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扶持阶段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供给状况及其效果评价
——基于江西省农村大中型水库移民调查数据

2018-04-23 12:57:01梁媛媛周晓兰邹晓娟
水利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移民供给水库

梁媛媛,周晓兰,邹晓娟

(1.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教育培训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也是一项重要的后期扶持项目,对提高移民就业和增收能力、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促进移民安置区和库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明确指出,要加强移民劳动力教育培训,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江西省是我国水库移民安置大省,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截至2006年江西省列入后期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为161.531 6万人[1]。为实现“居有房,耕有田,生产有技能,致富多门路”的目标,自《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实施以来,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项目在后期扶持政策推动下经过10年的发展取了诸多的成效,但还存在诸如移民培训组织实施力度、移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培训效果等方面的问题[2]。

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供给问题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问题,引起不少国内学者的探讨和研究:①对水库移民教育培训方法、经验的总结。佘贤德等[3]认为,解决移民的教育培训与就业问题要遵循六大原则,并应根据移民特点分类进行培训。②对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问题、原因及对策的探讨。鄢明明等[4-5]认为移民教育培训存在质量把关不严、培训过程监控不力、培训内容单一、层次不高等问题,且移民技术培训处于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困境。③对完善水库移民技能培训机制和体系、增强培训效果的研究。在移民后期扶持阶段,移民培训工作必须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方式[6],按照年龄、性别、民族差异对移民进行分类,并设定其教育培训的目标,完善移民教育培训体系[7],围绕培训主体、移民主管单位和培训机构等方面建立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8],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保障、宣传发动、经费保障、运行、考核和监督管理等移民培训机制,提升移民培训效果[9]。

以上研究成果多数是站在第三方或政府角度定性地探讨和评价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供给问题及效果,用定量方法、从移民视角研究移民教育培训供给问题目前较少见。本文基于对江西省农村水库移民问卷调研数据,从移民视角,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阶段教育培训供给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水库移民教育培训效果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1 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1.1 数据来源

为准确了解移民教育培训供给现状,掌握移民对培训供给的评价,本文数据资料来源于“江西大中型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供需状况”问卷抽样调查和个体访谈。移民教育培训供给现状及评价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访者基本特征、教育培训供给主体、培训内容、培训安排(频次、时间、地点、对象选择等)、培训形式、费用、公平公开性,以及移民对教育培训工作(服务)的评价和看法。为了掌握水库移民培训动态情况,课题组采取分段随机抽样法分2个阶段开展资料的收集工作。第一阶段,在2012—2013年寒、暑假期间,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入户访谈法,分别从上饶、赣州、九江和抚州4个地区市抽取2个县,每个县抽取2个移民安置村。第二阶段,2014—2015年,对吉安市4个移民村100多名移民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2016年又对吉安市A县15个移民户进行个体访谈。本次调查先后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3份,有效率为87.7%。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基于移民视角,分析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阶段移民培训供给状况,以及移民对教育培训供给服务的主观评价。

1.2 样本特征

鉴于江西省农村家庭外部事务一般以男性为主,所以问卷调查男性样本比例偏大。在263个被访移民中,男性占78.3%(206人)。当前农村移民村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因此被访移民平均年龄偏大(45.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8.2年。被访移民总体健康状况良好(身体较好、很好的分别占32.7%、24.0%,身体欠佳者占比不到11%)。被访移民中,村干部63人(占23.8%),拥有一技之长者占19.2%(52人)。

2 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阶段教育培训供给状况分析

2.1 教育培训供给机会在人口统计特征上呈现明显差异

从水库移民统计特征指标、教育培训选择方式与“是否参加过教育培训”的列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看,半数以上(56.3%,148人)被访水库移民参加过教育培训,但女性移民教育培训实际参加率偏低(男性参与者126人,占被访男性移民61.2%,女性参加者22人,占被访女性移民38.6%,低于有教育培训意愿的被访女性移民54.4%)。在参加培训的被访移民中,46~60岁者、初中文化者、从事种植业者居多(分别占46.6%、53.4%、42.6%)。在村干部或担任过村干部的被访移民中,参加教育培训的占82.5%,高于非村干部被访移民参加率34.5%,但是否有亲友在政府部门任职的被访移民,其教育培训参加率基本持平。从教育培训供给对象的选择方式看,58.1%的参加者是以自愿与推荐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上级指派方式参加培训的占20.3%,自愿报名参加者仅占17.6%。从访谈结果了解到,移民教育培训在人口统计特征上呈现的上述差异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宣传不到位,许多移民(如女性移民、外出务工移民)并不知晓教育培训信息而没有参加;②村干部、与政府部门有关系者具有信息优势,能自下而上地争取指派和推荐机会,或是为省去动员、宣传麻烦,干脆指派自己亲朋参加以完成上级下达的教育培训任务指标;③教育培训供给与移民实际需求脱节,移民对教育培训内容不感兴趣,导致自愿参与积极性不高。

