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洁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我国的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网络时代已经真正的到来。多媒体影视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陡然升高,随时随地,可以说有流量的地方就可见影视广告。时代的进步,使得这门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正悄然发生变化,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多媒体影视广告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意广告和微视频微电影题材越来越丰富,影视广告在各大赛事中也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多媒体影视广告课程的改革也是大势所趋。本文主要对多媒体影视广告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进行实践性和时代性的尝试和探究,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学术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影视广告;时代性;设计实践
纵观如今的视觉传达设计现状,纸媒越来越弱,也不再是静态设计独霸天下的场景了,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动态设计如鱼得水的占领着更多的市场。动态成像加上丰富的音效形成的视听语言让多媒体影视广告成为宠儿。发展得越来越快,问题也层出不穷的出现,该领域的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才能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正轨上越走越远。
一、多媒体影视广告课程的改革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多媒体影视广告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太长,但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其流行普及速度却非常惊人,如今已经在视觉艺术中占领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该课程却还在沿用过于理论化和书本化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专业课,如果没有在课堂中体现出时代性,那么教学成果必然是滞后的。
二、多媒体影视广告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改革的具体探究
谈到教育就离不开课堂,提到课堂离不开教室,传授知识的45分钟时间都在教室里完成,传统多媒体影视广告课程亦如此,长篇大论的文字理论知识讲授模式,虽然如今PPT普及走进教室,但对于多媒体影视广告课程还不够。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课堂教学也在顺应时代潮流发生变化,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僵化,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师可对授课的理论与实践比例做相应的调整。例如:精简影视广告史文字部分的讲解,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乏味,但又不得不讲,所以现在尽可能多的用讲述时期的图片和影片来替代文字的枯燥,既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带进课堂,这种模式又符合《多媒體影视广告》的视听语言。让学生了解当今影视广告发展趋势,多接触网络新媒体广告的投放模式和制作流程。穿插讲解大学生影视创业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感受更真实,增加学习积极性。
另外,增加优秀影片赏析,让学生对优秀广告进行重新剪辑,文案重现,在初期了解影视广告流程,并着重对自身的优劣势有更直观的认识,对后续团队建设的自我定位起了关键作用。
从多媒体影视广告的从业情况看,它需要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在该专业课程的具体改革的内容上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实施,可以采用以作业小组为团队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学管理,起到自我监督与互相监督的作用,并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且在成绩评定中,采取小组分工分项打分,例如:A在整个广告制作中主要担任剧本创作部分,那么广告的文案分数就作为A的主要成绩。这里的主要担任是指该部分的总负责,并不是其他成员在该部分就休息,或者A在其他部分就休息,A还要继续协助B完成分镜头还原文案直至整部广告完工,分工以此类推。作业的布置实现全部实践化,从传统的教师按照课本知识布置作业转变成多项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自行选择。例如:各大赛事,校园影视社团,教师带项目进课堂等。而学生在此学习阶段也不在局限于课堂,走出教室,到摄影棚接触器材,学会室内布景;到校外接触实践,真正认识拍摄制作的现场,这是课本无法带来的切身体验。
最终往往被忽视的作业展示方式也顺应科技发生了变化。传统期末作业很少有让学生展示的平台,即使有也局限于展览这种大规模并且时效性很强的模式,几天就得撤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模式的转变,H5也逐步走入课堂,提前告知学生该方式,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微信、微博进行作业转发分享,这是一个很好的作业收尾,也是另一个新的开始,社交媒体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的作业得到转发,这是传媒生产观念的不断革新使得传统课程模式得以改变走进生活,也是对课程改革成果的积极体现。
三、结语
对多媒体影视广告课程的改革和分析探究能够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学术探究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在寻找创新,创新离不开时代发展这个大背景,取其精髓去其糟泊,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习惯方式,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让该专业能够更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影视广告教学改革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2):126-127.
[2]王科.互动式数字化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J].才智,2012(2):244.
[3]王莉.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研究[J].科研,2016(11):00185-00185.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