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鬼斧兴土木

2018-04-23 02:52景志刚
资源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夯土中华建筑

文| 景志刚

“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金碧辉煌的宫殿,重檐斗拱的楼宇,雕栏玉砌的亭榭,风格各异的民居,如同无声的音符,吟奏着古老文明的博大、厚重与悠长。

与砖垒石砌的西方建筑不同,土筑木构的中华传统建筑独具特色,展示着东方智慧的无穷魅力。时值今日,汉语中“土木”二字依然是各类建筑工程的代名词。

因土而居:大地长出的建筑

中国人与土地之间,自古就有割舍不开的情感和缘分。人生四大事,衣食与住行,织衣的棉麻离不开耕地,食用的黍粟离不开良田,而居住的房舍同样离不开土地。土地不仅为各类建筑提供平台支撑,而且其本身也是中华传统建筑的初始渊源。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地跨陕西、山西、河南的黄河中游一带,黄土资源得天独厚,土质均匀,分布连续,土层较厚。先民们为了遮风挡雨,最简单的做法便是模仿天然洞穴,直接在黄土崖壁上挖掘横穴作为居所。平原地带没有崖壁,便就地挖掘竖穴,先是“口小肚大”的袋状深穴,洞口横架椽木,封以树叶茅草,搭建固定顶盖;后来随着技术的提升,上面的顶盖越来越高,下部的地穴越来越浅,四壁筑起泥墙,内部支撑木柱,房屋一步一步从地下“长”出地面,拉开了中华传统土木结构建筑的序幕。

有意思的是,原始的穴居并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消亡,反而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来,形成西北地区最典型的土建筑——窑洞,并因地制宜演变出多种类型:依山靠崖沿沟挖掘的传统横窑,一字排列、层层叠叠;先下挖方坑、再向四壁挖洞的天井窑、地坑院,虚虚实实、星罗棋布;以土坯垒砌、独立成栋的覆土窑,似房非房、似洞非洞……黄土坡、黄土窑化作一色,乡土味、乡土情融为一体。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成为抗日救亡的红色圣地,陕北的窑洞与延河水、宝塔山一道闻名遐迩!

“南越巢居,北朔穴居。”与干燥少雨的北方不同,南方湿润潮热、河泽纵横、丛林茂密、猛兽横行。先民们既要解决居住潮湿的烦恼,又要避开蛇虫野兽的侵扰,最好的办法便是效法先祖古猿,把房屋建在远离地面的树上,“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先是用枝叶直接在树杈间搭构居室,后用多个木桩或竹子打入地面作为支撑,再在上面建筑房屋,既便于就地取材,又有利通风散热。至今西南和东南一带的干阑式建筑,传承的便是巢居的衣钵。

夯土为墙:从长城到土楼

土,历来是取材最方便、使用最广泛、功能最基础的建筑材料,从古至今,概莫能外。汉语中许多与建筑有关的字,如“城”“墙”“壁”“垒”“垣”“堵”“基”等,均以“土”旁组构。未经加工的天然土质比较松散,很难直接用于建筑,各种土工技术便应运而生。

夯土,就是用重物压实泥土,挤出泥土中的空隙,形成密度大而坚实的土层。夯土一般是层层夯实,土质坚硬细密,且有明显分层,每层夯面上还留有夯窝。商周时的夯土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开始出现两版相夹、填泥于中、以杵捣实的版筑技术。古代的城墙、宫殿的台基、亭台楼阁的基底,大都是夯土筑成。夯土是一项高强度、集体性的体力劳动,常常因调动大量劳力而招致民怨四起,甚至引发民变。“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唐代诗人张籍在《筑城词》中便如此描述。

历史上最浩大的夯土工程,莫过于国人引以为傲的万里长城。长城源起于西周,历经春秋战国、秦汉至明清,断断续续建造整修,尤以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最为著名。秦汉长城的主要建筑方式便是版筑夯土,有的用黏土、砂夹以红柳或芦苇的枝条,也有的用土、砂、石灰加以碎石。直到修建明长城时,才开始大量使用青砖长石。

