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代中国油画的文化精神

2018-04-23 05:14:36魏运成
中国美术馆 2018年5期
关键词:油画农民精神

魏运成

作为中国美术家,应该用油画语言传达新时代“文艺为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创造表现新时代的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油画力作,具有文化责任的美术家回应时代和人民要求、以丹青讴歌盛世、不负新时代的新作为。

一、新时代中国油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是中国油画家的责任担当。中国油画应具有中国风骨与中国神韵,将中国美术家的文化“傲骨”注入其中。中国油画精神的新时代风采和文化诉求是我国油画家的使命。中国油画创作应当以新姿态、新境界、新话语描绘盛世,以新的丹青语符抒写新时代、新征程,传播新时代中国油画的文化风韵,这就是中国油画的当代创新。

二、中国油画的视觉文化自信

(一)中国油画的文化自信源于民族精神家园

我们在探讨新时代中国油画的文化精神、文化自信时,应特别注意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比较研究成果。中国由于文化传统悠久,根基十分牢固,所以不会轻易地被侵扰。这说明中国美术传统的魅力是极其巨大的,由此证明中国油画的文化自信源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底气十足,博大精深。

(二)中国油画的发散思维

中国艺术认知自然的方式多为多点透视。就算是“高山仰止”的宋代山水画,也只是将空间布局营造为近、中、远以及“两岸一水”式的叠加空间,人在自然空间中极其渺小,这是艺术视知觉的发散思维使然。

中国艺术发散思维中的“多点透视”营造出“可居可游”的心中圣山,挥洒出“嘉陵江三百里一日而毕”的大水心性,这对于深化中国油画的文化自信十分重要。中国油画精神要求油画语言必须具有中国的“在地性”,符合中国公众的审美习惯,新时代油画创作更是如此。倡导油画语言的中国精神可诠释为新时代中国油画的文化自信在视知觉领域的艺术表达。

(三)新时代油画艺术语言的中国精神召唤

目前,中国美术院校中只有西安美院油画系设有专门的油画中国精神工作室。全球化和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语境呼唤油画创作的中国语境、中国精神。因此,亟待建立有别于西画的本土油画语言和中国理论体系,以中国精神提升我国油画语言的世界话语权,激活其独特的文化生产力,新时代油画呼唤中国精神势在必行,大有作为。

三、中国油画必须顺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特征与新要求

(一)新时代中国油画艺术中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就要求我们的油画着力进行新时代人民形象的创作,以热点问题深入研究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的油画语言,表现新时代九亿农民的获得感,这是践行新时代油画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文化意志。中国油画顺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特征与新要求,在于形成有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的画理,以此指导接地气、有品格的表现新农民形象的油画创作,为新时代民族脊梁——农民形象树碑立传,为新时代油画的中国化立言。

(二)新时代中国油画的人民性品格

1.新时代中国油画的人民性品格

新时代中国油画的人民性品格,着力体现于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之油画语言与油画精神的表达上。新时代油画的创作方向,应着力于文化热点,以“中国油画的民族化”为切入点,深刻挖掘塑造农民新风貌的元素,采集新农村与农民获得感素材,探索油画与农民造像之间的联系,解决艺术服务人民与创作风格无缝对接等棘手问题,揭示油画的中国美学韵味与中国文化规律,夯实中国油画的农民精神风采,力求呈现新时代油画语言的中国审美精神特质,总结油画创作表现农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经验,提倡油画的中国气韵与塑造新农民形象规律,实现中国油画的道路自信。

2.中国油画的人民精神与新时代职责

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后,油画艺术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人民,进一步解决油画创作样式与“艺术当随时代”精神无缝对接的现实问题,探索油画家如何更加精准表达社会脊梁——新农民形象,挖掘油画语言如何塑造农民新风貌、新作为,解决精神品格与形式语言的融合问题,力求从理论上寻找油画语言的新时代中国精神,为新时代描画农民形象立论。简言之,中国油画的人民精神指向与新时代职责,在于指导农民题材油画创作更加接地气,有品格,巩固中国油画的文化自信基础,为塑造新农民形象正名,为创作具有中国精神的油画作品寻求艺术导向。

3.中国油画精神创新研究解析

关于新时代描绘中国农民形象的艺术作品研究,国内外尚无代表性成果。我们梳理中国150年以来的农民形象题材经典作品,发现在民国时期有王悦之的《弃民图》、徐悲鸿的《徯我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詹建俊的《起家》、朱乃正的《金色的季节》、王文彬的《夯歌》、孙慈溪的《天安门前》;在“文革时期”有陈衍宁的《渔港新医》、周树桥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在改革开放初期有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及21世纪初,有王岩等集体创作的《着色血衣》、刘小东《三峡移民》等。

中国油画反映农民整体文化意志则以詹建俊《心潮》、戴恒扬等的《希望的田野上》、韦尔申《吉祥蒙古》为代表;新时期以王宏剑的《阳关三叠》与《天下黄河》、忻东旺的《早点》、李节平的《小夫妻》等为范本,这些作品呈现出农民造像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但这些林中国农民形象依然是“土”“苦”“穷”及为生存而奔波的视觉符号,这显然与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相脱节。

