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继亭
摘要:根据教学课程及学生的特点,以 “启发式”、“指导式”和 “发现式”等教学法,将教学重心由“教”转移到“学”,使学生逐步独立实践学习活动,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关键词:由 “教”到“指导自学”;自主学习;学生主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去接受教育,通过必要的指导与帮助,监督学生独立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处理学习活动中的各种事情和问题。
一、加强师生互动关系,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地将教学活动的重心转移到指导学生的“学”,指导学生独立体验实践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1、课前预习的指导与落实
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不同层次,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面:快进生、进展生、慢进生。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按照不同层次水平进行预习布置,要求每位学生要设置一个笔记本,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预习。一般要求慢进生掌握词汇、尝试朗读课文;进展生能找出新的知识点并能够模仿举例子;快进生要求能熟读课文,分析语言点并能利用主要词汇进行英语交际。课前由学习组长检查预习内容,教师随机进行抽查,对表现优异者及时表扬,尤其是学习慢进生,学习有一定进步更要及时给予肯定。
2、课堂自学
进入新课之前,在学生预习掌握词汇的前提下,以听录音的形式,写出相关的词汇与惯用语,保证学生预习词汇的成效性。讲解新课时,让学生对课文中已预习的重要知识相互提问,并由学生自行解决。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评定,指出不足之处。这个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一大关键,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教学技艺,主要表现为教师怎样指导学生突出知识的重点和突破难点。
3、演练
1)听力训练:首先通过听录音,要求全体学生能够模仿语言。快进生能结合听力内容,以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学生根据短文的惯用语,慢进生和进展生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情景对话,如采用-“What should we do?”–"We should….”及-“What should we not do?”–"We should not….”等句型进行操练;快进生则要求结合课文内容自创情景或根据所给情景自己编对话。例如:描述“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或结合“Planting Trees Day”创设情景编排对话。
3)写的技能训练:结合听力训练,以填空的形式,要求学生写出主要词汇和句型;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或写短文“How to plant trees”。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
4、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必须起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的功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课堂自学、演练等教学活动环节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学生的掌握情况到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习题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乃至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水平。指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如“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课中,教师结合环保问题、植树节、爱国卫生运动等话题、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二、注重教学反馈,提高监督实效
笔者设计一份学生综合能力表现表。表中体现学生日常預习情况、课堂表现、单元过关质量、学期成绩等内容(如下表)。将该表定期分发到家长手中,既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保证家、校相互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方法指导及监督,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快进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进展生和慢进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树立信心,学习不断提高。
三、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在预习情况和课堂上表现参差度大。
虽然自主式英语教学活动强调必须以学生为本,但不能放任学生自流,一旦放纵,则将起到相反的效果。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优、弱反差较大。因而要求教师尽可能规定语言范围,采用多种分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自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力量。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评价学生,处理教材。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来推动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之路,自己要开展自主创新的学习,逐步完善“教”与“学”双方自主学习的机制,真正从教师的“教”过渡到学生的“学”,把握住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与时机,多给予尝试的机会,不断的引导,从不完善的尝试与自主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孙立明,赵连山,陈佩.创新能力与学科教学整体改革实验指导.沈阳出版社.1999年
[3]陈万研.谈英语教学中预习能力培养.福建教育.2004年、1B、37页.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