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电君
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视察第二十五届杨凌农高会展馆
编者按:11月5日,第二十五届杨凌农高会盛大启幕。农高会,是杨凌的一个符号、一个标签。25年来,杨凌农高会累计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涉农企业和单位参展、28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会,促成投资交易额8400多亿元。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农高会格外与众不同。开幕当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正式公布。国务院的批复从着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三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的具体政策。
在备受瞩目的第25届杨凌农高会开幕之际,国务院送给杨凌这份厚重的礼物令人欢欣鼓舞。无论是于杨凌、于陕西,国务院批复的含金量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为邦本,本固则邦宁。放眼全球,美、英等发达国家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并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以美国为例,其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球20%,排名第一;谷物、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出口均占全球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作为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不仅承担着“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的陕西担当,也承担起了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
杨凌,已不仅仅是陕西的杨凌,我们应该站在中国、站在世界看杨凌。
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杨凌示范区,这个关中腹地的小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后的20多年里,历届领导班子带领杨凌人民经过矢志不渝的努力,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区院校和单位一起,把杨凌建设成了举世瞩目的“农科城”。
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区域到全球。杨凌,用20多年的努力,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嬗变。如今,杨凌又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一串“金钥匙”
国务院的批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一系列重大利好,对杨凌来说,好比一串“金钥匙”,来得恰如其时。批复中,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杨凌实现高质量发展,凸显杨凌示范区“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作用。
按照批复中给出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及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第二个关键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务院将在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开展涉农改革创新试点、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发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加大对杨凌的支持力度。
第三个关键词——“组织领导”。继续实行科技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双组长制”,协调支持杨凌示范区建设相关事项。双方强化举措,集聚资源,协同推动。
有目标、有路径、有政策保障、有组织领导,国务院的批复回答了杨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所有核心问题。一串“金钥匙”,可逐个解开困扰杨凌多年的“症结”。
长势喜人的袖珍南瓜
杨凌与硅谷
杨凌,与硅谷的发展历程有诸多相似之处。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大都会区旧金山湾区南面,是高科技事业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别称。因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硅谷”因此得名。
硅谷是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和中心,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择址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
一个世纪之前硅谷还是一片果园,但是自从英特尔、苹果公司、谷歌、臉书、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总部落户之后,硅谷就出现了众多繁华的市镇。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大批科技界寡头从硅谷走向世界。
同样是依靠高科技,从关中腹地的普通小镇发展成独树一帜的“农科新城”,杨凌也创造了农业发展的奇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不断在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上发出“杨凌声音”,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贡献“杨凌力量”,陆续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中国农业的“朋友圈”因此越来越大。
然而,另一个现实是,这个老牌农业示范区,距离国务院批复中给出的2025年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在陕西省12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杨凌GDP排名第5位,是西安高新区的1/9,增速更是不到10%。先天性经济体量小和城区地缘补给差等因素成为限制其实现突破发展的瓶颈。
当然,对于杨凌不是简单地拿GDP和别人比高下,但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这个巨大的命题需要杨凌有更大作为,甚至可以说,中国人明天的饭碗能否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里、中国人能否放心享用中国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需要杨凌率先回答这个时代命题。
机遇即挑战。站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杨凌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国务院及时送来的厚礼,杨凌新一届领导班子,该怎样把握机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摆脱困局?如何再造农业“硅谷”?
