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小生活·小设计大概念
——“大栅栏微更新”的教学探索(一)

2018-04-21 07:04程晓青尹思谨王辉CHENGXiaoqingYINSijinWANGHui
世界建筑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栅栏院落胡同

程晓青,尹思谨,王辉/CHENG Xiaoqing, YIN Sijin, WANG Hui

1 课程缘起与教学目标

北京作为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的完美诠释,独特的空间格局和建筑特征具有代表性。与之相应,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在快速城镇化发展中所发生的社会生活和城市环境的变迁又具有典型性。保护城市特色与发展城市建设是伴生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对深刻矛盾,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多年的学术关注之一。60多年前,梁思成先生为了完整保护北京旧城大声疾呼;近年来,清华人在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建筑更新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本课程正是根植于这种深厚的学术积淀、致力于回应中国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

1.1 城市既有环境改善的迫切需要

随着中国城镇化向深度发展,多年积累的建筑存量问题日益凸显,在很多城市中甚至逐渐取代建筑增量问题,既有环境改造成为提升整体城市品质的关键难点。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房屋常年失修、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既有环境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拆迁和历史街区更新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空间环境、完善居住条件,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1.2 对建筑师“自娱自乐”式改造的反思

近年来,在北京大栅栏、白塔寺和东四十条等历史街区的更新计划中,许多精英建筑师积极参与,掀起一轮新的胡同改造设计热潮,其中既有关注胡同整体改造的,如杨梅竹斜街等;又有探索民居建筑改造的,如内合院和胡同泡泡等,还有探索院落公共空间改造的,如微杂院、微胡同和四分院等,贡献了许多优秀的设计理念:对院落空间的改变重组、对设施设备的提升改善、对居住方式的大胆转型……开拓出具有启发性的改造思路。

然而,在这一轮热闹的胡同改造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项目并非基于居民的真实需求,而是单纯从建筑师的主观意向出发,过分注重营造小资情调,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并未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成为建筑师的“自娱自乐”。

1.3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大栅栏微更新”始于2014年,教学对象是建筑学专业一年级研究生,该课程是研究性设计课程,以大栅栏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摒弃“大拆大建”式城市改造,探索基于居民生活改善的城市既有环境的更新设计方法,强调以下三点培养目标:

(1)拓展建筑设计的人文社会学外延;

(2)关注真实的城市问题和生活需求;

(3)培养批判性思辨和设计应对能力。

本课程鼓励学生们深入真实的胡同环境,建立与居民的交流沟通,直面生活的难点和痛点,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解决方案。课程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研讨,帮助学生们建构严谨的设计逻辑,从大胆的畅想逐渐深入、直抵可行的技术解决。三年教学探索中积累的丰富发现与深入思考清晰地呈现在作品中,希望这些设计研究可以对未来的城市建设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立足北京与关注旧城

2.1 历史演进中的大栅栏

1a 1940年代大栅栏历史地图(图片来源: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1b 大栅栏历史照片(图片来源:http://www.92to.com/wenhua/2017/01-25/16654561.html)

大栅栏位于北京市核心区域,在前门(正阳门)的西南侧,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前门西大街,与天安门广场呈“零距离”。这一地区历史悠久,早期发展始于明代,盛于清末和民国,是北京现存历史最长、遗存最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商业区。这里曾经云集了大批会馆、戏楼、商铺、报社、茶楼、银号和寺庙,云集了许多京剧名伶、江湖艺人、能工巧匠和买卖人家,在北京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这里所代表的从来都不是高端大气的都城气派,而是繁华喧嚣的市井生活;这里的主要居民从来都不是养尊处优的皇亲贵胄,而是凭本事吃饭的贩夫走卒和芸芸众生。(图1)

大栅栏的环境建设并非基于成熟的人为规划,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其胡同格局和民居建筑在北京旧城中具有特殊性:很多胡同尺度狭窄曲折、道路错综复杂;主要的民居建筑虽然是院落,但并非典型的四合院,而是夹杂了不少三合院、甚至两合院,院落尺度狭小、空间拥挤、房屋低矮;此外,区内还有部分建于民国时期的多层建筑,中西合璧的外观成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重要标本,共同形成了大栅栏独具特色的建筑和环境风貌。