与雄伟壮观的官方工程不同,中国民间最具特色的夯土建筑,当数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一带的客家土楼。土楼的墙壁埋石为基,以夹墙板夯筑,原料以当地黏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石子、石灰甚至更具黏性的糯米饭和红糖,并加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筋骨,反复夯筑,坚不可摧。土楼或圆或方,环环相套,如漩如涡,成为中华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秦砖汉瓦:土与火的革命

土在建筑中的应用,比夯土更进一步的是制作土坯。将黏度较高的黄土用水泡散,加入狗尾草、稻秸秆或毛发等加筋材料,拌匀后装入木板制成的方形模具,用脚踩或木板拍实,摆在空地上晾晒,待坯块干透,便大功告成。将一块块土坯摞起,内外抹上泥皮,屋顶搭起木梁、盖上茅草或瓦片,一间纯天然、全生态、防风保温、隔热透气的土坯房便建成了。由于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土坯房历来便是北方穷苦人家的栖身之所。今日的农村,土坯房正伴随着老一代农民的记忆渐渐远去,只剩下零星的破旧老屋或残垣断壁,伴随荒草枯守着逝去的岁月。

经过火的烧制,土坯就脱胎换骨变成了砖与瓦。所谓的“秦砖汉瓦”,其实远在先秦时已经出现。瓦的发明早于砖,传说最初由夏代亡国之君“桀作瓦”,西周初年已有板瓦、筒瓦、脊瓦用于铺盖屋顶,春秋战国时出现瓦当(筒瓦最前端的挡片)。自制陶工艺演化而来的制瓦技术,秦汉时已相当成熟,特别是雕刻有动物、植物、卷云或文字纹饰的瓦当,设计精美、华丽生动,成为历史文化的“印章”。南北朝之后,涂釉烧制的琉璃瓦开始登上殿宇的屋顶。“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中华建筑进入五颜六色的多彩时代。

砖的使用始见于战国,最初主要是用来铺地。秦灭六国后兴建都城、宫殿和陵墓,开始以砖砌墙。到两汉时,砖的种类繁多并广泛应用,条砖用来修建陵墓、井沟和窑室,方砖用来铺设地面,空心砖则用来砌筑墓室、台阶,还有一些异形砖用来建筑牌坊、门楼、栏杆等。砖与瓦的应用,使中华建筑走出“茅茨土阶”时代,引发土木工程史上的一场革命。直到近现代的水泥和混凝土出现之前,从北方到南方,从宫廷到民间,砖瓦一直牢牢占据着建筑材料的主流。

土筑木构:神工鬼斧的艺术

“筑土构木,以为宫室。”“筑土”即版筑夯土,“构木”指卯榫架木。中华古代建筑所用的工程材料主要是土和木,“土木工程”一词一直沿用下来,至今已历数千年。人们也习惯于把建房、盖楼、修路、开渠、筑坝等建设,称为“大兴土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商周、秦汉到魏晋,筑台之风盛极一时。殷纣王筑鹿台,“大三里,高千尺”;楚灵王筑章华台,“举国营之,数年乃成。”曹操筑铜雀台,“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这所筑的高台便是版筑夯土而成,台上建宫室,壮观华丽、气势宏伟,故有“高台榭,美宫室,以鸣得意”之语。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被誉为中国建筑之冠冕的古建筑屋顶,更是土木混合结构的典型代表。设计精巧、钩心斗角的木制斗拱与五彩琉璃瓦覆盖的飞檐相映成趣,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各具匠心,流畅的曲线、灵动的檐角、斑斓的色彩……构成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华美乐章。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古人凡事讲究天人合一,木为阳、石为阴,故而在明代之前,居住的宫殿房舍多用土木结构,而砖石更多用于宝塔、陵墓、地宫等。特别是楼阁式塔,继承了传统的楼阁建筑技术,塔体以砖石垒砌,斗拱、栏杆用木制架构,融中华风采与异域文化于一体,体现出独特的东方神韵。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流动的文化、物化的生命、文明的丰碑。穿行于中华建筑的千年画卷,陶醉于秦汉之壮美、隋唐之恢弘、宋元之绮丽、明清之辉煌,感叹今日的钢铁城市和水泥森林,又该如何传承和续写华夏土木艺术的瑰丽篇章?

猜你喜欢
夯土中华建筑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