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山根
正月是我国农历的第一个月,又称孟春、端月、开岁等。在古代,以哪个月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是随着朝代更换而变化的。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把月份的次序更改一次。如商朝把十二月作为每年的第一个月,周朝把十一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把十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几代王朝之所以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是因为“正”是改正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既然作了皇帝、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
我老家豫北平原正月里传统习俗很浓,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到正月底,几乎天天都是一段激荡人心的乡村故事。记得小时候,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人小孩基本上都不睡觉,熬夜至天亮,谓之“守岁”,喻义把一切不吉利赶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当时家里没有电视消遣娱乐,大家不是在一起天南地北拉家常,就是在一块热热闹闹打扑克、喝闲酒。伴随着五更时分雄鸡高歌,满村鞭炮齐鸣,此起彼伏。各家各户吃罢新年初一的第一顿饺子,便披星戴月开始相互走动拜年,互道“新年快乐” “恭喜发财” “四季如意”等美好祝福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都是流动的人群。小孩儿们给长辈拜年,还能得到一份压岁钱。街坊邻居平日里有什么隔阂和误会,也会随着相互拜年而冰释前嫌、烟消云散。
从初二开始串亲戚,一般持续数日。多数人家集中到一天招待亲戚,以减少麻烦和浪费。
初五是一个重要日子。过去,初一到初五有很多迷信禁忌,过了初五,这些禁忌即告解除,乡亲们把这一天称为“破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以崩走“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迎接财神,寄予了乡亲们真挚的希望与憧憬。
初六,新的一年第一个逢六之日,多数商场、门市、酒店正式开张营业,而且大放鞭炮,象征着一年六六大顺、财源茂盛、事事如意。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掀起了一个过年的小高潮。白天,附近村庄自发组织的高跷、旱船、秧歌、背阁抬阁、焰火等表演,引得万众争睹,堪称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盛会。到了晚上,皓月当空,红灯高挂、烟花怒放。乡亲们聚集在一起赏灯观月,共享良辰美景和天伦之乐。
最值得一提的是十五晚上挑灯笼,这种玩法是小孩儿们的“专利”。“灯笼会灯笼会,吃了水饺不瞌睡”,这是挑灯笼时经常念叨的口头语。灯笼一般都是父母购买或由舅舅所送,意思是人出生之后前面的路较黑,不知道该往哪走,挑起灯笼,前程就会一片光明。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不好,家里买灯笼都是象征性的,多数灯笼都是自己买张白纸制作,然后再用红墨水在灯笼上画上图案。更让人难忘的是,我自己还扎过小汽车玩,车架材料为高粱秆,车轱辘为白萝卜片,汽车外衣为白纸或红纸。晚上用绳子拉着汽车满街乱跑,和小伙伴比试谁扎的汽车漂亮。在挑灯笼的同时,小孩儿们还会用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灯笼碰撞,然后开心地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种行为叫做“碰灯”,寓意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看看现在大街上或商场里卖的五颜六色的灯笼,再想想小时候自己制作的灯笼,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村里还有一个庆祝元宵节的好传统,那就是隔年放一次烟火。我国不愧是发明火药的老祖宗,村里放的烟火都是乡亲们自己制作。放烟火的场地每次都选择在村南寨壕南沿,那里种有一排碗口粗的柳树,从东到西一字排开,长约四五百米。从正月十五上午开始,经过大队遴选的几个男劳力就在柳树上捆绑烟火,到了下午三点多钟基本上全部准备就绪。吃过晚饭,四邻八村的乡亲早早来到寨墙,抢占有利位置,等待燃放烟火。整个寨墙上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群,那场景就像期待观摩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夜幕降临后,随着大队支书一声令下,一簇簇烟火“嘭、嘭、嘭”地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烟花,有的像流星徘徊夜空,有的如仙女轻盈散花,有的像无数条银蛇舞动,有的如一朵朵菊花绽放。真可谓:天花无数月中开,五彩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
过了二十五,一眨眼就出了正月。老家传统上的春节,也就至此画上了一个句号。国家非常重视春节传统文化活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春节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是四季轮回的交接点,是一年的希望和梦想。故乡正月里的风俗习惯和其他地方尽管有所不同,但如同一杯浓烈醇香的美酒,绵延悠长、回味无穷。它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生活理念,而且传承着一种恒久的精神文化,释放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