解放后的几十年发展中,大栅栏虽然历经了人口激增所带来的私家院落“杂院化”,部分片区也植入了少量现代建筑,但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胡同肌理、合院民居和近代建筑,并保留了大栅栏商业街和琉璃厂文化街,集中了同仁堂、内联升、张一元等众多知名百年老字号,成为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集聚区”。由于未进行大规模的人口搬迁,大栅栏保留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延续着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模式。

2.2 关注真实的大栅栏

目前,大栅栏隶属于西城区管辖,辖区面积1.26km2,设有9个社区,共有114条胡同、2900多个门牌院落。(图2)2016年户籍总人口数为56,045人,常住人口5万余人,其中约1/3为外来人口,主要从事城市服务行业。居民普遍收入偏低,住房面积紧张,户均面积仅约10余m2。由于建筑年久失修、胡同空间狭窄、内部交通不便,制约了市政设施的建设,辖区内至今尚未通天然气,未实现雨污分流,大多数居民仍需使用公共厕所,居住条件落后。(图3)

2.3 即将消失的“老北京”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栅栏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环境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空间环境的衰落导致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居住环境落后,许多原住民外迁,外来人口涌入,原有基于亲情和邻里的熟人社会关系断裂,原住民与外来户的矛盾突出;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占比逐年攀升达到27.1%,远高于北京的平均水平24.1%,并呈现高龄化、空巢化和贫困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社会结构的变化又加剧了空间环境的衰落:由于人口增长,美轮美奂的民国建筑成为“筒子楼”,独门独户的院落沦为“大杂院”,公共空间被瓜分,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道路被涌入的机动车挤占,安全隐患遍布,曾经亲切宜人、宁静祥和的胡同风貌不再。

2 大栅栏总平面图(图片来源:吴艳珊根据谷歌地图整理)

大栅栏作为北京旧城典型的既有环境,其所承载的“老北京”生活方式失去了原有社会结构和空间环境的支撑,失去了得以延续的文化根基……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传统老字号的保护,但其他流落于胡同中的泥塑、毛猴、宫灯、毛笔、锦盒等传统技艺则濒临失传的危机。如何平衡生活环境改善与文化特色保护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大栅栏面临的困境,也是北京未来发展所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

3 宏观着眼与微观入手

“大栅栏微更新”从困扰城市发展的宏观问题着眼,采用开放式选题,课程之初并没有指定具体的设计题目和建筑类型,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发掘问题,从居民生活中的微观需要出发,确定真实的研究对象,并全程与其进行互动设计,解决实际的生活难题。很多设计都不能用我们习惯的经典建筑学方法去完成,而必须转换思路寻求另类的解决,建筑规模普遍很小,甚至可谓微不足道,远不及学生们之前所做的设计,然而与设计相伴的研究却具有很大启发性和社会价值,充分体现了小设计·大概念的特点。(表1)

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设计成果可以分为以下4类:

3.1 关注极限居住空间设计

大栅栏聚集着丰富的居住空间样本,由于历史原因,传统合院民居和近代多层建筑的使用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个小小的院落中常常居住着5~6户家庭,一栋2~3层的“筒子楼”则可能容纳着几十户家庭……每户家庭一般只有1~2间住房,有的家庭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地居住在一个12m2左右的狭小空间中,人均居住面积几乎达到了极限。为了拓展自家的居住空间,居民们占据原有的公共院落和走廊,用简陋的材料搭建厨房、厕所和储藏室等自建房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公共通道拥堵,对消防疏散和医疗救援造成严重困扰。此外,由于胡同地面进行过多次的排水改造,导致院外标高提升,很多院落成为低洼院,雨水无法排出造成的内涝现象十分普遍。

3 大栅栏现状环境照片(摄影:程晓青)

