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扬
2018年4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庆祝第三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暨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颁奖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尤其引起外界关注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杨利伟在大会上对外宣布,中国正式为空间站任务选拔17-18名航天员。
整场大会的各个环节都围绕空间站这个世界级大项目展开,包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张育林副部长,中国科学院相里斌副院长,国防科工局龙红山总工程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在内的多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重量级人物出席本次大会。杨利伟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他透露,这次选拔的航天员不仅包括驾驶员,也有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范围不仅包括空军现役飞行员,还将覆盖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杨利伟表示,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共计选拔约17-18人,完成训练后将参加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
据杨利伟介绍,这次选拔与以往不同,首先是人员需求量更大,17-18位这个数字比前两批航天员的选拔数量都要多。从选拔种类来看,不仅要从空军选拔驾驶员,还包括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这是为了适应载人航天工程下一步的整体发展与需求。从选拔要求来看,对于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知识储备方面的要求更高,工程师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载荷专家则要求博士学历。杨利伟表示,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正式启动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下一步会向工业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多个领域发布相关消息,希望有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初选中来。杨利伟认为,这次选拔的人员种类更多、来源更广,所以选拔工作的要求也会更复杂,之前只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这次不仅要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驾驶员,还将从社会的不同领域去选拔相关专业人才,这就需要与社会多个领域进行沟通。
对于具体选拔步骤,杨利伟称,分为初选、复选、定选3个阶段,大概需要1年时间。对于男女航天员的比例,杨利伟透露,从整体来看,男性航天员比例会略高,但具体比例还没有最后确定,要根据载人航天工程下一步的任务需求来统筹考量。
航天员陈冬在接受采访时还介绍了中国航天员备战空间站任务的情况。他表示,空间站任务将使航天员的太空驻留时间增长,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完成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返回地球,经过医学体检、身体状况全面恢复之后,包括陈冬在内的航天员又开始备战空间站任务。目前,中国航天员主要进行前期理论知识储备,比如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后续会有相关训练介入。据他介绍,之后还将进行沙漠救生训练及出舱程序的水下验证实验,相关训练会在模拟水槽中进行。这些训练都在有条不紊逐步推进,最终目标是让中国航天员完全胜任未来空间站任务。对于是否会对空间站任务产生压力,陈冬称,有压力是好事,只有感受到一定压力才能让他认识到自身差距,然后在后续学习训练中努力提高。
杨利伟表示,中国以往每次载人航天任务都非常重视团队协作,因为航天员在太空中要在狭小空间内开展高负荷工作,需要借助团队合作才能发挥每个航天员的最大潜力。未来空间站任务中,对航天员的团结协作与相容性要求会更高,因为空间站任务的太空驻留时间更长,任务会更多、更复杂,所以需要更加默契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