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侯天正
2017年玉雕市场行情依然低迷,低端产品被机器挤压供大于求,不同工作室之间作品严重同质化,开脸千人一面,拼价格成了最后的选择。
与此同时,学院派却异军突起,依托形神兼备的人物造型与专业的设计思想,创作作品与市场上其他作品形成了明显差异化,被市场追捧而供不应求,与整体行情的低靡形成了鲜明对比。
每人都有自己心中对神佛的形象,我们经常说人物作品要“形神兼备”,要有个体特征,但是为什么到了很多工作室那里形象却如此一致?这要从中国艺术美学里一些概念谈起。
“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体系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形即形状,是人物的外在形态特征。神即精神,指气质、神态等因素。形是表现手段,神是形的统率,是要达到的目的。要做到形神兼备,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是个很重要的观点。它的大致意思是指用描绘对象“形”逼真的方法,来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
从《论画》中“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之俱变也”这段论述,能得知顾恺之重视形的传神作用。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正确、严谨的造型在顾恺之看来是使画面具备神韵的大前提,“形”不正确,“神”立刻会变。
“形”,要通过技术上的训练日积月累才能达到高的境界,这部分是学院派的基本功,从最开始的静物到后期的人像全身写生等,长期的练习都使得在“形”上有了一个极高的水准,结果是无“一毫小失”。
对传统玉雕工作室而言,因为传统治玉使用砣机,对使用工具的熟练,就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另外工具的低效与粗糙也决定了很多时候无法达到心里所设的理想效果,众多原因加起来,决定了治玉者一直在“工”上努力,加上很多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文化素养偏低,所以“艺”更无从谈起。一代代沿袭下来,“术”掌握娴熟,但美术基础与人文修养明显不足,所以很多地方的“小失”累计起来则成为“大变”。当用这种种“失”一代代教徒弟的时候,便一直延续下来,综合来看,“小失”一直是传统工作室的短板。
既然因“小失”而导致不能形神兼备,为什么市场上还出现了非常雷同的“失”呢?这要继续从中国艺术体系的“表现”倾向而谈起。
《 佛引福来》
《 力士像》
《 酋长》
中国古代绘画对形的探索大体在六朝以前,魏晋南北朝至宋是以形写神期,宋代在写实的道路上已达到顶峰,魏晋六朝开始发生改变,“托物言志”,逐渐摆脱对具象的摹写而开始进入“意象”的发展阶段。整体来讲,中国艺术体系姑且称之“表现”,而西方则倾向于“再现”。就人物形象上来讲,造型上不拘于严苛形似,而是有选择性舍弃对象外在的形态约束,为强化感觉的表达而进行一些恰到好处的艺术夸张,抓住本质特征以及神情并加以强调、削弱、提炼、概括等艺术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从《力士像》可以看到,不管是眼睛的形状,嘴的形态,还是上提的鼻翼,都进行了夸张,这种夸张是基于现实的一种艺术加工手法,是为了突出效果,同时又没有超出“心理上的真实”,从而达到了一种建立在真实之上的艺术真实,就最终效果而言,是理想的。
但这种夸张要有一种合适的度,过犹不及,衡量与精确的掌握这种度则非常考验作者的艺术修养,“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境界极难做到,而如果不能掌握这个度,就会呈现两种结果,其一,没有提炼出个性特征而导致平淡苍白,其二,过于夸张特征而导致失衡到怪异。对基础欠缺的人来说,为了确保效果,矫枉过正胜过空洞苍白,所以,夸张到失衡是市场上作品中常见的问题,在玉雕人物的开脸当中,不管是观音的脸被夸张成一个正方形,还是弥勒的脸被夸张成两个圆形的叠加,都是这个问题的具体体现。
试以弥勒来举例说明,弥勒的部分特征是圆脸,笑容,眯眼,当造型能力不够而不能精确掌握“形”的细微差异的情况下,特征则开始符号化模式化,笑容模式化为一个向上翘的弧形,眼睛模式化为一个向下的弧形,相对掌握极细微的差异,无疑粗线条的模式化会容易的多,而由于不管是谁来表现,弥勒特征都是一致的,所以模式化之后呈现出来的样子也一致,千人一面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可当面对市场的时候,如何解释这种不足?“写意”是常见的华丽的皇帝的新装。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艺术水准的不同阶段谈起。
东方艺术比较倾向于“表现”,从梁楷泼墨仙人开始,“写意”一步步成为了中国艺术的代言词。受限于欠缺对艺术的深入了解,大众心中 “不像”“狂放”与“写意”经常挂钩,所以导致谈到不像常听到的回答就是:这是写意,是艺术。但这个问题上,齐白石老人有一句经典之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话足以说明,艺术不是追求“绝对似”,但“不似”却不代表一定就是艺术。
武侠小说里有个剑客的三阶段,最开始,手中有剑心中无剑。中间阶段,手中有剑心中有剑。高阶,手中有剑心中无剑,一招一式浑然天成。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阶段,开始的心中无剑与最终的心中无剑截然不同,但从表象来看,却颇为类似。
就形与神的辩证关系来讲,也存在这类似的进阶分别,初级,无形而无神,进级,有形而无神,高级,有形又有神,再高,无形而有神。
形似到神似,还是神似到形似,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但不管时代观念怎么变,“形”都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这是手段,一味地追求“神”而忽略“形”,结果必然会成为一些抽象玄虚的概念。不能因为顶级的“无形”和初级的“无形”有一些表象的相似而否认这当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返璞归真和没有能力而信马由缰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一个说法:“这个东西我看不懂,艺术嘛,就是这样”。也就是说,返璞归真和信马由缰很多时候大众无法辨别,所以,夸张的不合理的怪异,对外宣称这是“写意”“传统”的艺术处理手法,也就不足为奇。
曾看到一件关公作品,为了表现特征,制作者把关公下巴进行了极其的拉长处理,下嘴唇的下缘轮廓也因为过于夸张而造成了神态的畸变,加上头和身体的比例严重失调,使得整件作品效果十分不理想。
而从作品《酋长》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表现表情鼻翼进行了上提,嘴角加大了下拉的处理,眉头部分也进行了恰当的夸张而突出了一种严肃感,但所有的处理都掌握在合适的“度”之内,并没有产生怪异感。
纵观市场上学院派玉雕作品,都明显地体现出形象准确,神态生动,设计思路不拘泥等特点,而这些都是以前受过严格训练所打下的牢固基础所决定的。
当从业者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时候:其一,无法掌握上下、大小、浓薄的一毫之差,没有足够的造型能力,其二,美术基础的苍白决定了对要表现的物体没有深入理解,不管是动态规律、体积了解和处理手法上都是空白一片,其三,设计理念与视觉美感要素完全空白,几个短板累计相加的最终结果就是:“变化”对很多工作室就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任务。
当基础不够,便只能用模式化应对,只做几个固定样式,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不考虑设计的改变,把雕刻变成固定模式操作,这是市场上所常见的情况,也是很多从业者无法改变自己与其他产品产生差异化的原因,更无从谈起创新。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下,不能变化的作品必然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这个问题直接决定了生死存亡,容不得从业者忽视或者逃避。
参考文献:
[1]方澄.“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简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形与神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2(1).
[2] 葛路.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