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却举步维艰,融资困难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突出问题,世界各国也都将中小企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在深入分析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后,借鉴了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分别基于政府政策方面、金融体系方面、企业自身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国外经验;对策建议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有效竞争、满足社会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柱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约占企业总数的98%,贡献了约为60%的GDP以及85%的就业机会,所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由于外部融资环境的制约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其融资支持远低于贡献度,表现为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的增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征信系统不完善、担保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的难题。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具有较高活力,应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2.1 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2.1.1 内源融资有限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将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资金投资到本企业中,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和未分配利润等,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渠道。由于内源融资利用的是企业内部的资金,不涉及到金融机构,因此不存在苛刻的融资条件以及较高的融资成本,使用期限也可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灵活调整。但是,内源融资受限于企业的股权结构以及盈利能力,使其融资规模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随着资金的需求的提高,仅仅依靠企业的内部资金根本無法满足大规模的融资需求。
2.1.2 外源融资受阻
外源融资主要包括企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面向市场发行股票和债权等方式。企业内源融资不足时通常采取外源融资的方式,具有融资规模较大等特点。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低、风险控制能力差、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规范性差等问题,使其偿债能力较弱,所得贷款的安全性较低。据统计,一般大型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只有1%,而小型企业的不良贷款率达到了14%左右,远远超过大型企业。因此,商业银行为了减少不良的贷款,通常将更多的信贷额度给予那些盈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商业银行普遍设置了严格的审批程序以及融资条件,贷款规模也有限。并且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门槛太高,使其无法进行融资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2.2 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誉较低,要想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就需要担保公司为其担保,而担保费和抵押资产评估费就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并且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也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迫使其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满足融资需求,而民间的借贷利率通常远远高出银行的贷款利率,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形成了融资的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2.3 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尽管我国目前的信用担保体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有限的担保资金无法满足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并且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条件过于苛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4 缺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
大型企业的盈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所得贷款的安全性高,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客户。而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所得贷款的安全性较低,使其无法达到大型商业银行的融资条件,即使越过了获得贷款的门槛,其过高的浮动贷款利率也使中小企业无法承担过高的融资成本。而地方性的中小商业银行能提供的贷款规模小,无法满足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中小型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贷款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主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数量与中小企业的数量相差很大,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使融资困难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除上述几点问题,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还有待提高,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同时,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不理想,自身的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其偿债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无法得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资金的青睐。并且,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创新型金融工具并不了解,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对创新型金融工具的使用畏手畏脚。
以上种种问题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中尤为突出,这些深层次的原因环环相扣,共同形成了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3.1 基于国家政策方面
3.1.1 信用体系不完善
我国目前信用体系的建设尚未完善,缺乏完整的信用评级监控体系以及相关的信用激励与惩罚制度,使金融机构很难获得完整与准确的企业信用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整个社会信用不透明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规范观念,致使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不得不对每一笔贷款慎之又慎。
3.1.2 法律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仅是《中小企业促进法》,缺乏实施性强的专门的法律以及配套的优惠、救济等法律政策。而我国现行的宏观政策主要偏向于国有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并且,我国证券市场是优先为那些盈利能力强、发展好的大型企业服务,而对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权所要求的条件过于苛刻,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同时,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诸如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3.2 基于金融体系方面
3.2.1 缺少必要的担保机构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时期,相关的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不完善,功能的发挥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不相匹配。尽管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发展信用担保机构,但由于政策渗入的不到位以及担保组织自身运作的复杂性,使其并未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3.2.2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恐贷”现象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使中小企业越来越难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即使符合贷款要求,过高的融资成本也使中小企业望尘莫及。具体原因表现在:首先,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水平不高、盈利能力偏低、偿债能力较弱、风险防范能力较低等问题;其次,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完善,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较为突出;再次,我国目前普遍采用贷款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如果该贷款无法收回,信贷员必须负第一责任,这种制度使信贷员在发放贷款时慎之又慎。
3.3 基于企业自身方面
3.3.1 经营管理不规范
中小企业存在着经营水平不高、发展能力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等特点,财务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常常难以抵御风险。同时,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较弱,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往往在原材料中以次充好,部分中小企业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上种种问题使中小企业的经营面临很大的风险,融资的难度显著增加。
3.3.2 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诸多原因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其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财务管理方面十分混乱。再加上中小企业没有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信息不透明的程度大大增加,使银行无法对贷款进行监督和检查,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所以,商业银行为了减少不良贷款,不敢轻易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资金。
4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題的国际经验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结合各国国情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举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体系。
4.1 美国—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
目前,占美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贡献了大量的GDP和就业岗位。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支持和保障。例如美国的《小企业法》就是专门为了提高中小企业对美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利用率而设立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包括《国家中小企业法》、《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政策法》等等。同时,还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等机构,进一步完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此外,美国的NASDAQ股票市场可以使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获得较大的融资资金,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去获得直接融资。因此,美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上具有“渠道多元化, 运营市场化”的特点。
4.2 德国—财政援助与金融机构并存的融资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之一,中小企业对其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远超其他国家,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德国政府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会帮助其进行贴息贷款,通过提供补贴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商业银行的融资资金。同时,由政府提供就业补贴,并为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设立专项基金。此外,德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4.3 日本—政府主导型的融资模式
日本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中小企业基 本法》等多部法律法规,致力于构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一方面,日本政府设立了多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其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公库这三个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贷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还着力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等担保机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
5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时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梳理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现状,现将从深层次的原因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基于国家政策方面
5.1.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
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诸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顺利发展,我国可借鉴上述提到的美国、德国、日本政府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运用政策手段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使中小企业的融资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5.1.2 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首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我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改善这一问题。应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从税务、银行、保险、工商等多渠道采集信息,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大力发展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建立一套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规范性的信用评判体系,从而为银企之间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以此来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
5.2 基于金融体系方面
5.2.1 设立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例如日本,设立了商工组合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等。我国政府也可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如中小企业信贷银行等,通过对经营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发放低息、免息贷款来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也可以通过该银行进行担保,改变目前银企之间“恐贷”的现状。此外,还可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小型商业银行,进而促进信贷结构的整体平衡。
5.2.2 运用创新型的金融产品
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业务和产品种类相当有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存在很大差异,无法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应该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短、频、快、小”的特点,结合当前的融资需求,有针对性的推出多种科学有效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如针对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提供“简易贷”、创新性高的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贷”等,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拓宽渠道。
5.3 基于企业自身方面
5.3.1 规范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员工素质不高、财务制度不规范、高层管理能力低下等问题,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必须从自身出发,积极深化改革,规范企业营运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报表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才能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及时控制经营风险,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能力。
5.3.2 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必须紧随消费升级的趋势,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一方面,在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的趋势中,中小企业要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服务升级与产品创新,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顺应全球化与智能化的潮流,积极拓展高附加值的产品线,在大数据、云计算、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开发新产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6 结语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也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要想充分释放中小企业的活力,就要从多方面入手,结合各方力量共同解决该问题。首先,我国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其次,可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完善的征信制度和信用担保体系来专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支持;最后,中小企業也要从自身出发,规范经营管理制度,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加快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升级。只有各方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
[2]罗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J].企业经济,2012,(7).
[3]赵绍雄.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J].纳税,2018,(1).
[4]袁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优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3).
[5]赵致一,王柯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