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018-04-24 13:01陈立勇
报刊荟萃(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气探索中职

摘 要:国家社会经济的转型带动了技术型人才市场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愈发受到国家重视。而电气专业作为其中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之一,为经济建设提供专业化人才义不容辞。本文尝试立足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对电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电气;改革;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技术型人才出现了巨大的缺口,电气技工成为了紧俏人才之一。作为“技工摇篮”,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电气专业的课程。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开展怎样的电气专业实践教学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就业率,为国家输出更好的技术型人才呢?

一、加强电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气专业的教学宗旨世培养能够从事电气自动化相关工作的技术型人才,但是中等职业学校面向青春懵懂的初高中毕业生,电气专业需要讲述的是晦涩难懂的电气知识,教学难度大,因此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师范性是职业技术学校电气专业教师的必备特性。第一,专业性。由于中职电气专业涉及到大量的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专业术语、各类运行公式、推导运算等对教师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教师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将教学中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融合、分析,深入浅出的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真正掌握;其次还要能够补充其他方面的电气专业知识,让电气专业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能够结合在一起,不至于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第二,实践性。电气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传统的理论化教学不足以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既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践,融合电气专业的新设备、新技能,开展实践教学,才能保障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得。第三,师范性。电气专业知识晦涩难懂,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活动,灵活教学,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适时引导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成长。

中等职业学校要注意为教师安排学习、培训的机会,保证教师能够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先进技术,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组织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直接参与企业运作,以便于能够切身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除此以外,学院还要注意聘请企业优秀员工进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他们在工作第一线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

二、开展电气专业模块化教学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将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策略。所谓模块化教学是指围绕教学重点将专业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根据模块化教学课程设计,改变了以往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业余课程等分类设计,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为多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中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各占一定比例,学生完成本模块的学习后,学校按照一定的质量评估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同时,在每一个模块化教学环节中还包含着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比如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等是电气专业的实践理论内容,而电子技能培训、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就属于对学生基本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

开展模块化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提前开展课程开展实践操作,进行现场调研,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按照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划分,学生具备了更好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以及选择的岗位,有意识的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的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促进学生就业,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要义,因此中等职业学习电气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也要仅仅围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进行,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俗话说“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检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尤其是电气专业更需要通过开展多种电气类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竞赛,考察学生各学科知识间的交叉学习和融合能力,比如根据“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大赛内容淘汰学校已有的R12制冷剂及其相关制冷设备知识,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通过不断的开展/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需要多少就学习多少。

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到企业更好的工作,而企业显而易见不会喜欢只能“纸上谈兵”的员工。对于电气专业的人才,企业既需要他们能够熟练的应用电气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需要他们可以不断自主学习先进的电气技术,从容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降低学校与企业双方的成本支出,达到双方共赢,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学校教师与电气类企业技术人才沟通,使得学校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中等职业学校经常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见习或者顶岗学习,为学生安排企业内的指导教师,有助于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帮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技能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意识到在国家产业升级的特殊背景下,培养符合市场需求,适应企業岗位需求的技术人才才是实践教学工作的重点。电气专业实践教学尤其需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电气专业模块化教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刘晓翠.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力拖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电子制作,2014(01).

[2]纪丽丽.“电拖”一体化教学[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5).

[3]桑克文.职业教育“颠覆”性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作者简介:陈立勇(1976—),男,汉族,江苏江宁人,本科,讲师。

猜你喜欢
电气探索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及变频调速技术应用探讨
浅析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电气接地和电气安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