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艳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模式和重点也在渐渐的变化和改进。在新课标改革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而名著导读就是在新课标中衍生而出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变新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并通过名著的领悟,进一步获得自我人格的培养和个人素养的构建。而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过程,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障碍,可能觉得枯燥或是不解。对于名著的领悟也并不像学生日常阅读课外书籍一样,可以轻松的略过,而需要学生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名著的领悟和自身的提升。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促进,才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名著内容和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名著导读教学模式引入的意义分析和具体实施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探究 名著导读教学
(一)新课标改革后的方针实施需要
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应试教育观念带来的对于学生发展的限制和弊端已经渐渐显露出来。而新课标改革的实施就是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需要我们进行学术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摈弃传统教育中的唯分数论,通过更为实际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自主探究思考,借助名著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境界和精神,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例如《红星照耀中国》所蕴含的丰富经验,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和报道,这些都是值得新一代青年进行学习和领悟的。
(二)学生更加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初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只是像小学时候一样只是单纯的依赖死记硬背和教师的教学来进行理解,而更多的是学生自主的对于文章和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探究,进一步得到学生个人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个人的一生发展中都离不开精神层面的提升,就需要通过名著阅读的进行来获得改变。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并不仅仅是需要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更需要通过阅读能力的构建,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的接触更多方面的知识境界,从而得到更深层次的品德提升。
(三)语文教学中阅读教育的需要
在当今的阅读课堂中,“阅读功利性”的存在和“阅读高度不足”问题的存在,都限制了阅读学习为学生带来的提升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学生对于名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不能够更加深入,让学生不能够真正的接触到作者赋予这些名著的灵魂涵义和精神,从而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展。而名著阅读教学的滞后,需要教师进行更为科学的引导和指引,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利用名著进行自我提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不再单纯为了应试教育而进行,而需要真正的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构建和提升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通过名著在阅读教学中的引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更好的进行名著的深刻阅读,进而得到自身精神素养的提升和文化底蕴的沉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实现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名著导读研究呢?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阐述几个可选的策略:
(一)优化课堂设计,让名著渗透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而更多的是任务式的阅读教学,为了完成作业或是做出题目。这导致学生往往不能够真正的领悟文章中作者蕴涵其中的深意和道理。而在新形势下的教学中,我们需要优化课堂设计,通过教师巧妙地引导,将名著进行融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学生名著阅读深度的提升,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名著的理解和领悟。例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可以进行名著的引入,在学生初步了解到革命先辈的改革历程后,引导学生接触诸如《红星照耀中国》一类的相关名著。学生在初具阅读背景后,能够更好的理解名著中蕴涵的深意,进一步加深对于文章的领悟深度,更好的理解革命先烈的强大的精神,顽强拼搏,为了光明不断努力的一生。
(二)改革课后作业,让名著走近学生生活
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过于随意盲目阅读的情况。这是因为学生往往对于阅读的主旨把握不准,导致没有目标性,单纯为了阅读而阅读,没有一种探究学习的思想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名著导读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中课后作业的改进,让阅读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例如,在《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过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曾经的革命事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对于今天的我们,我们能学到什么”。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立,让学生带着探究的眼光进行阅读,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从而进行文章的深度理解和精神的学习。
(三)开展亲子阅读,让名著阅读更加深入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社会经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而在阅读过程中,名著蘊涵的深意难免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这就需要巧妙地利用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良好沟通进行学习。通过亲子阅读的设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更加贴近实际的理解帮助,通过与父母的良好交流沟通,更好的对于名著进行深刻的剖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例如,设立亲子阅读感悟展示活动。在学生与家长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进行班级的感悟分享会。家长的年龄更加接近革命时期,对于中国革命事业往往存在着更为深刻直接的感受,这些都是值得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深度并提升自身素养。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每个人的一生可能遇到的事是有限的,但是可以感受到的世界却是无限的。这就是因为,阅读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世界。而名著之所以被称为名著,就是因为其蕴涵的丰富底蕴和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学习。对于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我们需要通过课程教学设计的革新,课后作业的改革以及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名著阅读可以更好的融入学生的生活,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名著深刻的剖析,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1]马弛.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左文娟.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考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世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