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慧,秦 富,赵一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实选择。其中,适当调减“镰刀弯”地区*“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玉米面积,改种耐旱耐瘠薄的薯类、杂粮杂豆是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农业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z/201604/t20160428_5110638.htm。“镰刀弯”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区,该区域长期以来水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脆弱。杂粮是最适应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粮食作物,也是维持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和实现粮食结构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结构调整、改善土壤质量、经济不发达地区减贫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
农户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诱发种植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国家制定政策时必须了解和兼顾到农户行为的影响作用[2]。农户从事一定的活动总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或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利益,农户对外部信号做出反应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同时农户反馈行为的速度和强度也取决于农户所拥有权力的大小[3]。近年来关于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虽然涉及范围相当广,但影响因素归纳起来却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户主的个人特征、家庭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社会关系特征、政策环境、地理特征等[4-6]。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其次是农作物市场价格[7]。具体到农户杂粮种植意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种植效益、市场销售环境、政府支持政策、耕地条件、种植成本以及轮作倒茬需要[8]。2008~2015年,中国政府在东北和内蒙古对玉米实施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逐年提高,农户纷纷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来增加种粮收入。但是旱作区干旱发生概率最大、危害程度最重,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农户收益难以保证*农业部.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511/t20151102_4885037.htm。2016年,中国政府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同时在东北和内蒙古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玉米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2016年玉米均价为1 863元/t,较2015年下跌了397元/t,跌幅为17.6%*发改委.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http://jms.ndrc.gov.cn/lyzc/201706/t20170623_852339.html。面对玉米市场价格下跌,旱作区农户改种杂粮等替代作物的意愿并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户主年龄偏大、种植习惯、缺乏市场信息、担心杂粮的销售存在困难[9]。如何在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市场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下,适当调减旱作区玉米种植面积,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作物或产业,增加农户收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10]。文章基于北方典型旱作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丰镇市、凉城县、兴和县,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41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分析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户改种杂粮的主要制约因素,探讨引导北方旱作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位于华北杂粮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旱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7.3%,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9.3%。所辖的丰镇市属于半干旱和半湿润交错地带,年平均降雨400mm,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0.3%、37.2%和23.1%; 所辖的凉城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滩”之称,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94倍,旱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4.7%; 所辖的兴和县年平均蒸发量是降雨量的5倍,丘陵、平原、山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6.5%、38.2%和25.3%。玉米是乌兰察布市除马铃薯之外的第二大农作物,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5%~30%。乌兰察布市杂粮种植历史悠久,燕麦(俗称莜麦)、荞麦是传统和特色农作物,“乌兰察布莜麦”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位于东北杂粮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虽然东南部距渤海不足100km,但南来暖湿气流受燕山山脉阻隔,难以流入境内,基本“十年九旱”。耕地土壤以褐土为主,有机质平均含量仅为1.1%。玉米是朝阳县第一大农作物, 2010~2015年,玉米播种面积由5.38万hm2增加到6.64万hm2,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比例由80.9%上升到94.9%。朝阳县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在3 333万hm2,“朝阳绿豆”、“朝阳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该文中的数据来自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课题组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4个县市10个乡镇24个行政村对411个农户的问卷调查。两次调查共收回问卷432份,其中,有效问卷411份,问卷有效率95.1%。样本的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见表2。乌兰察布市农户户主的平均年龄为59岁。其中, 61岁及以上的最多,占比为49.3%。朝阳县农户户主的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 51~60岁的最多,占比为36.7%, 61岁及以上占比26.7%。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中老年人; 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农户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均为3年。其中, 7~12年的最多,占比分别为53.7%和64.8%, 6年及以下占比分别为45.8%和35.2%。说明户主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农户户均耕地面积分别为32.6亩、17.6亩。其中, 20亩及以下占比分别为70.2%、79.5%; 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农户家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平均均为2人。其中, 2人及以下的占比分别为84.6%和84.8%。样本的这些基本特征与课题组和基层农业部门同志访谈时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也符合常识判断。因此,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样本的地区分布情况
