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纪平
莒县中医医院,山东日照 276500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症,具有囊腔萎缩、减小、囊壁增厚等病理性变化,其发病和过度劳累、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具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易对患者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多数患者实施西药治疗后,短期疗效尚可,但是患者易复发,导致疾病无法根治,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十分重要[1]。因此,该院将慢性胆囊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见该院各项研究内容中的描述。
选取该院慢性胆囊炎患者一共8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将慢性胆囊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疾病;②精神异常患者。纳入标准:①86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年龄:慢性胆囊炎患者年龄在30~60岁,平均年龄(45.01±1.02)岁,性别:23 例女性患者、20 例男性患者。对照组;年龄:慢性胆囊炎患者年龄在31~60 岁,平均年龄(46.12±1.15)岁,性别:22 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各项指标(平均年龄以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能进行对比。
对照组43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常规药物)。
对患者使用消炎利胆片(国药准字Z44022335,2010-01-26)进行治疗,3次/d、服用 6片/次。 观察组43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半夏泻心汤加减)。
对患者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其中6 g山茶根、9 g清半夏、9 g干姜、20 g党参、6 g川莲、15 g紫朴、8 g灸甘草、15 g滑石、15 g落地金钱,若患者伴有气虚症状,则加用党参30 g;若患者伴有气滞情况、则加用10 g枳实、6 g青皮;若患者伴有血瘀症状、则加用郁金10 g,使用水进行煎服、服用1剂/d。
对比以及分析观察组、对照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总有效率、胆囊壁厚度、胆囊短径、胆囊长径。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该次研究中实施SPSS 26.0统计学软件,将对照组慢性胆囊炎患者以及观察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该次研究内容中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3.02%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分析观察组、对照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中,胆囊壁厚度(0.20±0.01)mm、胆囊短径(2.45±0.33)cm、胆囊长径(7.62±0.33)cm。 对照组患者中,胆囊壁厚度(0.30±0.02)mm、胆囊短径(2.01±0.10)cm、胆囊长径(6.26±0.12)cm。 观察组胆囊壁厚度(0.20±0.01)mm、胆囊短径(2.45±0.33)cm、胆囊长径(7.62±0.33)cm 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中,其中腹胀症状积分(0.51±0.41)分、右上腹疼痛积分(0.41±0.61)分。对照组患者中,其中腹胀症状积分(1.21±0.61)分、右上腹疼痛积分(1.21±0.51)分。观察组患者腹胀症状积分(0.51±0.41)分、右上腹疼痛积分(0.41±0.61)分低于对照组(P<0.05)。
慢性胆囊炎为多发的胆囊疾病,是由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迁延不愈而来的,患者胆囊均存在萎缩、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囊腔变小等情况,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复杂等特点,多数患者实施西药治疗后,无显著效果。在中医学中,慢性胆囊炎寒热错杂,以胆内相火郁、气机阻滞、胆胃不和、胃中虚寒、胆经郁热作为主要表现,影响人体胆腑气机而引起的,治疗应以清热散寒、调理脾胃升降为主[2]。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为“胁痛”范畴,过度劳累、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均可引起该疾病,郁热之象为初期表现,临床常使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过于寒凉,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中焦虚寒,引起喜温怕凉、厌食油腻、呕吐以及恶心等症状,治疗应以通降气机、温胃寒、清胆热为主。通过对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中有所记载,半夏泻心汤具有消痞散结、平调寒热功效,其中具有山茶根、清半夏、干姜、党参、川莲、紫朴、灸甘草、滑石、落地金钱等多种中药,干姜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滑石具有清除湿气功效,半夏、干姜具有健脾利湿、温胃散寒等功效,诸药合用,通利气机、既能防苦寒伤胃、又能防温阳化火,具有温补阳气、清热解毒、肝胆通利、疏肝升阳等功效。现如今,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已经成为慢性胆囊炎患者的首选中药治疗方式[3]。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3.02%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胆囊壁厚度(0.20±0.01)mm、胆囊短径(2.45±0.33)cm、胆囊长径(7.62±0.33)cm 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症状积分(0.51±0.41)分、右上腹疼痛积分(0.41±0.61)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胆囊壁厚度、胆囊短径、胆囊长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文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4):444-446.
[2]闫建锋,陈卫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5,32(6):71-73.
[3]聂山文,路小燕.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茴三硫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30例[J].中医杂志,2014,55(4):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