四、新农民题材油画创作中的中国精神典范

(一)王宏剑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精神品格

王宏剑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聚焦农民的生存、生活、生态,他的油画成就是与中国农民血肉相连的。王宏剑新农民题材油画集聚了“高山仰止”的中国气象,集聚了唐宋诗韵的文采,集聚了严谨的造型能力和高远的审美学养。他以写真的功力和写意形式,讴歌时代主旋律,表现百姓新生活,讴歌农民精神品格。王宏剑油画艺术荣获第50届佛罗伦萨国际缪斯奖Erato艺术奖,是中国油画文化自信极佳例证。

王宏剑 《黄河花园口》 布面油彩 160cm×260cm 2007

王宏剑 《黄河花园口》 布面油彩 160cm×260cm 2007

王宏剑早期成名作是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的《奠基者》,它是描绘农民精神最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之一。观者从王宏剑描绘中国农民的作品中可以读出中国精神,我们从《奠基者》这部作品中能体会到他对中原造化的顿悟。这个作品是在太行山下对景写心而成,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高山仰止和高山流水。王宏剑描画中国农民“高远”精神的《阳关三叠》,是展示中国农民推动社会变革进程的里程碑式力作。

表现中国“平远”精神的作品以《天下黄河》为代表;表现“平远”农民生态交响主旋律的作品以《黄河花园口》为代表。王宏剑创作的农民题材油画的“深远”语境,体现在《冬之旅》《无言歌》《函谷关》《佛光》《黄河驿站》等审美图像横向漂移的纵深之中。观众可从上述作品读出中国农民形象的悲壮诗韵,王宏剑油画的多时空象征性语言让人折服。

(二)罗尔纯油画中的家国乡愁

“何处不乡土”是罗尔纯油画在认知上的突破。《红土》是受故乡环境影响而作,属于乡土油画,这是罗尔纯艺术审美取向的主要方面。罗尔纯的乡土画最初以写生为主,后来改为以速写、素描为主。其不仅限于乡土题材,他是放眼全球的中国油画家,而这个转变非常重要!

罗先生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并融入个人情感,他寄情于大美至真的追求,他善于主观地“添景”,油画创作经常从水墨和速写里面寻找灵性,集中昭显了罗尔纯艺术创作灵光的精神修炼路径,毕生追求“变革”的不懈进取,最终成就了罗尔纯独特的“真”“善”“美”精神品格。

(三)中国油画的家国情怀拓展

精神的传承与拓展是中国油画艺术新时代精神的两翼内驱力。传承是为了中国油画的不忘初心,拓展是为了创建新时代精神,也是为中国油画的砥砺奋进而生发出来的新作为。

新时代油画艺术应记住乡愁,侧重艺术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强调中国油画发展的多维性创作路径。油画艺术在新时代发展中,当以塑造中国精神来提升国家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软实力,这就是中国油画的家国情怀。

(四)新时代油画艺术要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做到“真”“善”“美” 的统一。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罗尔纯 《红土》 布面油彩 73.5cm×73.5cm 1980

罗尔纯 《九月》 布面油彩 165cm×154cm 2014 中国美术馆收藏

油画家罗尔纯先生从“何处不乡土”的角度,诠释了他体验的真善美。其实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作品就具有真善美,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就不具有真善美。我们认为,新时代油画艺术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诠释真善美,当下应重树美育立德的精神品格,这是各级教育、教学单位亟需改善的当务之急。

五、中国新时代油画艺术的文化语境

(一)油画中国艺术的“在地性”

新时代油画应以中国精神为核心,以“在地性”为先导,使民族文脉得以传承与再造,这就是中国油画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中国油画应表达人与天地之间的呼应,具有朴素而深邃的文化敬畏心,进而实现油画艺术的中国文化仪式感。这可唤起公民的文化自觉,回归中国油画在哲学与艺术本体层面的思考。强调中国油画艺术的在地性或地方性,创建中国油画跨时空、跨媒材的民族文化认同语境,是基于它承载民族文化感召的公众表达,是新时代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契机。

(二)新时代油画艺术的中国气派

描绘新时代是中国油画的新作为,新时代油画艺术的关键是体现中国气派。油画艺术的中国气派应当以新时代的中国美学精神为指南,不能套用西方的艺术形式与评价标准。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和动力愈加丰富。表现中国气派的油画艺术应在植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驾驭油画本体语言,寻找中国精神的精准语言表达,以创作回应新时代和人民要求的精品力作为元气,新时代中国油画应彰显中国气派和大国文化的人文担当。

