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经典古诗牵动着无数人对故乡的绵绵情思,这是经典古诗的魅力之一。
你一定学过不少经典古诗,它们各自的魅力体现在哪里?请就其中最使你感动的一首诗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注意写出所选文体的特点。③如果是短诗,文章中就要出现感动你的那首詩;如果诗较长,则既要概述诗的主要内容,还要引用其中的诗句。④用现代白话文写作,不得用文言文。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⑥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⑦不得抄袭。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作文题)
2.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是人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代。生活中,常常可见以下情景:
S想好好读书。回到家,S点开了微信朋友圈……
请根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
提示:①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人称替换S;②你可以就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故事,也可以根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还可以针对情景中反映的现象展开论述……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题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进入青春期,梦想、友谊、亲情、个性,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惘、挫折、叛逆,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风景。
请从上面材料中选取两三个关于青春的关键词,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别样的青春风景”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山东潍坊市中考作文题)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佛家经典《百喻经》中有一个故事,大意如下。
有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他心中很懊恼,用手打着嘴巴说:“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早知道后头的半个煎饼可以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当代社会,不少人急功近利,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和故事中的这个人一样可笑。请你写一篇文章,向世人阐释“日积月累,才能成功”的道理。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自定文体,完成写作任务;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湖南娄底市中考作文题)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
(2)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鲁迅
(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伟人先哲的这些话语,会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选择其中的一到两句,作为写作的立意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山东泰安市中考作文题,有校改)
7.按要求写作。
校园橱窗里张贴着《未来作家报》征文大赛的启事: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默默见证着你的故事,每天背的书包,陪你迈出每一步的鞋子,记录你所有光阴的手表……。让它们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它们会说一个关于你的怎样的故事呢?也许,那辆自行车会讲你这个少年追风的足迹,一枚硬币会讲你买早餐时不经意的善意之举,留着你牙印的笔会讲你轻轻写下却又重重涂掉的心事……
请你自拟题目,以你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关于你的真实的故事,刻画你自己。让我们发现你的生活除了作业和考试,还有更多精彩!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参赛文章。为保证评选的公正,请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浙江衢州市中考作文题,有校改)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遇到困难时,你会向谁求助?
(此调查数据分析统计图选自《00后画像报告》,中国青年报社与腾讯QQ于
2018年5月4日联合发布)
“遇到困难时,你会向谁求助?”作为“00后”的你,这张图表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浙江金华市、丽水市中考作文题)
(晓声/荐)
本刊部分图片选自相关资源库,若您的原创作品被我刊选用,请与美术设计制作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371-66370705。
发现本刊有印装质量问题,请退河南文达印刷公司调换。(电话:13673379279 邮编:450008)
本期责任校对:姬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