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合作绣出新生活

2018-04-26 06:27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2期
关键词:纯手工绣娘花间

■ 文 / 本刊记者 双 槐

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是一位80后彝族姑娘,也是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初中毕业后,她在服装学校上了不到1年的学,因为家里穷交不上学费就退学了。心灵手巧的她从小就喜欢刺绣,学会了各种刺绣技艺,也一直想创业,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

2015年,乔进双梅组织成立了马边花间刺绣合作社,随着更多绣娘加入,尤其是一些精准扶贫户的加入,目前已有绣娘30多名。合作社对绣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提供原材料和工具,统一实行订单生产。绣娘们分工合作,有的剪裁,有的绣花,有的挑针,有的搓线,完成的半成品由合作社回购。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半成品进行设计加工,最终成为各种精美的绣品。绣娘们一般都是居家灵活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和小孩,地里的农活也不耽误,每年能挣7000元—9000元,增收及扶贫效果非常明显,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也回来了,跟着合作社刺绣。目前绣娘们都是各干各的活,比如搓线的不会绣花,挑针的不会剪裁。为此,合作社打算加强技能培训,让每一位绣娘都能够一气完成各种工序,既能提高她们的技能水平,又能增加她们的收入。

乔进双梅说,合作社的产品主要是传统的服饰,购买人群主要是本民族,也有江苏、北京、成都的人来定做,主要是钱包、手提包等小物件。由于是纯手工制作,很费时间,单件销售价格较高,一个手工钱包要卖200元。目前,合作社一年营业额有80多万元,绝大部分用于支付绣娘们的劳务费,大概为60来万元。合作社经营规模不大,因为所有的工序都是纯手工的,产量很难提升。为此,她正在储备多方面人才,在把周边更多的妇女召集起来的同时,购进针织机器建立厂房,将机器与人结合起来,这样传统文化不丢,产量也能提高。另外,还将对设计进行创新,融入现代元素,比如在男士的T恤、女士的裙子上点缀一点花,在颜色搭配上与现代流行相结合,这样不是很花哨,汉族等其他人群也能够接受。

谈到乡村振兴,乔进双梅的感触非常深。她说,当地是贫困区,以前很穷,自己小的时候连鞋子都没得穿,如今什么都好了,不但交通方便,学校还提供营养餐。针对乡风文明,乔进双梅在会上提了一个建议,就是要加强对老百姓的思想引导,改良陈旧不好的风俗。她说,当地有两个需要改良的风俗,一是办丧事的时候太铺张浪费。老年人过世,要宰杀大量的牛、羊,比如宰杀10头牛,根本吃不完,其实宰杀1头牛就够了。1头牛要卖1万元左右,多杀9头牛就是浪费了9万元,这样的话即便农民脱贫了也要返贫。二是结婚时要的彩礼太多。在当地,根据女方的不同情况,男方需要给女方一笔彩礼,即便是普通的农民女孩也要给彩礼七八万元,如果女孩是公务员的话,男方要给彩礼二三十万元。如此高的彩礼,一般的家庭尤其是农民根本承受不起。“民族风俗要不要传承?肯定要,但对不好的要逐渐改良,这样才有助于脱贫致富。”乔进双梅说。

猜你喜欢
纯手工绣娘花间
花间少年郎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打造中职学校的“纯手工”教育
花间炫舞
绣娘
微信·我们的小故事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跨界设计并纯手工制作华冠(下)
SKAP(圣伽步):一针一线,致敬环保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