六、新时代中国油画作品的诗性与理性

(一)中国油画作品的诗性与理性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新时代中国油画作品的文化元素必定催生出油画语言的当代精神,以抒写心性与气韵为核心的意象语言是中国油画精神的鲜明写照。中国油画的创新精神应以中国品格与中华风骨为主旨,以中国诗性与中国理性营造新时代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油画语言。我们在中国油画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必须研究新时代油画语言的中国精神,这可以用“点”“线”“形”“面”“色”“魂”来概括。“点”为文心诗性,属中国油画诗性与理性的源泉。“线”指油画用笔的“锥画沙”,体现为笔走龙蛇般的诗性。“形”是对以新时代中国山川风物为核心的中国诗性媒材探索。“面”以中国东西南北中地域文化符号显示油画语言的“精”“气”“神”。“色”是指将印象色与今日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相嫁接。“魂”是指中华魂,体现为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张扬,是中国油画的“诗言志”。

魏运成 《民心相通的4G时代》 布面油彩 160cm×200cm 2014

新时代中国油画精神的诗性与理性应着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符号,并与诗性绵长的中国意象予以嫁接。新时代中国油画精神的建树应从文化建树开始,坚持和而不同的艺术独创和殊途同归的“艺术为人民”思想,以此回应新时代和新要求,进而彰显新时代中国油画的文化软实力。

(二)新时代中国油画作品的创新空间

对于新时代中国油画作品的创新空间,可谓见仁见智,我们以为可以梳理出如下六个方面:

1.在文化层面上以民族底蕴作为精神源泉,主要拓展以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为基础的视觉样式。

2.以民族风情为依托,这主要是指以中国少数民族习俗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新时代精神。

3.油画与中国画的融合。将油画与中国画两种绘画形式上的材料语言、传达方式相互融合,如油画山水、油画花鸟等。

4.材料上的新尝试。以木板、综合材料、喷绘等原始或现当代的工业材料为基础,尝试中国油画新媒材的拓展。

5.将中国油画语言予以精神梳理,分为意象精神、意形精神、写意表现精神、写实内涵精神、抽象表现精神,进而提炼出新时代油画中国精神的发展趋向。

6.中西合璧。对中国元素予以梳理,分为抽象类、图式精神类、民俗类、戏曲类、山水文园式、都市鸟瞰类、道教文化精神、民间文化类,进而提炼出新时代油画中国形式语言。

在新时代中国油画创新过程中,应处理好新时代中国油画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促进油画语言的中国文化生态学之良性循环,对新时代中国油画本体语言、构成方式、中国气韵、中国符号进行分类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新时代创新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我国油画语言的世界话语权与核心竞争力。

(三)创建中国油画艺术的有意味形式

以平面构成与黑白灰色块的现状认识以及线描、甲骨文、象形文字的中国符号与中国意象戏剧人物为对象,将设计理念引入油画创作之中可作为一种突破口。油画的中国动漫式语言符号正在形成新时代中国油画精神。在油画语言的中国精神突破方面,表现为把西方色彩之绚丽与国人“杏花春雨江南”之儒雅相融合,将西语形式中的点、线、面注入国人的“耕读传家”“曲水流觞”,以抒写人文的心性,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写意油画语言体系。油画文心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油画语境,也是油画语言的中国精神所在。极具中国年画特色乃至民间木刻版画的意味,也是中国油画语言精神的又一个代表。

中国油画精神的知觉方式既以主观情态的“景”为核心,也要以客观形态的“物”之主观加工为前提。中国油画精神的设计因素、画面的抽象因素,要以刀、笔、色的“点”“拖”“拉”“摆”“刮”“柔”“堆”“皴”“色”为手法,使千沟万壑呼之欲出,千“龙”万脉交织成一种自然与人之血脉涌动的交响曲。

中国油画精神的材料语言,要以中国心性为核心,以东方审美心理为基石,从具有中式气象、气韵、民乐、声韵的小桥流水、大音稀声中提炼视觉的流动音符和旋律,以气象贯通为主旨。

中国油画要讲究“既白当黑”,运用中国山水画中的“见笔”手法,在油画本土化的探求中揭开了一个极富融合的绘画语境,此为更有潜力的油画新生带。

中国油画的气韵在于取其“势”,在空气透视中提炼出我们需要的气韵。平远、高远以及刀的方整搭建起刚健结构、“势”的经略以及黑、白、灰关系。中国油画应撷取中国山水画的气象,中国油画精神的底气来源于一种最富有朴素意味的材料所焕发出的精神光芒,表现对象要人性化、人情化。

新时代中国油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油画的文化自信基础。中国油画创作要顺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新特征、新要求,表现新时代中国油画作品的诗性与理性。我们要找出新时代中国油画的个性潜质,力求使油画在中国的精神土壤中存在、发展、突破,中国油画语言要具有人性化,彰显中国情态和新时代民众呼声。最重要的是,嫁接好新时代油画语言背后的中国精神与国家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新时代艺术创作要向上向善向美,表现中国人民精神。作为艺术家,应具有社会和文化责任担当。今天的美术家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基因,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由内而外的发展,形成构建大国心态、大国格局、大国文化创新成果物化的伟大复兴。新时代艺术家的创作要接地气、惠民生,走中国油画的创新路径。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修养,扎根人民,更加重视艺术品格、意境和中国精神。

猜你喜欢
油画农民精神
一张油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油画《塬下》
油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岁月长又长》(油画)
海燕(2017年4期)2017-04-11 13: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