表1 2014-2016年大栅栏微更新设计方案信息

“大栅栏里的低洼院”的研究对象是耀武胡同21号,是大栅栏27个低洼院的典型代表,院落内部地平低于外部胡同1.87m,沿街的房屋已经一半沉入胡同地面以下,需要通过入口处一段长而陡的台阶出入。该院落内居住着一对兄弟夫妇、两个家庭,由于主要居民均已年过六旬、腿脚不便,日常出行和夏季内涝成为老人们生活中的最大难处。通过与老人们的深入交流,设计重点从适老化高差解决、雨水利用与排放、居室采光优化和厨卫设施改善等方面着手,探索了多种技术设计方案,得到了老人们的高度认可。(图4)

“大栅栏里的三世同堂”以居住在耀武胡同22号一间12m2房间中的家庭为对象,探索典型极限空间的居住问题。研究对象是一个三代家庭:老年夫妇、青年夫妇和一个5岁的孩子,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家庭成员的差异化需求,设计中采用了立体利用的方法,尽可能挖掘空间潜力;并采用分时使用的方法,设计了可灵活转变的家具和推拉门,在晚间可以将房间划分成三个小的私密空间,保证每位家庭成员的隐私和尊严。(图5)

“大栅栏里的筒子楼”的研究对象是位于朱家胡同的一栋二层民国小楼,该建筑的功能原为茶楼,共有15个房间,居住着15个家庭,每户面积约10m2,需要安排厨房、卧室和起居室,拥挤不堪。很多居民在原本就十分狭窄的走廊晾晒衣物、堆放杂物,在仅有的窗口向外安装挂篮和凸窗,在荷载不足的屋顶搭建简易房,小楼的外观面目皆非、结构安全堪忧。作者着眼于居民的切实需求,通过调整厨房位置,优化室内布局,提高了有限居住空间的使用率;同时,拆除屋顶违建,改为晾晒和公共交往空间,并结合内院楼梯改造集中增设分户储藏,改善了公共空间的安全度。

“大栅栏里的自建房”探索了居民自建房的空间弹性转化技术,解决拓展个体居室面积与保证公共院落空间的矛盾。

3.2 关注生活基础设施改善

目前,大栅栏的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关乎基本生理需求的吃喝拉撒问题:大多数住户因为没有明确的厨房,只能在简陋的自建房里做饭;因为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只能去胡同中的公共厕所“方便”,公共厕所数量有限、环境不良,早高峰时段这些“方便”之处人满为患,实在是“不方便”。此外,区内虽有前门幼儿园、西柳树井幼儿园等基础幼教设施,但由于名额有限,很多外来户的子女无法入托,只能进入一些私营的所谓“黑幼儿园”接收教育,由于设施环境很差,成为困扰家长们的隐痛。

“大栅栏里的柴米油盐”探讨居民自建小厨房的问题,小厨房是家家户户的必备空间,目前在大栅栏基本上都是由居民在院落、夹道等处搭建的临时建筑,一般仅有1~2m2,空间局促,使用液化气,消防隐患很大。作者基于对人体工学的分析,引入标准化整体式厨房的设计概念,将建筑设计与部品设计相结合,实现厨房空间的最小化。同时,小厨房采用可伸缩构造,在居民不使用时可自动回缩,把占用的外部空间归还给公共院落。(图6)

“大栅栏里的厕所革命”的研究对象是胡同里的公共厕所,作者通过普查大栅栏的全部公共厕所,对其分布情况、用房类型、空间尺寸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进而结合居民人口,设定了更加匹配的厕所数量,实现总量的增加;结合适宜的步行距离,调整设施分布密度,以75m为原则形成合理的分布网格;结合现代技术设计了最小化的如厕单元,解决通风、采光和生态降解等关键难题;并结合大栅栏的特色生活和文化符号,植入绿化、路灯照明和宠物厕所等公共服务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胡同里的“方便”之处。(图7)