样本市(县)样本乡(镇)样本村(个)样本量(户)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官屯堡乡、三义泉乡、黑屹塔洼乡659凉城县永兴乡、麦胡图镇、六苏木镇696兴和县店子镇246朝阳市朝阳县杨树湾镇、北沟门子乡、波罗赤镇10210合计24411
表2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选项人数占比(%)选项户数占比(%)户主平均年龄乌兰察布市35岁及以下42耕地面积乌兰察布市10亩及以下5728436~50岁3517411~20亩8441851~60岁6331321~50亩3919461岁及以上9949351~100亩105朝阳县35岁及以下733101亩及以上115536~50岁70333朝阳县10亩及以下9344351~60岁7736711~20亩7435261岁及以上5626721~50亩30143户主受教育年限乌兰察布市6年及以下9245851~100亩11527~12年108537101亩及以上2113年及以上105劳动力数量乌兰察布市2人及以下170846朝阳县6年及以下743523人及以上311547~12年136648朝阳县2人及以下17884813年及以上003人及以上32152 注:家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指实际从事农业活动的家庭成员,部分家庭成员年龄超过60周岁;户均耕地面积指农户实际耕种的土地面积,包括向集体承包的耕地、流转的耕地和无偿耕种亲戚朋友的耕地
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调研了解的情况,问卷中农户杂粮种植影响因素除了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禀赋这两个一般因素外,还包括自然和社会资源特征、市场环境、政策环境3个因素。其中,户主个人特征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家庭禀赋因素包括“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两个指标,自然和社会资源特征因素包括“当地的自然条件是否适合种植杂粮”、“杂粮种植是否有订单”两个指标,市场环境因素包括“玉米市场价格预期”、“杂粮市场价格预期”两个指标,政策环境因素包括“是否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否获得杂粮生产发展支持”两个指标。
户主在中国农村家庭经济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决定权,其个人的社会学特征往往能代表整个家庭的行为特征。具备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户采用新技术、接纳新品种、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较强,面对玉米市场价格下跌种植结构调整的能力和意愿也更强。调查数据显示,样本农户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乌兰察布市、朝阳县户主年龄51岁及以上占比分别为80.6%、63.4%,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或者未上过学的占比分别为45.8%、35.2%。表明样本农户倾向于维持原来的种植习惯,即面对玉米市场价格下跌改种其他农作物的意愿和能力较弱; 家庭拥有的要素禀赋情况对于农户生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耕地面积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农业生产规模越大的农户玉米种植收入减少也越多*据课题组了解,随着前几年玉米比较效益的增加,东北地区主产区农户耕地面积95%以上都用来种植玉米,改种其他农作物的意愿也越高。调查数据显示,样本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拥有的耕地面积都较少。乌兰察布市、朝阳县约85%的农户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为2人及以下。乌兰察布市约70%的农户耕地面积不到20亩,朝阳县近50%的农户耕地面积不到10亩。表明样本农户要素禀赋较低,面对玉米市场价格下跌改种其他农作物的意愿也较弱。以上两个影响因素具有一般性,基本适用于农户所有农作物种植影响因素的分析。接下来重点从自然和社会资源特征、市场环境、政策环境3个方面分析农户杂粮种植影响因素。
表3显示,样本农户认为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杂粮的比例平均为83.2%。其中,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分别为77.6%、88.6%; 样本农户种植杂粮有订单的比例平均为17.5%。其中,乌兰察布市所有样本农户种植杂粮都没有订单。
调查结果反映出,尽管农户普遍认同杂粮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但是缺乏企业带动,订单种植杂粮的比例较低,农户种植杂粮存在较高的销售风险。据课题组了解, 2016年,朝阳县对坡度大、灌溉条件差和土壤贫瘠的耕地实施“玉米进,杂粮退”战略,依托朝阳农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朝阳宏图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新建杂粮标准化示范基地4万亩;依托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辽宁格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台湾金门酒厂的合作,农户订单种植酒高粱3万亩; 乌兰察布市农户订单种植马铃薯的比例较高,燕麦、荞麦等杂粮企业较少且规模小。
表3 农户种植杂粮的自然和社会资源特征因素
影响因素选项乌兰察布市朝阳县户数占比(%)户数占比(%)平均当地自然条件是否适合种植杂粮是156776186886832否4522424114168种植杂粮是否有订单是00072343175否2011000138657825
表4显示,样本农户预期玉米市场价格持平和走低的比例平均为70.8%。其中,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分别为65.2%、76.2%; 样本农户对杂粮市场价格没有明确预期的比例平均为57.9%。其中,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分别为75.6%、40.9%。
调查结果反映出,农户普遍预期玉米市场价格持平和走低,但是多数农户对替代作物杂粮的市场价格没有明确预期,农户杂粮收益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据课题组了解,家庭经营收入是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对农户收入影响较大,农户普遍有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意愿。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农户可以种植效益比较高的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然而旱作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杂粮又有种植基础,是大部分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但是近几年市场价格不稳,农户想种植又顾虑重重。
