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是中国企业的奢侈品吗?

2018-04-23 02:52王涛
中外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驱动能力

王涛

中兴事件深深刺痛了很多醉心于“超英赶美”的国人,除了要重视国际经营合规性外,也让更多人清醒地看到中国制造的优势很多时候还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而更为迫切的核心技术短缺的整体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梦寐以求的“创新型国家”也离我们仍有距离。

那么,痛定思痛,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如何弥补短板?同时做强长板?如何正视现实,避免短期利益的诱惑,真正找到培育自己长期价值的生存方式?

如何解读“中国核心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丁晖:当年的“贸技之争”,其实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接下来请几位嘉宾围绕“中国制造核心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这一话题,结合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对这个话题的基本理解。

冯国华:在今天这个时代,技术驱动是每个企业家都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技术驱动,微软有四个观点:第一,能不能帮助你的客户更好地生活?第二,有没有可能帮助你的员工更有生产力?第三,对企业的运营可不可以有更大的价值?第四,技术本身可不可以帮助产品和服务进行转型和创新?

凌云剑:我们是一个中小企业,2013年之前,我们定义自己是业务驱动型。2013年之后,我们的定位就是以技术为核心,回归到经营企业的本原,真正给客户提供价值。

比如:我们有一个技术创新产品,之前客户是用国外的,一是价钱贵,二是服务不行。我把产品提供给客户时,对方首先不相信中国企业能生产出来,后来才发现我们的产品确实比国外的好,不但降低了2/3的成本,而且服务周到,无后顾之忧。

从这个案例,我自己感觉以客户为中心,真正的问题就是我能给客户解决什么痛点问题?

朱瑞华:对于核心技术,不同的时期理解应该是不一样的,像我们电梯行业,早期全是外资垄断,那时候根本没法谈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时,可以利用别人的技术来壮大自己,当有了实力后,就可以成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公司第一步是要生存,活下去才有能力谈核心技术。

对中国的制造业也好,其他产业也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掌握核心技术,难度非常大,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不要想短期内实现“赶日超美”,企业家做事不能太浮躁。

木元哲: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也是有机会的。与其说是核心技术,不如说是核心竞争力。根据2017年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申请专利数量排名第一的企业是华为,第二是中兴,第三是美国的英特尔。全球去年获得国际专利批准的数量排名前50的企业当中,中国企业有9家,这9家企业基本上是互联网和IT企业。

可见,中国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IT企业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但一样生存发展的中国企业是大量存在的。所以我认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一样能够生存和发展。

刘钢:海尔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或者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用户价值,所以海尔在过去30多年一直致力于“人单合一”模式探索。比如,在超低温的应用存储领域。海尔发现用户需要的不是一台冷冰冰的冷柜,而是需要高质量的血液。于是通过物联网的技术,通过全流程冷链的跟踪,实现了血液存储的零浪费,最重要是实现了对病患的零距离服务,从而及时挽救更多的生命。

在物联网时代,用户需要的不一定是传统的电器,可能需要的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所以海尔也在向这个方向进行转型和探索。

崔东树:中国汽车行业虽然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但是有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竞争力不仅是技术优势,而是综合能力的體现。过去几年里自主品牌在中国车市获得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份额从过去29%左右,上升到现在44%左右。我们能够快速提升并不是因为核心技术能力大幅提升,而是因为我们有超强的把握市场的能力,强大的整合能力,我们有应对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技术创新是不是中国企业的唯一出路?

丁晖:这次讨论强化核心技术,其实意味着中国企业家要逐步从销售驱动,走向服务驱动、技术驱动,技术驱动显然要经历更长时间的煎熬,甚至要面临一些失败的风险,我想接下来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下,坚持技术创新到底是不是中国制造的唯一道路??

