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助力“双一流”建设的着力点

2018-04-25 09:57冯利邓磊
关键词:高校工会辩证关系着力点

冯利 邓磊

摘 要:“双一流”建设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选择。高校工会与“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高校工会应该主动依托学校的教育方针、改革发展和民主管理,对工会工作的理念进行更新定位、实施结合点进行探索调整、工作模式进行创新点找寻,从而切实实现高校工会对“双一流”建设的推动。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工会;辩证关系;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4-0060-02

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高校的“十三五”规划以及“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将工会工作与“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既能够丰富工会基于“双一流”建设的工作理论体系,为工会工作的主题和内容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和工作建议,又能够实现对工会工作方向性的实时把控和调整,增强高校工会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助力高校现阶段“双一流”建设,提升工会在高校中的地位。

一、高校工会建设和“双一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高校工会与“双一流”建设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参与“双一流”建设符合新形势下工会的工作理念和定位,既能够为“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又能够提升自身的地位。

(一)高校工会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

1.高校工会是“双一流”建设的号召者和保障者。高校工会的职能主要是维护教职工的权益、解决教职工的困难,这使其与教职员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让教职员工感觉工会值得信任;工会在“双一流”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挥号召力,鼓励动员每一位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会还会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广大教职员工的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使其在教学科研之余,能够身心愉悦、精力充沛地面对“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2.高校工会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精神调剂和团结凝聚的作用。人的情感需求是多样的,不良的情绪积压在心里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对工作热情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帮助教职员工及时地进行不良情感的宣泄、营造融洽的人际交往氛围,相互支持理解、促进自我更新和调整,最终实现精神调剂,这是工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此外,“双一流”建设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努力所产生的叠加合力,大力激发教职员工的人文、责任、团队合作精神对高校至关重要,这是实现“双一流”的充分必要条件,工会在这方面依然可以发挥优势。

(二)“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工会发展的影响

“双一流”建设是高校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创新并完善更适合高校发展的工会工作机制,对工会自身而言也是一次“一流”建设的过程。高校工会可以对自身的优势、功能和新形势下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尤其是针对新形势、新经济常态下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变化,以往的、常规的工会工作路径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阶段高校的发展。针对新形势下学校的“十三五”规划以及“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应积极转换工作思路和路径,从多角度对现有工作机制进行完善,探索出将工会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工作方法,保证工会工作的效果,更好地服务高校和社会发展大局,这本身不仅是助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还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高校工会助力“双一流”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一)依托学校的教育方针定位工会的工作理念更新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教育应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1]。基于此,立德树人的任务应该以德为先,这就要求教师队伍应该“以德育人、以德为先”。这既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礎,也是工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重要内容。因此,以重塑师德为核心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工程,是“双一流”建设和工会工作的首要结合点。重塑师德应该明确理念和载体,针对新形势下师德重塑过程中的典型、集中问题,找出根源,客观分析,集中处理,确立明确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1.基于高校的“十三五”规划以及“双一流”建设的要求,结合工会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更新和明确工会为“双一流”建设服务的工作理念,并以此确立年度工作主旋律和中短期任务。其中年度工作的主旋律可以通过不同的工作主题来实现,只是在确立主题时应该以有效性为基本原则,从高校工作的全局出发,以师生的关注点为导向,提出预期,做好规划,丰富活动形式。

2.重塑师德的工程应该细化为三个方面。从职业精神角度而言,教师应该具有敬业精神;从师生相处角度而言,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从自我管理角度而言,教师要恪尽职守、为人师表。其中,仁爱之心是重点,工会的工作理念理应以关心学生为最终目标,将教师的仁爱之心融入其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并以此为主体寻找开展活动的载体,探索涵盖“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路径和方式。一旦仁爱之心融入“双一流”建设的方方面面,必然会使得教职工在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工作中临深履薄,进而更加努力干出成绩,这对“双一流”建设将会是一个长久的推动。

(二)依托学校的改革发展探索工会的工作实施结合点

工会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模式的创新必须依托学校的发展大局和改革方向。“双一流”建设既是现阶段高校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工会工作的重点,工会工作实施的结合点也必须服务于“双一流”建设,创新点的寻找也应该从“双一流”建设出发,寻找二者的内在契合点。“双一流”建设涉及的方面较多,工会可从这些方面寻找契合点,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调动工会的资源和力量,切实做出一些有效的成绩,凸显工会的特色和地位。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1.工会的自身定位[2]。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具体工作的落实,主要是在党委领导下,由行政领导班子具体实施;工会参与、服务于“双一流”建设就必然会与各级行政机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遵循平等互助、相互扶持和监督的原则,坚守党委常委的核心思想,将学校的指示以工会特有的方式传递给广大教职工,积极培养教职工“心甘情愿”的心理状态。

2.人才培养方面。这是学校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工会应该主动认清大局,以此为核心,改变以往工作对象主要是教职工的状态;适当转变工作重点,更新工作和活动主题;并改变以往帮助和解决困难的定向基调,转向培养和塑造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全局思维方式;鼓励教职工在教学、科研、服务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境界,营造浓厚的“家园”意识,以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来体现学校的“一流”育人水平。

3.教职工的价值实现需求。教职工是高校开展各种工作的基础,教职工队伍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高校的整体水平和“一流”化程度,因此,“双一流”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职工的努力程度,而教职工的努力程度则主要取决于其对自身价值需求的实现程度,这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撑;工会在这方面恰巧可以发挥其组织协调的作用,积极地为教职工的高层次价值需求提供条件,引导教职工将其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具体可从教职工的人生定位、个体发展方向、工作生活需求、学校政策方针的传达解读等方面入手。

(三)依托学校的民主管理寻找工会的工作模式创新点

民主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沦为了形式,教职工对民主管理的现状评价也一般,归根究底,核心问题在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少具体的执行者以及具体的创新结合点。现阶段的“雙一流”建设、工会的积极主动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推行和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培养这四方面的有机结合可谓是工会工作模式的一个创新点。推进高校的民主管理,使得每一位教职工都有发言的权利和途径,这是高校推行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教职工有了发言的权利,参与了高校的具体管理,才会产生真切的归属感,主人翁意识便油然而生,随后便会自觉地将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学校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产生了这样一种联动生态关系,工会的工作模式便注入了新时期的内涵、意义和要求,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参与党政会议、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等方式对民主管理的巩固加强,更能促进教职工与学校的观念和定位、利益的一致和融合。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一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的攻坚战,是我国大学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自发行为和必然趋势。针对“双一流”建设,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的建设,建设主体归根结底都是高校的广大教职工;高校工会除了要求广大教职工在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时刻关注和了解其在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困难、工作上的迷茫、心理上的压力以及精神上的郁闷,从内心深处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营造出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助力“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天平.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与创新发展——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教育“二为”方针的学理解读[J].高校教育管理,2013,(1).

[2]蒋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工会定位问题的探讨[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1).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辩证关系着力点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