表5显示,样本农户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的比例平均为37.5%。其中,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分别为27.9%、46.7%; 样本农户获得杂粮生产发展支持的仅有3户。其中,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分别为1户、2户。
调查结果反映出,农户普遍不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且绝大部分农户没有获得杂粮生产方面的支持政策,不利于引导农户种植杂粮。据课题组了解,虽然农户通过各种途径都听说过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但并不了解改革的具体内容及今后玉米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甚至部分农户认为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只是暂时现象,今后国家还会托底收购。并且,虽然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但是补助对象主要是新型经营主体。乌兰察布市对干旱地区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压减玉米种植面积改种其他作物给予补贴。朝阳县对种植单一品种杂粮50亩以上的农户每亩补贴150元。
表4 农户种植杂粮的市场环境因素
影响因素选项乌兰察布市朝阳县户数占比(%)户数占比(%)平均玉米市场价格预期走高52562927持平8843898467453走低4321462295255不知道6532344210265杂粮市场价格预期走高157564305192持平136556267168走低21104401961不知道15275686409579 注:2017年7月在朝阳县进行农户调研时,玉米、杂粮都没有收获。因此,乌兰察布市、朝阳县农户玉米、杂粮预期价格参照年份都是2016年及以前
表5 农户种植杂粮的政策环境因素
该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丰镇市、凉城县、兴和县,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411个农户数据的分析,得出4点结论:第一,户主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户均资源禀赋较低。面对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引起的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农户改种其他农作物的意愿和能力较弱; 第二,农户认为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杂粮的比例平均为83.2%。农户种植杂粮有订单的比例平均为17.5%。说明尽管农户普遍认同杂粮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但是缺乏企业带动,订单种植杂粮的比例较低,农户种植杂粮存在较高的销售风险; 第三,农户预期玉米市场价格持平和走低的比例平均为70.8%。农户对杂粮市场价格没有明确预期的比例平均为57.9%。说明虽然农户普遍预期玉米市场价格持平和走低,但是多数农户对杂粮市场价格没有明确预期,农户杂粮收益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 第四,农户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的比例平均为37.5%。仅有3个农户获得杂粮生产发展支持。说明农户普遍对改革细节缺乏了解,且绝大部分农户种植杂粮没有补助,不利于引导农户种植结构调整。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对杂粮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旱作区杂粮种植基本不施化肥、农药,品质很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包括旱作区在内的非优势产区玉米价格平均比优势产区低0.4元/kg*课题组调研了解,加之玉米产量低、品质也较差, 2016年种植玉米普遍亏损。因此,基于资源禀赋、市场条件、产业基础等考虑,引导农户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作物是保障旱作区农户收入的必然选择。根据该文的分析和课题组调研了解,提出政策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户种植结构调整。2015年中国政府首次下调玉米临时收储价格, 2016年全面取消玉米临时收储,玉米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农户虽然普遍意识到玉米市场价格下跌、种粮收入减少,但是对政策具体内容了解不够,导致被动适应市场变化。建议基层政府通过印发相关宣传材料、利用各种培训机会等讲解政策具体内容,同时加大杂粮种植、销售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宣传,引导农户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2)扶持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种植结构调整。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较大,与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的农户,其收入增加会更明显。总体看,北方旱作区以杂粮经营为主的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均,乌兰察布市唯一的大型杂粮加工企业阴山优麦公司2018年才能全面建成,农户期盼通过订单种植杂粮来规避市场风险。建议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扶持一批杂粮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种植杂粮带动农户种植结构调整。
(3)扩大杂粮补贴范围支持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杂粮扶持政策对于提高普通农户种植杂粮的积极性具有明显作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村对2014年种植谷子的农户免费提供薄膜*薄膜投入约占种植成本的37.5%,谷子种植面积、单产分别达到1 300亩、250kg。2015年不再免费提供薄膜,谷子种植面积、单产分别减少到1 000亩、150kg。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在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兼顾杂粮普通农户,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 刘慧, 矫健,李宁辉.我国杂粮价格波动与影响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2] 张林秀. 农户经济学基本理论概述.农业技术经济, 1996,(3): 25~30
[3] 宋洪远. 农户体制与农户行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户问题的应用研究.经济研究, 1994,(8): 22~29
[4] 姜志德, 王晓兵.退耕还林(草)补贴对农户种植业生产行为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 2012,(11): 56~68
[5] 薛彩霞, 姚顺波.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分析:来自黄果柑种植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 2016,(7): 23~35
[6] 崔美龄, 傅国华.我国天然橡胶种植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5): 86~93
[7] 田文勇, 张会幈,黄超.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4): 147~153
[8] 李玉勤. 杂粮种植农户生产行为分析——以山西省谷子种植农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 2010,(12): 44~53
[9] 刘慧, 赵一夫,周向阳,等.北方农牧交错区玉米结构调整进展情况调查与推进建议.经济纵横, 2017,(1): 83~88
[10]顾莉丽, 郭庆海.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及其效应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2017,(7):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