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涛
在太行之阳,黄河北岸,有一座山青、水绿、环境美的生态宜居之城,它就是焦作。近年来,焦作人勇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崛起就能带来效益的理念,通过创新、改造、提升,主动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生态、高效产业,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焦作,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在焦作的兴衰交替中,云台山则是其经济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转型升级的有力见证者。曾记得,焦作以“煤城”著称,资源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1999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而2016年到焦作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达到4205.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2.62亿元。截至目前,焦作市已形成以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五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景观,与以陈家沟、嘉应观等十大景点为代表的人文景观遥相呼应的旅游资源。
曾经,因煤矿的开采,焦作的煤灰粉尘能没着脚踝,城北则是几个月都看不见山的豫北矿场,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百余年的开采,焦作也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如今,因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极力发展生态旅游,焦作这个曾经的矿业城市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奔向世界,为矿业城市转型和焦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创造出了一条新路子。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极大地增加了公园的科学品位、提升了旅游的档次,使焦作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到绿色崛起、生态旅游给焦作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2001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22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1亿元,占GDP不到3.6%。2012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2605.2人次,综合收入200.3亿元,占GDP的12.7%,仅云台山园区接待游客就达506万人次。2014年,接待游客3298.8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0亿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33.33万人次。2015年,接待游客367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8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94.31亿元,其中,仅云台山园区接待游客就达530万人次。游客量逐年“井喷式”递增,2016年的单日最高接待量近10万。10多年来,焦作市接待游客的人数、门票收入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呈几何倍数增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接待游客,各地的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仅修武县的宾馆饭店就达590家,旅行社达38家,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多名,占该县从业人员总数的40%以上。云台山镇更是依靠旅游业脱贫致富,形成了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五个综合服务区,人均收入从十几年前260元上升到5万余元,成为全省闻名的富裕乡、全国文明乡镇、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对脱贫致富的巨大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身已动,心向前。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使旅游得到了大发展。以旅游为支点的绿色崛起只是“煤城”焦作转型的初试。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是焦作的发展方略,朝着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向前行,是完善城市功能,实施生态治理,切实改善民生的必然。
焦作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尤其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乱挖滥采和非法经营加工行为十分猖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提升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2012年以来,焦作市组织开展了以取缔非法采矿和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整顿持证矿山企业生产加工、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步恢复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治理行动,非法开采和非法经营加工行为得到控制,生态环境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非法开采犹如癌症一样,稍有不懈,就死灰复燃,已成了全市人民的心头大患、难忍之痛。
2016年6月,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对北山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三次暗访和调研后,专门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深入分析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本原因和症结,要求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重新加大对北山的治理力度,413个非法采矿点、1028个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和63家到期关闭非煤矿山企业,均按照“拆除生产设备、拆除供电线路、清理矿产品和遣散闲散人员”的标准,在两个月内完成“场平地净”,19家未到期非煤矿山企业同步进行整顿,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在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方面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焦作市的北山山顶耸立着一枚高约20米,重10吨,最粗直径80厘米,呈弯月状的巨大“手术针”——缝山针,它是缝山矿山公园的标志,其寓意是缝合残破山体,造福焦作市民,同时,也警示世人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一处处残破的山体,在这枚巨大“手术针”的缝合下,“伤势”渐渐得以恢复。而为这次“手术”主刀的,则是决心清还生态环境新账旧账的当地政府。建设缝山矿山公园是焦作市国土资源局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该公园占地总面积66.67公顷、总投资3000余万元,它的建成使昔日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山体,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妩媚动人、风姿绰约。公园内飞泉流瀑、树绿花艳,景色优美,已成为焦作市生态保护、休闲健身的综合性公园。
矿山复绿,生态发展,缝山矿山公园是焦作人以自己的方式完成的对曾经伤害过的大自然的一次补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这片绿树蓝天、风景秀丽的公园是由废弃的矿场改造而成。山体绿化采用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次团粒泥浆喷播技术,植被发育后,绿化景观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绿化率超过80%,真正实现了山顶耸立的缝山针的寓意。
回看转身处,春意早初染。以建立缝山矿山公园为契机,以绿色发展为方向,焦作市以对北部的南太行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正在逐步实现由资源能源依赖型向循环绿色低碳型转变,实现了清还新旧账,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要发展,就要创新,就要转变观念,而走绿色发展之路则是必然选择。焦作市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城市功能完善,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着力打造山、水、城相融,集休闲、郊游、健身、娱乐、科普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矿山公园;坚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旅游发展、恢复生态和改善环境相结合,恢复生态植被,改善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打造旅游绿色长廊快速通道。
多年来,通过多方筹措,焦作市投入资金5.88亿元,实施缝山废弃矿山治理、闫河采煤沉陷区治理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43个,治理面积1733.33公顷,修建道路近50千米,种植经济林57727棵、其他树种99325棵,种草30928.4平方米,打井9眼、总井深2041.7米,铺设灌溉管道41259.8米,新增耕地255.53公顷,新增林地259.67公顷。依托中站区的武汉钢铁公司废弃黏土矿矿山原矿区浑然天成的地貌、矿产和千年陶瓷文化,投资5395万元建成了龙翔矿山公园。投入近1000万元,利用牛庄废弃矿山建成黎明脚步山地公园,与中站区的主题公园分列缝山矿山公园东西,遥相呼应。投入1000多万元的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二期工程与白鹭湿地公园建设相结合,以自然、生态、郊野的风格,成为野生鸟类的栖息地,与人文花木为一体的开放式湿地公园。同时,湿地公园的采矿疏干排水也解决了下游群众1333.33公顷农田的灌溉问题。引入社会资金近1亿元,按照宜耕则耕、宜园则园的整治原则,利用废弃矿区建设了22公顷果园、3.2公顷的薰衣草休闲度假庄园。焦作市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谷堆后水泥灰岩矿、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常平铝土矿等2个矿山企业,利用矿山治理保证金投入1500余万元,边开采边治理,治理矿山已开采区面积0.093平方千米。治理项目涉及乡(村)50余个,促进了当地农民年增收350余万元,新建生态公园4个,项目治理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同时,焦作市沿北山规划出一部分商业、住宅用地集中出让,所得土地净收益50%用于北山生态环境治理。
树,才是真正的“缝山针”。焦作为打造生态宜居之城,保护城市环境,全面拉开植树造林工程,在石块矿渣中植物无土扎根,就攀岩附壁,打孔、钉桩、挂网,把拉来的泥土固定在山崖,将裸坡平整成梯田,种上松柏;在缓坡植上草皮,铺设水管,喷播滴灌。
2017年上班第一天,该市又积极组织全市14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30家重点企业以北山为中心,开展万人植树活动,分片造林,碑牌标示分明,管种还要包活,全年培育森林资源1.4万公顷。自此,焦作将一步步由百年的黑色老矿区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园。
苦战北山,城北第一道山脊已成 一道绿色屏障。龙翔、缝山、闫河、黎明脚步等多个森林公园彼此相连,共同组成一条南太行生态林带环卫着焦作,不仅使焦作的天更蓝了、云更白了、水更清了、空气更加清新了,而且实现了绿色崛起、生态靓城、生态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