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从今年看,中美驱动的新一轮汽车变革,已经形成一股势力,正在迅速席卷全球市场。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动能转换关键期,产业生态正在重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承载着多重战略意义。是我们实现面对西方国家汽车工业上百年积淀时的一次“变道超车”的重要机会。当然,它也是中国从一个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现在是全球性汽车品类剧变前夜?
早在燃油汽车诞生之前,电动车就早已问世多年,可以说,整个人类汽车文明史就是从电动汽车开始的。从电动车诞生到现在,历史上有三次汽车能源革命,只不过前两次都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失败了,可谓是生不逢时。
汽车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最大一次变革,这个变革就是由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公司一系列融合带来的一场革命。而这个革命的基础就是电动化。
1.环保政策层面:史上最严、全球推行
这一轮变革浪潮是从环境保护、立法等层面的驱动开始。在这轮变革中,北欧国家尤其激进,比如:荷兰宣布到2025年整个国家禁止销售燃油车,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总体来看,各个国家对油车排放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这就意味着,可能真的过不了多久,各国就全部转向电动汽车,这是一次特别大的产业变革。
在政策层面上来看,支持、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越来越多,不少国家都在用政策驱动新能源车供给端、需求端的发展。当然目前以中国和美国为主导。从全球来看,中国在这一轮变革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主导作用。
从2001年开始,中国就有了新能源汽车规划。中国虽然还没有出台燃油车的禁售时间表,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国家战略。前一段时间国家再次修改补贴政策,里程300km以下的没有补贴或者补贴很少。而科技创新程度越高对车的补贴也越高,比如300km以上高续航车型补贴就会增加。预计很快会公布明年的补贴政策。与此同时,市场“哺育期”基本完成,比如:在北京,新能源车指标排号已经排了几十万个,已经是很紧俏的牌照资源了。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实行双积分政策,对燃油车的要求正越来越严,如果不是小型车、微型车基本上很难达标。从目前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
2.技术层面:新能源车技术进步速度超出想象
技术层面,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降低,动力电池系统、电机的稳定性都在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传统汽车制造商也纷纷切进来做新能源汽车。但其实转型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传统汽车公司掌握的是“核心动力总成”这一块,到了电池时代,核心竞争力已经发生变化,原本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成为你的弱势,此外,造车新势力还面临交付、资金压力的问题。不过,总体来看,技术进步速度超出想象。
3.供给层面:品牌与产品数量快速增加
很多汽车公司都在做新能源汽车,有的已实现量产,有的还在研发阶段,没有真正走向市场。未来新能源汽车品牌及数量势必大大增加,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广,好车也会越来越多。未来新车的NEV(社区内电动车)比例也在快速增加。
我国新能源汽车可谓是“一枝独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77.7万辆,较2016年增加了27.0万辆,增速达53.3%。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有人预计到2040年,全球有55%是新能源汽车,中国要占一半,这里面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也意味着整个汽车格局将发生颠覆。
4.服务层面:充电网络建设进度超出预期
从中国来看,消费者担心的充电桩、充电服务问题正在快速得到优化,从相关数据就可以看到,这两年高速公路上的充电桩数量在飞速增长,一些小区里厂家自布的充电设施也在增加。此外,现在电动车和油车价格越来越贴近,同时续航里程已经不是问题,消费者的三大痛点问题基本都已解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融合个人信息后的人工智能,未来车和手机将成为一体,成為一个数据平台,车也会变得更加智能化。
5.消费者层面:逐渐接受电动汽车
从今年开始,没有新能源地方补贴的三四线城市部分消费者开始主动选购电动车。从购车原因看,用户受产品舒适性、技术先进性、动力性等产品本身属性吸引的比例升高,对于质量稳定性的不满有明显降低。他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全,也不耗油。
预计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超2000万辆。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值高速发展期,距离品牌的割据和市场深度细分还有些遥远,但前景广阔。
金融机构未来会在新能源汽车消费里起到很大作用,各种对供应端、C端的金融创新服务产品与形式,如充电设施、整车、休闲、娱乐等会不断涌现,车载显示器会成为继手机之后的第二块屏幕,而且可以和手机互联,手机上能做的事情,在车里也可以完成。
新能源车的汽车后市场更为丰厚
未来整个新能源汽车链条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过去做汽车,把车造出来,卖给4S店,卖给个人之后,厂家只赚其中27%的钱,还有73%营收在新车销售之后的市场链条上,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主导的汽车智能化趋势下,各个品牌、服务商挖掘的力度可以更大,整车制造只是一个起点,新能源车销售之后还有更多可以和消费者互动、发掘的领域。
(本文根据第2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