,成本压力愈来愈大。
2018年预计国内市场需求将会倾向于高效电池和组件技术,一些技术水平低、效率低的电池生产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此外,受价格影响,一批逆变器生产企业也会寻求并购重组。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在2018年底至2019年也会因为生产成本不能覆盖产品价格而停产。
2018年2月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会议,就“光伏产业发展过快”、“补贴数额巨大”等社会各界提出的争议在会上征求相关企业意见,并提出了“严控光伏发电发展规模和速度,并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纳入规模管理”的设想。如果该政策一旦成行,将严重影响我国刚刚成长起来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对我国整体光伏市场增长也将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
2018年国际、国内市场均将放缓,而国内光伏企业的扩产速度却未减慢,部分企业的扩产情况如表1所示。尤其是多晶硅方面,预计2018年多晶硅产能将增加12.7万t,2019年将增加30万t。我国光伏产业将面临又一轮的供需失衡局面,并且由于国内市场已充分释放,每年新增装机量不会再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现金流也捉襟见肘,因此可能陷入比2011~2012年更为严重的“光伏寒冬”。
光伏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和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不足,使补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截至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缺口已达520亿元;预计到2018年底,补贴缺口将达到1000亿元。多数光伏发电项目难以及时拿到补贴,增加了全产业链资金成本;特别是光伏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且业务单一,融资能力较弱,市场一旦出现波动有可能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表1 2018年1~2月国内部分光伏企业扩产情况
我国在光伏电站投资中的土地、税费、电网接入、融资、光照条件等非技术成本较高,超过电站投资的20%以上,高的甚至达到30%~35%,直接影响了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进程。光伏扶贫电站资产所有权开始收归政府,但各地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地方保护现象。大型地面电站项目的招投标也存在资源换项目的现象,增加了电站投资的非技术成本。
2017年,我国户用光伏市场规模超过2 GW,2018年预计会接近5 GW。但是从发展情况来看,部分集成商或经销商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以次充好、安装操作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一块光伏组件中一半是低效组件、一半是纸片的恶劣现象,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光伏行业饱受负面误解的困扰,如骗补、“高能耗、高污染”等,一直是制约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如果户用光伏市场上这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一旦发酵,整个光伏行业的舆论环境和社会认知将受到致命打击。
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积极引导,希望政府不要在短期内出台限制光伏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在顶层设计上,将光伏发电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乃至所有能源的来源。
加强行业预警,引导企业理性扩张。完善国内市场规模管理和价格退坡机制,增加市场的可预测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
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转变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方式。进一步完善补贴拨付程序,定期公布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确保光伏发电项目及时获得补贴。继续实施光伏电价退坡机制,继续加大竞争性分配光伏发电项目力度,促进真实价格的发现,研究“小步快走”的调价方式,兼顾电站指标规模管理基础上,合理控制调价频次和幅度,明确调价预期。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明确各地市试点申报的责任主体,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多措并举解决弃光限电问题。协调农业、林业等部门也研究相应的支持光伏发电项目用地的管理办法。研究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涉企税费负担的有关工作,包括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内容。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实施平价上网示范基地,解决土地、电网接入、低息融资等问题,开展平价上网的试点示范。
开展户用光伏系统的全行业调研,掌握现状、理清问题、综合施策。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快户用光伏系统的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引导户用光伏市场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