杨凌街头“农业硅谷 田园新城”的宣传语
“上半场”变革
杨凌新一届领导班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寻求变革的机遇,更具备破题的可能。
今年三月,李婧与李九红同时赴任杨凌示范区,分别担任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两位准70后,有许多相似之处:年轻、高学历、基层阅历丰富,工作富有开拓性。分外惹眼的标签刚好应了杨凌示范区眼下的迫切需要。在广泛调研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新班子很快理清了打造现代农科城的思路。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右一)会见参会贵宾
来杨凌之前,彼时还在经开区的李婧,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曾促成吉利汽车落户西安。结合其在省市的工作经历、工作思路来看,李靖主政杨凌后寻求改变、破旧除新势在必行。长期在基层工作过的李九红抓落实也是马不停蹄。身板瘦弱的杨凌,太需要这两位干将来强壮筋骨了。
招商引资的成效是最好佐证。半年多来,杨凌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企业、项目的纷纷落地。今年前三季度,杨凌示范区共完成省级重点项目投资15.20亿元,超过全年计划投资近10%;前三季度,省级重点项目投资比例完成情况位列陕西省第一;“破障碍、去烦苛、增便利、善创新、优配套、筑坦途”的3631方略启动以来,营商硕果丰存,在全省上半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考核中排名第二。
破沉疴、除旧习,新一届执政者的思维方式发生悄然变化:一方面,主动招商,为杨凌经济体量扩容;另一方面大家也在思考,如何叫醒沉睡的科技成果,通过市场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易转化,真正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产业。
怎样才能命中问题的“靶心”?新一届执政者首先想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没有西农,就没有杨凌。二者之间,优势互补,鱼水情深,相辅相成,融合发展。比如建设农业科技大市场,让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交易。
因此,新一届执政者叫响“区校融合发展”,在土地审批、交通运输、校园治安、医疗服务等方面,先后出台一系列保障服务措施,架起与西农等区内各大高校融合发展的“连心桥”,主动上门座谈,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在出席西农纪念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时,李婧对这位院士以及他们创造的“西农精神”高度评价,希望共同把杨凌打造成绿色宜居美好的田园新城。外界注意到,大力发展种业也从此成为杨凌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细心的人会发现,杨凌现在变美了,有了欧洲小镇的味道。
在此期间,有一件小事被西农教职工传为佳话。新班子刚到杨凌,示范区就给西农的离退休教授送去大礼包,每人配备至少3000—5000元的养老保健设施,为行动不便的老教授家里安装防摔护栏等基础设置,这些做法以前从未有过,传递的信息不言而喻。
重视民生、关爱智库,贴心的服务和关怀不仅让新一届执政者赢得了好口碑,也让高校“智库”们更加潜心钻研创新,为杨凌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不久后,领导班子就提出了打造“农科城”升级版、“农高会”升级版的思路。雄心壮志背后,是区、校融合陆续开花结果。
媒体总结,“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是杨凌上半场蝶变的“三脉神剑”。
困局与破题
下半场,杨凌该如何在困局中主动破题?
有国务院的政策支持和省部共建体制的支撑,新一届执政者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来破题,并理出了明晰的发展思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要引来源头活水,必须将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并举。围绕投资环境、营商环境补短板、强弱项,刀刃向内推进放管服改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居民在杨凌办事时能感觉到便捷高效。招商引资是杨凌的“生命线工程”,必须培育、引进足够多的市场主体,形成以涉农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杨凌样板”。杨凌作为国家级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上积极地来履行使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创新改革,按照打造样本、走在前列、服务全国的要求,在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改革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田园综合体,为全国乡村振兴探索杨凌模式。
做好特色现代农业文章。以种子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下力气狠抓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推广应用,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解决好谁来种地等问题。传承好农耕文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外国交流团参观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
推动科技创新系统集成和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是杨凌的特点,也是杨凌的杀手锏。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的转化,是国务院赋予杨凌的重要使命,也是杨凌核心竞争力和主责主业,更是与全国其他示范区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和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业关键在于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抢占农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研究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在杨凌如何孵化、孕育、生长,培育整个产业的前端。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后稷就在杨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繁衍发展了华夏农耕文明。如今,新一届主政者用新時代的勇气、魄力、责任和担当,带领杨凌跑出了加速度,迈向升级版的中国农业“硅谷”。
前不久,杨凌作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六个分会场之一,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杨凌农民丰收节精彩绝伦,不仅让杨凌名扬全国,也让杨凌的干部扬眉吐气,提振了精气神,感到在这个似乎不起眼的地方也能干大事。
本届农高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精彩呈现圆满举办,其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让农高会成为广大专家、农民、涉农企业的交响合唱,现代农业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大数据、智能化、互联网等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初现端倪。这一切,预示着承担乡村振兴使命、示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杨凌突变才刚刚拉开大幕。
一粒金种子,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定能结出硕果;一串金钥匙,在能干事、想干事的全新氛围中,一定能打开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农业的密码。
杨凌,未来可期!
摘自《陕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