表1 教育培训供给对象特征及其选择方式

2.2 政府是教育培训供给主体,培训方式较为多样,但现代化授课手段不足

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江西省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主要由政府组织提供,被访移民认为培训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占45.6%),仅21.3%的人认为供给主体多元化。从“移民教育培训供给主体”多重响应结果看(表2),由移民管理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的移民教育培训位居前三,专业培训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移民教育培训中发挥的作用较小,而大中专院校和公司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更少。

表2 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供给主体及培训方式

移民教育培训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移民对培训知识的吸纳能力、培训效果和后续培训的参与情况。目前,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供给)呈室内授课和现场集中指导多、分散培训(网络教学、多媒体视频、自学加咨询)少的特点。多重响应分析表明,参加过课堂授课、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专家现场指导和实地观摩教育培训的应答者比例分别为40.3%、38.7%、37.2%和26.1%,而接受网上授课、自学加咨询、视频讲座及其他形式培训的应答比分别仅为2.4%、4.7%、2.4%及4.3%。这与当前农村网络信息化教学利用率低、多媒体设施少、移民不熟悉而且不习惯网络和视频教学有关,同时移民文化程度低、自学能力差也决定了自学加咨询的培训方式难以实施。

2.3 移民教育培训成本低、时间短,跨区域培训交流少

移民教育培训是以免费培训为主的准公共物品,利用本地自身资源培训多,跨区域按需培训少;短期初级培训多,长期中高级培训少[10]。表3数据显示,在接受教育培训的被访移民中,93.9%的人接受的是免费培训,在农闲季节参加教育培训的占比为90.5%,培训时长多为1~7天,而中、长期(15~21天、22天以上)的培训供给明显不足,县以外区域的教育培训供给仅占1.4%。这种教育培训供给方式一方面体现了移民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后期扶持政策的导向,有利于节约住宿、饮食、交通等费用,降低教育培训成本,使移民生产、学习两不误;另一方面跨区域培训交流、中长期培训的缺乏,不利于移民开阔视野、交流信息和经验,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致使目前的移民教育培训大多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很难产生较好的效果[11]。

表3 移民教育培训供给时间、地点、费用支持情况

2.3 教育培训内容重农业生产技能、轻经营管理知识和深层农业技术

据被访参加培训移民反应,教育培训传授的知识种类比较多(见表4,表4中个案数为142),但主要以农业生产技能、移民政策法规、非农就业技能知识为主,同时兼顾农产品营销、后期扶持公众参与方法、沟通技能、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其他技术技能。

表4 移民培训知识类别及农业技术培训内容

农业生产技能教育培训的具体内容较为广泛,但相对集中,应答比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农药化肥使用方法、果蔬栽培技术和农作物灾害防治。随着农业生产多元化发展、农业部土培项目的开展、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下乡,动物养殖、土壤配方、动物疫病防治、农机使用维修及节水灌溉技术等技能也纳入移民教育培训内容中。由此可见,目前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教育培训的知识类别和农业生产技能内容结构不均衡,培训项目的内容缺乏前瞻性,未能选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较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对移民进行培训[4],对移民个人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教育培训供给不足。

3 移民对教育培训供给现状的评价

3.1 政府对移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供给不足,投入较小

后期扶持阶段,政府部门虽然逐年加大了水库移民教育培训的力度,但目前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供给形式、数量、投入程度离移民的期望相距较远。在被访移民中,认为政府不重视教育培训的占37.6%,高于认为重视者的3.3%;认为政府对教育培训投入少的占46.4%,且有52.4%的被访移民认为目前的教育培训供给数量不足,尤其是有效供给不足,而认为移民教育培训投入大、供给数量足够的被访移民分别仅占18.6%、8.3%。

3.2 未参加培训的被访移民对教育培训供给服务更趋于负面评价和不满

移民教育培训供给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移民生产、工作技能,实现就业和增收,从而实现后期扶持目标。因此,掌握移民对教育培训供给服务的评价是不断完善移民教育培训供给体系、增强培训效果的关键。表5表明,半数以上的被访移民认为教育培训机会分配公平、移民培训信息或政策公开、培训资源分配均等,但仍有35.4%的被访移民对教育培训供给服务不满意。这说明,移民培训工作不应只停留在完成任务、注重形式上,应基于移民需求和期望提供教育培训服务。通过分析得知,被访移民是否参加培训与其评价呈显著正向中低相关(α=0.000,p=0.370)。多数未参加培训的被访移民,对教育培训供给服务的评价更趋负面,认为培训机会分配不公、政策信息不透明及资源分配不均的比例分别59.1%、62.6%及70.4%,而对教育培训供给服务满意率仅为13.9%。

