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阐述了阅读推广的基本含义,分析了新媒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提出公共图书馆通过调整服务方式,改进阅读推广策略等一系列举措,使新媒体阅读推广与图书馆阅读的多层次结合,最终达到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关键字:新媒体;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
一、阅读推广的含义
阅读是人类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推广指的是扩大事物应用或施行的范围。阅读推广是将阅读这种认知过程传播到更广泛的范围,让更多有阅读能力的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阅读推广包括:推广主体、阅读者、阅读对象和推广媒介等要素。推广主体是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者,比如出版机构,文化教育机构,传媒机构等。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推广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是阅读推广主体。社会大众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对象,即阅读者。阅读对象主要是指各类图书、杂志、报刊等。推广媒介是指采取什么手段向阅读者推广阅读对象,如报纸媒介,网络媒介等。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阅读推广也可以理解为:图书馆及社会相关方面为培养读者阅习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升读者阅读水平,进而促进全民阅读所事的一切工作的总称。
二、新媒体阅读及其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
从竹简到纸张的发明,从电脑到手机等阅读设备的普及,阅读媒介不断发生着变化。新媒体是一个相对发展的概念,它是相对于报刊、图书、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以外的另一种新的媒体。是指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有线网络等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媒体形态。新媒体阅读具有大量性、超文本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以及共享性特征。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新媒体阅读的出现改变了大众的阅读习惯和行为,给公共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阅读增加了大众读者的阅读机会和阅读范围,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知识,但是面对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大众读者缺少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有效的开展新媒体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大众的阅读行为。
目前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推广方面还属于摸索阶段。为了适应和满足大众读者的新需求,公共图书馆从馆内推广、网络推广、馆外推广三个方面研究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策略。
三、公共图书馆内新媒体阅读推广
(一)馆藏资源的合理布局
公共图书馆具有免费性、公益性,是城市的基礎设施。优质的环境,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网络设施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优势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文献资源的形态也变得多样化,读者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面对新媒体数字阅读的需求,公共图书馆要注重资源的搜集与整理,不仅要增加数字资源的数量,更要重视这些资源的质量。使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互相补充,构建读者需求的馆藏系统。
(二)提高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素质
阅读推广离不开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读者服务质量。新媒体阅读推广对馆员素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图书馆员应“以读者为本”,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新媒体阅读的认识,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让自己成为顺应潮流的新型馆员,更好的提供读者服务,提高读者阅读兴趣,最终增强新媒体阅读推广效果。
(三)提升大众读者的新媒体阅读素养
新媒体阅读素养是指读者通过有效的新媒体阅读,能够理解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读者阅读质量的高低是关键。新媒体阅读自身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容易受到干扰分散注意力、碎片化阅读、快速浏览、娱乐至上、容易沉迷等。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类阅读服务机构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新媒体阅读辅导、电子资源检索辅导等,对读者利用新媒体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广大读者有效获取和传播各类型信息的能力,从而使读者在新媒体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源。
四、网络新媒体阅读推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0.1%,较2014年底增长了4.3个百分点,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18.5%,较2014年底提升了3.2个百分点;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67.6%、38.7%、31.5%,电视作为家庭娱乐上网设备,网民使用率为17.9%。广大读者过去看书看杂志看文献的时间基本上都被用来上网,前往图书馆借书看书的读者正逐年减少。网络的普及性、快捷性、交互性给传统阅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公共图书馆可以抓住机遇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新媒体的阅读推广。
(一)加强公共图书馆网站建设
一个内容丰富、功能齐全、自主管理的网站是公共图书馆必不可少的网络门户,是公共图书馆向读者介绍各类信息、提供全面服务的平台。从新媒体推广阅读角度出发,公共图书馆网站可以加强“新书推荐”功能的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推荐,在新媒体时代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推荐应该受到重视。公共图书馆每年都会购置大批新书和数据库,读者可能会面临无从下手,无法辨识和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资源的问题。图书馆员应该发挥能动性把握时代潮流,通过对前一年借阅数据分析,从新进书中挑选出相对热门的图书,在购买数据库中选择大众读者较喜欢的电子期刊,及时在公共图书馆网站上增加相关链接,方便准确专业的提供阅读指导,达到新媒体阅读推广的目的。
(二)手机图书馆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6.20亿,4G技术的应用,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手机网民的持续稳定增长,手机上网在大众生活中日益普及,公共图书馆合理利用手机这一工具进行新媒体阅读推广,可以为读者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和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手机图书馆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手机图书馆服务包括短信息服务和WAP服务两个方面。短信息服务是手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以短信的服务时间交互,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接受系统发来的阅读推送信息,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手机发送设定的短信指令给系统,实现图书的续借和挂失等基本功能。WAP服务通过移动网络或无线网络访问图书馆系统的手机网站和APP进行在线操作。公共图书馆开展新媒体阅读推广的时,读者利用手机图书馆可以快捷方便地查找和获取电子图书、期刊论文、数字文献等资源。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手机图书馆的建设。
(三)公共图书馆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的开通
微博又称微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的策略上应当充分利用微博和微信的自主性及互动性特点,建立并使用微博和微信平台,发布信息的同时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互动。读者可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关注最新馆内动态,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在阅读中进行评论分享,实现新媒体的阅读。
五、公共图书馆外新媒体阅读推广
(一)建立读者协会阅读社团
为了使公共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能够方便有效的沟通,公共图书馆可以主导组建学友会,可以协助积极读者成立读书社团。在图书馆的直接指导及社会各界部门的配合下协会和社团可以举办各种贴近大众的读书活动,进行新媒体的阅读推广,使得参与活动的读者主动的接近新媒体阅读,熟练掌握新媒体阅读,最终热爱新媒体阅读。
(二)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
现行的教育体制导致学校只专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忽略了课外阅读。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与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新媒体阅读推广。由馆员和教师协作,根据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别讲授:阅读的理论和方法,新媒体阅读工具的使用,新媒体阅读素养的形成等课程。科学的阅读理论基础,完善的推广体系,良好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读者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国家输出全面创新的人才。
(三)公共图书馆间馆际合作
资源共享是馆际合作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性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良好的馆际合作有助于阅读推广工作的展开。公共图书馆通过合作将区域内馆藏资源、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实现共享,共同协作开展新媒体阅读推广活动,建立相关链接,扩大活动受眾范围,增加活动影响,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新媒体阅读推广活动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推广效果。
六、结语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和手机的普及深刻的改变了大众读者的阅读方式,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的应对新媒体阅读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高馆员职业素养、调整服务方式、注重新媒体阅读推广,更好的实现为读者服务。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赵俊玲,郭腊梅,杨绍志. 阅读推广:理念 方法 案例[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13.6.
作者简介:马丽娟(1985—),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