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华
(江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南昌 330096)
电梯关乎乘坐者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因此需要对老旧电梯目前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老旧电梯属于早期产品,其控制系统和拖动系统明显落后,部分电梯仍然采用全继电器式控制方式,门机系统仍采用直流门机控制[1]。加上长期使用过程中零部件的磨损、老化、损坏等造成零部件无法满足电梯运行要求,导致电梯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类故障,例如电梯无法关门或关门无法运行、楼层停靠不平层、运行时突然下滑、关门夹人等问题。
电梯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以及时清除电梯故障,保障电梯安全可靠运行。但是,老旧电梯生产厂家已然停止生产该类设备或者部分厂家已经破产、倒闭、兼并,其所需要的各类配件采购困难,造成维修成本高,更换配件难。
此外,部分维保单位技术力量薄弱,部分维保人员甚至都没有见过此类电梯,如何能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维护保养。例如,对于老旧电梯上常采用的全继电器控制系统和单轴双臂制动系统,维保人员如何正确地对其进行检查、保养才能防止其故障或者失效。
部分维保单位无法满足老旧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技术需要,也是导致老旧电梯维保困难,正常使用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旧电梯的设计、性能和安全方面严重滞后于现行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现象。例如大部分老旧电梯制动方式仍采用单轴双臂制动、无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无五方对讲等问题。
老旧电梯使用单位、业主都不愿意看到电梯发生故障甚至出现事故,但是对于电梯改造、更换的费用却难以筹措。有些单位的确在生产和经营中存在困难,经济状况难以为继;有些单位权责统一的意识尚未形成,抱着“挨一天算一天”的思想。
有些年代较久的建筑物自身无法满足安装、改造电梯的强度要求,改造和安装成本增加。
电梯作为一类特殊的重要的垂直运输交通工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2]。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使用的电梯或即将使用的电梯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老旧电梯,安全隐患也将不断增加。因此,对于目前老旧电梯所呈现出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寻找合适的途径,从制度上、机制上根本解决此类事关全社会大众的民生问题。
1)2013年6月29日人大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报废、强制更换提出了要求。国标委发布了GB/T 31821—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对额定速度不大于6.0m/s的曳引驱动和额定速度不大于0.63m/s的电力驱动强制式电梯以及速度不大于1m/s的液压电梯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进行了规定,明晰了主要部件报废评判标准。国家质检总局也出台了相应的在用电梯安全评估导则。
因此,监管部门、检验部门可以组建评估部门,配备相应的专家和仪器设备,提升评估能力,增强电梯评估的建模设计和开发能力,以便对超过一定年限的电梯实施安全风险评估[3],从而提出具体化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或意见。
此外,可以借鉴交通管理部门对超过使用年限的汽车管理办法,将超过一定使用年限的电梯年检时间规定由“一年一检”更换为“一年两检”甚至“一年三检”,提高检验频率,促进、帮助使用单位加强管理。
2)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老旧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监管。对于部分技术力量薄弱的维保单位,应建议电梯使用方对其进行更换,甚至可以强制要求超过一定年限的老旧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必须为A级资质,保障电梯维保质量,确保老旧电梯安全运行。
3)从长远、全局的角度考虑,应尽快建立合情合理的可操作制度,建议政府各部门加强协调沟通,针对难点问题,制订综合或专项的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修改造制度,应明确房屋所有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等各自的责任和权利,明确电梯维护、大修、改造与更换等具体实施办法,明确资金筹措、管理、使用、结算的渠道和方法,对于确实资金困难的单位或楼盘,予以适当财政补助等方式进行资助,帮助其完善、解决电梯更换、大修改造等事宜。
4)深入开展老旧电梯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针对老旧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彻底解决老旧电梯的安全使用问题。
由于老旧电梯技术陈旧,其设计、性能、安全方面已然严重滞后于现行技术规范。对于检验部门而言,老旧电梯的检验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老旧电梯的制动装置采用单轴双臂制动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制动装置
由于老旧电梯使用年限久,制动装置的某些零部件老化严重。对于直接控制制动臂进行制动的轴和弹簧应当成为重点检测项目。此外,制动闸瓦的厚度及完整性也是检验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2)曳引轮和钢丝绳,如图2所示。作为电梯曳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曳引轮和钢丝绳的磨损直接影响着曳引力的大小,影响着电梯运行安全。
一般地说,老旧电梯的曳引轮和钢丝绳可能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或者已经进行了更换。因此,在检验或维保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曳引轮及钢丝绳的磨损量,可使用目测法或游标卡尺进行测量。若使用单位已经更换了曳引轮,须对其进行曳引力计算,进行载荷试验,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电梯运行要求。
图2 钢丝绳和曳引轮
3)老旧电梯的限速器使用年限过长,容易出现调节弹簧松动、钢丝绳油污多、卡爪锈蚀导致动作不灵活、压块夹绳力度不足等问题,这都有可能导致超速情况下限速器无法顺利地将安全钳提起动作,这也是现场检验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4)超载保护装置。老旧电梯的超载保护装置一般为机械式装置,加上使用年限较长,超载保护装置容易老化失效,或者灵敏性下降,因此在老旧电梯的检验中,超载保护装置的有效性或灵敏性更应该值得关注,除了对超载保护装置的有效性进行试验之外,还应采用载荷对其灵敏性进行验证。
5)控制柜。电梯控制柜是电梯运行的“中枢神经”,部分老旧电梯的控制柜为传统的全继电器式,见图3。
图3 控制柜型式
由于老旧电梯的继电器经过多年使用,其触点已经严重老化以及稳定性变差,容易出现无法闭合、通断不良或者闭合后断开又闭合的反复过程。控制柜中任何一个继电器未熄合,都有可能造成电梯故障,甚至造成冲顶、蹲底及溜车事故。
在维保和检验中,应当注意控制柜的清洁,继电器的通断情况。若发现有通断不良以及反复闭合情况的继电器时,应当要求使用单位及时更换和维修。
老旧电梯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存在其自身特点,如技术落后、配件供应困难、维修改造资金筹措困难、安全隐患较多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问题将逐步地深刻地显现出来,应当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从制度性设计上予以解决,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1] 钟思宁.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结合能效评价的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5,31(10):63-65.
[2] 陈国华,蔡文杰,王新华.基于大样本检验数据的电梯风险预评估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05):56-60.
[3] 曾德平.城市老旧电梯评估与改造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