木元哲:技术力其实也分很多面,虽然很多企业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但是如果能够与外部掌握核心技术的相关机构、企业进行合作,进行联合开发,这样的能力其实也是一种技术力。所以企业最重要的是先人一步提出全新的产品概念,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和质量快速推出新产品的能力,这是技术力当中最重要的。

其实苹果并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但是它有非常强的推出全新概念的能力。乔布斯这个疯子会非常痴迷地,非常疯狂地去追求他认为最极致的、最满意的产品。

冯国华:木元哲的观点引起了我很多共鸣。2012年,微软选定一个以技术研发见长的新领导——塞特亚·纳德拉。塞特亚·纳德拉上台之后做了一系列变革,其中他提到两个观点:一个是每一家公司都是一家软件公司,今天无论你是做电梯还是做汽车,或者是做马桶的,都有数字化的需求和创新的可能;第二个是,一个公司的技术密集度决定了这家公司未来能走多远。这两句话当中,其实提出了对每个公司的要求。

刘钢:我有一个观点:有市场不等于有用户。很多企业可能是有市场,但未必有用户,因为一旦出现新的产品之后,用户就会流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形成与用户持续交互的能力,这个实现过程到底是技术驱动还是市场驱动?从我们的角度看,就像一只手的正反面,组合才能出击得更容易,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创造用户价值。

崔东树:现在来看汽车行业,为什么传统车企不愿意搞新能源车,尤其是宝马、奔驰?因为它们认为自己的发动机世界领先,如果做了新能源车,电池就替代了传统发动机,发动机带来的30%利润就没了。实际上,这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在新能源车领域,要求企业掌握所有核心技术,具备整合能力,尤其是整合所有新技术的能力,同时让这些新技术实现对消费者的交付,并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新联系,让自己变成一个服务商,给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所以我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整合能力上的,并不是说技术到底有多先进,而是技术响应能力、产品创新和规模生产等各方面能力的组合,这样中国汽车才能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朱瑞华:要想真正掌握高端技术,肯定需要人才、设备、资金的投入,这就要看如何给公司定位。如果你想成为一家全球排名靠前的企业,你的核心技术必须是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好,核心竞争能力也好,这种坚持很重要。要掌握核心技术,首先要定位自己想做成什么样的公司,而且要量力而行。

凌云剑:其实中美贸易摩擦对我们影响非常大,企业产品成本比去年平均上涨了40%-60%。一个产品成本平均上涨这么高,如果我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早被外国的公司掐死了。在某种程度我也感谢特朗普,是他让我们知道,核心技术的至关重要性。当然,真正的技术先进要落实到产品上。

要想把企业做好,一定急不得,躁不得,首先要有决心,再要有恒心,还要抓住重心。

核心技术对中小企业是“奢侈品”?

丁晖:据我了解,对于绝大多数成长型的中小企业而言,核心技术其实是一个奢侈品,我想面对这样一个未来,各位嘉宾对中小企业未来从技术路线和运营、竞争力两者平衡之间大家有什么建议?

崔东树:我觉得,一,企业必须有对技术的关注度,同时与主力企业保持核心技术的一致性;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技术一定要保持相对的合理性,同时要注重协同研发;三,要防止囤积式的发展。

朱瑞华:相对来说,中小企业影响力等各方面肯定要比大型企业差一点,但要学会利用外部力量,如果能够跟外部掌握核心技术的相关机构、企业进行合作,进行联合开发,也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研发成本。

木元哲:對中小企业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要投入大量资源做研究开发。这时就需要做出一个判断,是利润优先还是投入优先?基于这种现状,我们要在理解客户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他,同时一定要时刻关注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材料,然后利用好外部资源,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构建自己技术开发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跟外部掌握核心技术的相关机构、企业进行合作,进行联合开发,这样的能力其实也是一种技术力。

凌云剑:总结三句话,一个是企业负责人要控制自己的成长的欲望,发展速度快不一定是好事;一个是,静下心来,做好你的“防火墙”;第三个就是学会整合资源。

冯国华:微软在企业经营和技术创新方面有四个观点,第一是与客户密切沟通;第二是赋能自己的员工;第三个是优化运营;第四个是专项产品与服务。

总结一句话,技术跟创新的结合一定要有同理心,没有同理心,只有唯技术而技术,那你也听不见,看不见,也摸不着。

刘钢: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就是大企业孵化小微团队,对我们来说,转变思维很重要。一句话,内圣外王,苦练内功,才能在市场上基业常青。

(本文根据第2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驱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