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合式学习有效地融合了网络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突破了教学的短板,是当前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动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与热点,对改革目前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混合式学习”所包含的思想,进一步阐述混合式学习对我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启迪。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研究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且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化。”
我们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整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果,我们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很多人错误、片面的理解了该理念,错误的产生了“电脑换黑板”、“凡课都用多媒体”等乱象,对现代化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混合式学习是教育技术学界对网络化学习进行深入思考,然后重新提出的一种新的理念。
一、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和研究的背景
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网络化学习和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互相结合起来,既发挥老师导引、启迪、把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这个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混合式学习是对“网络化学习”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教学观念的大提高和大转变,是教育技术理念的回归,是螺旋式的前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在课程教学中实施网络化学习,而作为网络化学习的新发展,“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对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其应用层面,如何将学习活动融入到混合式学习中,如何在教学中开展以学习活动为驱动的混合式学习,并且坐车评价。整合课堂教学和网络化学习,利用制定的评价体系和策略,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二、混合式学习应用概述
混合式学习是吧课堂教学与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共同为教学活动服务,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结合方法,它应该是结合了环境、资源、媒介等多种学习要素,从而通过这样一种组合似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化。
(一)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老师要组织好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围绕学习这样一个中心点,从学习任务的明确到实施到完成教学,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化学习通过学习活动驱动的方式进行混合式学习
(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混合式學习既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学习结构化的知识,也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老师能够容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了解学生课后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对非结构化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其高阶能力。
三、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在学习中实施“网络化学习”,因此混合式学习也是网络化学习的一种升级形式,作为网络化学习的新路子,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性,不可否认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些老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时陷入了误区,把有限的教学时间花在了具体的技术手段上,好像手段用少了,就体现不出是多媒体教学,就不出新,没有新意,不够档次。
信息技术虽然本身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局限。从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来看,在教学中大量应用信息技术之后,教学质量不经没有提升,反倒有所下降,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就是过高地估计了信息技术的作用,依据混合式学习的概念,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其依据就是信息技术在教学的作用是有其局限性的。因此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候,就不能过大的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而要在适当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能泛泛地为了用信息技术而应用信息技术,这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二)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取长补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弊端之一就是将信息技术手段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一些传统的手段完全可以适当的发挥他们的优势,比如电视、模型、自制教具等。其实任何一种技术手段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信息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和传统的教学手段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因此,应该根据教学目的,根据每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从而服务于教学,而不是片面的用信息技术把所有的都包了,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相互融合,也就体现了混合式学习的思想。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败的关键
老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出现的一些乱象如“错用”、“滥用”等,归根结底在于老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的缺失和匮乏。
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一般均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老师普遍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课堂,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媒体手段的选择、教学策略的使用、师生间的互动交互等都有着与传统教学所不同的特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理论目前相对较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总之,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和模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只有充分利用混合式学习,才能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2.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02-117.
[3]祝智庭.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
作者简介:杨瑞(1980—),男,江苏泗洪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