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明
(龙海市中医院,福建 龙海 363100)
股癣是致病性真菌寄生于人体浅表部位所造成的感染性皮肤疾患,主要发病部位为腹股沟、外生殖器周围、会阴区和肛周皮肤,这些部位较为娇嫩,易汗、潮湿,容易与衣裤摩擦。福建地处南方沿海城市,具有多热多湿的气候特点,湿邪留恋,缠绵不去,且股癣在夏季发病率高,导致病情更加迁延难愈,治疗不当常会感染手、足等身体其他部位。临床上多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但由于其发病部位解剖位置相对特殊,部分患者难以根治且复发率高。本病发作时瘙痒感明显,对工作及日常生活产生较严重的影响,因而,如何尽快加速股廯痊愈,并减少其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医学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制定的《体股癣诊疗指南(2008 版)》[1]中股癣诊断标准:原发损害为丘疹、水疱及丘疱疹,由中心向周围扩展蔓延,可单侧或双侧发生,为边界清楚,炎症明显且伴脱屑的红斑。真菌镜检呈阳性。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 风湿蕴肤:皮疹渐次扩展,瘙痒无休,舌淡红,苔白腻,脉滑。② 湿热毒聚:皮疹伴有脓疱,轻微疼痛,糜烂结痂,或有低热不适,舌红,苔薄,脉数。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股癣诊断标准。②就医前1个月内无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③ 年龄≥18岁。
1.4 排除标准 ① 伴其他皮肤病感染患者。② 伴有其他慢性疾病,需长时间以药物治疗及营养功能障碍者。③备孕阶段、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5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康复科门诊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集的股癣病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初始皮损面积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6 治疗方法
1.6.1 治疗组 ① 取穴:主穴取双侧耳背沟、耳背静脉。配穴根据证型选取:风湿蕴肤型取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湿热毒聚型取大椎、曲池、内庭、阴陵泉。除大椎外均双侧取穴。② 操作:患者取坐位,选取一侧耳背沟,用75%酒精消毒后,采用0.30 mm×25 mm毫针自耳背沟下端沿对耳轮沟、对耳轮上脚沟向上平刺,不作提插捻转,留针1 h后出针,出针后不对针孔进行按压。若有出血,用无菌棉签擦拭,直到止血。耳背静脉放血:在同侧耳背上1/3,近耳轮处,选取1支较明显的静脉血管,搓揉2 min左右以使此静脉充血;常规消毒后,用左手中指顶于耳廓前,拇指、食指分别置于耳背操作部位的上下方,将耳背拉平;右手持一次性末梢采血针,用针尖快速刺破静脉,挤压出血约10滴,然后以无菌棉球按压止血,胶布固定。以上治疗2 d 1次,双耳轮流选用,疗程为4周。配穴除大椎采取俯卧位刺络放血外,其余均采取平卧体位常规针刺,留针30 min,2 d 1次,疗程为4周。
1.6.2 对照组 将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5 g/支,生产批号:13021901-16022301)均匀涂抹患处并反复揉搓3 min。1 d 2次,疗程4周。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1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后4周的疗效及真菌清除率。
2.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判定,痊愈:红斑、丘疹、鳞屑等皮损全部消退,真菌镜检未检出;显效:红斑、丘疹、鳞屑等皮损面积消退>70%,真菌镜检未检出;有效:红斑、丘疹、鳞屑等皮损面积消退在30%~70%或有个别新出皮疹;无效:红斑、丘疹、鳞屑等皮损无变化或面积消退不足30%。
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真菌清除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3 安全性指标 观察2组药物不良反应及过敏情况,针刺、静脉放血出现的晕针、晕血、局部血肿,局部感染、动脉出血等。
3.1 治疗结果 见表2。
表2 2组疗效及真菌清除率比较
3.2 安全性检验 2组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提示耳背沟平刺结合耳后静脉放血疗法比外用药疗效更优。值得强调的是在治疗后4周,治疗组真菌清除率较前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出现下降趋势(P<0.05),提示耳背沟平刺结合耳后静脉放血治疗真菌复发率更低,且在治疗过程及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有研究提示股癣的顽固性、难治性和易复发性与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关[3],而耳后静脉放血可调节患者外周血局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尤其是使患者CD4+细胞水平升高,使局部T淋巴细胞聚集,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防御吞噬真菌[4],从根本上达到治疗股癣的目的。耳廓穴位能刺激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调节下丘脑一腺(HPA)轴,调动体内各种免疫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力[5];同时通过耳背沟平刺可激活耳背沟处迷走神经,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抗交感神经兴奋异常状态[6],抑制汗腺分泌并舒张皮肤,使患处局部皮肤干燥,真菌繁殖生长受到抑制,从源头截断真菌生长以达到治疗目的,故治疗组真菌清除率高,持续效果久。
耳背沟平刺结合耳后静脉放血治疗股癣主要基于中医耳轮学说、经络学说及阴阳平衡、整体观念。《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清·张筱衫于《厘正按摩要术》提出五轮学说,更是把耳与五脏相关联,耳背沟贯穿耳背,是五脏六腑联络的纽带。生物全息论指出:耳朵通过经络的联系与全身脏腑躯体密切联系,刺激耳上穴位,可以激活人体内部的“反馈系统”,使病变部位重新获得新的平衡。祖国医学认为:股癣是湿、热、虫、毒四邪相合,居于腠理,淫于肌肤所致;邪热侵扰肝胆,湿热下注是主要病机;而脏腑阴阳失调导致诸邪积蓄体内,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下降,正气虚衰则是股癣的内在病因。针对股癣的病机病因,通过毫针在耳背沟平刺,以达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清利湿热的作用,还能调和气血、熄风止痒、疏肝降逆、利皮肤,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瘙痒症[7],修复皮肤的同时又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而耳后静脉为经外奇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脉穴”的三个分支[8],耳背静脉放血具有调整阴阳、和血养血、扶正祛邪等作用。中医学认为血有余为邪,通过耳背静脉的放血,使得局部邪无予附,血去邪祛,疾病自愈。
股癣治疗多以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但由于发病部位特殊,局部皮肤娇嫩,且易汗、潮湿,容易与衣裤摩擦等因素,此疗法存在远期效果差,易复发等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耳背沟平刺结合耳后静脉放血治疗股癣比较于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且具有疗效好、无不良反应、简便、廉验等特点,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体股癣诊疗指南(2008 版)[S].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42(2):7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2.
[3] 张文娟.慢性皮肤癣菌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6,16(2):107.
[4] 孙文倩,曹碧兰,颜廷凯,等.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扁平疣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9):952.
[5] 付义,陈冰.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研究促进中西医交融[J].中华中医药,2008,26(4):821-822.
[6] 高昕研,朱兵,贲卉,等.耳-心-迷走神经反射//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D].南平:中国生理学会,2002:163.
[7] 朱丹.实用耳穴诊治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41.
[8] 欧阳恒,杨志波.新编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