3.3 不足半数的参加培训移民认为教育培训效果好,对就业和增收有帮助

移民教育培训有助于提升其农业生产技能、非农就业能力、市场经营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综合素质和收入水平的提高[12]。调查分析表明(表6),在被访参加培训移民中,农业技术培训效果好于非农技能培训效果,但仍有部分被访参加培训者认为农业技术培训效果、非农技能培训效果、教育培训对增收和就业帮助一般(或小)。究其原因,其一,据参加培训的移民反应,教育培训内容太理论化(25.2%)、实用性差(38.8%)并且教师授课方式死板(19.7%),他们不仅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且缺乏兴趣;二是目前移民教育培训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培训工作缺乏过程监督、结果检验及持续性的追踪机制[13]。

表5 被访移民对教育培训供给服务工作的评价和态度

促进增收和非农就业是农村水库移民参加教育培训的主要动力,也是移民评价教育培训供给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被访参加培训的移民中,认为教育培训对就业帮助大的比认为帮助小的高18%。对多重响应问题“请按对增收、就业帮助大小将教育培训内容排序”的分析结果表明,被访参加培训移民认为对就业帮助居前3的教育培训内容依次为:拥有培训证书的非农技能培训(78.6%)、一般务工职业技能培训(68.2%)、沟通能力培训(55.5%),而有助于收入提高的教育培训内容分别是(前3):非农技能培训(80.6%)、果蔬栽培和动物养殖技术培训(71.0%)、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62.7%)。

表6 参加过教育培训的被访移民对其效果和作用的评价

4 结 语

通过对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阶段教育培训供给状况及其评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从水库移民教育培训供给状况看,培训主体相对单一;在培训对象上,性别、年龄结构失衡;综合能力、高技术、跨区域、中长期的培训不足。②从教育培训供给服务评价看,近半数被访移民认为教育培训供给机会分配不公平、信息或政策不公开、资源分配不均等。多数被访参加培训移民认为农业技术培训和非农技能培训效果一般甚至效果小,对增收和就业的帮助有限。③目前水库移民教育培训在供给形式、数量、投入程度都远未满足移民的有效需求。

因此,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阶段的教育培训主要努力方向为:①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移民教育培训供给合作机制,同时,要鼓励、激发更多女移民参加教育培训,重视和发挥女性移民人力资本在安置区和库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②构建交互式教育培训机制,加大非农技能、种养技术、沟通技能、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知识等的培训力度,并颁发培训证书,以增强移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应建立快捷、便利的信息传递机制,拓宽水库移民平等获取教育培训信息的渠道。④改善考核评价体系,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14]。水库移民管理部门要及时改进教育培训评价体系,实行360度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过程和效果的监督机制和持续追踪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春美,王丽君,高腾,等.江西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路径及其效果分析[J].人民长江,2014(2):101-104.

[2] 杜秀丽,蔡萌生.角色视角下大中型水库移民培训研究[J].水利经济,2015,33(9):73-76.

[3] 佘贤德,田新民.浅谈三峡库区移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1(5):30-31.

[4] 鄢明明,荣以红.湖北省移民培训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6(4):99-113.

[5] 王沛沛,许佳君.水库移民创业的困境与对策:基于温州地区的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13(1):51-55.

[6] 周银珍,张岩冰,孙达林.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研究[J].企业经济,2009(8):80-82.

[7] 余庆年,张冲.水利水电工程农村移民的教育和培训研究[J].水利经济,2013,31(1):71-74.

[8] 赵勇,罗栋,陈娟.三峡库区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的意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62-64.

[9] 邓高权,汪建文.提高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培训效果的机制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5):1-4.

[10] 朱光福,黄昌兵.三峡(重庆)库区移民职业教育培训新思路[J].新闻研究导刊,2015(9):184-186.

[11] 董亮.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模式研究:以格尔木曲麻莱昆仑民族文化村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4):173-177.

[12] 罗万纯.中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3(2):21-28.

[13] 徐英.贵阳市农民培训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610-12612.

[14] 刘剑虹,陈传锋,谢杭.农民教育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全国百村万民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5(2):123-129.

猜你喜欢
移民供给水库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出山店水库
白沙水库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出山店水库
签证移民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 10:49:58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