“大栅栏里的幼儿园”以位于大齐家胡同31号的私营幼儿园为原型,探索利用典型狭小院落建设儿童居住和活动空间的方法,不仅优化了孩子们的居住空间,完善了采光通风条件,提高了环境的健康性;还充分挖掘院落、夹层和屋顶上的每一处可用空间,最大化地为孩子们营造梦幻一般的游戏乐园,成就美好的童年记忆。(图8)

3.3 关注传统技艺文化延续

大栅栏是北京传统市井生活的最佳样本库,曾经云集了很多手工技艺和民间文化。然而,近年来这些传统技艺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由于传统手艺经济收益不佳,随着老匠人的流失,年轻人不愿意传承,传统手艺面临失传;同时,由于传统戏剧离开胡同,登堂入室,散落在胡同中的老戏楼、名角儿故居变成了拥挤的大杂院,宝贵的文化资源濒临消亡。

“大栅栏里的手艺”的作者通过走访胡同里的手艺人,了解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很多手艺人虽然已经赋闲在家,但是仍希望能够有机会展现他们的“绝活”,并传承给下一代;同时,他们的住房特点大多是将居住与工作的空间合二为一。作者以一个胡同里知名的传统剃头匠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和生活的店铺进行了空间优化,通过改造门面和内部设施,使小小的理发店在日间成为社区的开放客厅,在夜间则成为老手艺的展示橱窗。同时,还结合传统手艺人的不同工艺需求,设计了一系列散落在胡同中的“手艺匣子”,成为大栅栏新的文化地标。(图9)

“大栅栏里的角儿”以位于百顺胡同34号的京剧名角儿程长庚先生的故居为研究对象,该组建筑为一用地狭长的大院落,曾经是程家班训练和生活的地方,目前居住着20户居民。作者提出了渐进式还原的概念,通过三个阶段的空间梳理和建筑改造,逐渐清理院中的私搭乱建,并回收房屋,最终实现故居的全面复原。在此改造过程中,则尽可能保证了居民生活隐私和戏剧文化展示的相互平衡。(图10)

“大栅栏里的买卖”分析了延寿街里买卖人家的生活环境,在窘迫的空间里通过可以灵活转换的家具,实现家庭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双重最大化。

“大栅栏里的鸽子窝”关注胡同中的养鸽人,通过研究居民自建的鸽子窝原型,运用新型材料和安全工法设计了符合不同建设条件的三种新型鸽子窝,为北京保留悠扬的鸽哨之音。(图11)

3.4 关注城市更新模式探索

4 “大栅栏里的低洼院”方案图(设计:秦岭,陈瑜)

5 “大栅栏里的三世同堂”方案图(设计:孔令晨,査皓淳)

6 “大栅栏里的柴米油盐”方案图(设计:郑远伟,徐晓萌)

城市更新是大栅栏面临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在更新过程中所出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共生、原住民与外来户的共生、新建筑与旧环境的共生既是矛盾的根源,又是创新的沃土。

“大栅栏里的大杂院”针对由于部分居民腾退所回收的零散房源,大胆提出了连锁出租屋的利用模式,将回收的房屋改造为青年公寓,并在院落中植入公共设施,吸引年轻人入住,为大栅栏带来新的活力。

“‘微杂院’的微更新”探索了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多元共生现象,以建筑师张柯的获奖作品“微杂院”为背景,以至今仍然生活在其中的原住民老王作为研究对象。老王是一位50多岁的下岗工人,跛脚、单身、没有固定收入、与家人很少走动,他头发蓬乱、常年穿着油脂麻花的黑色衣服,从不做饭、从不打扫自己住的小房间,然而他却非常爱惜坐落在院中的那组著名建筑,主动打扫并为参观者担任讲解员。2016年11月,“微杂院”荣获阿卡汗建筑奖,老王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变,每日被蜂拥而至的访客围观,“明星”般的喧嚣背后是个人生活的丧失。作者通过多次交流,与老王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深入了解其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进而完成了一系列改造设计:将老王夹在“微杂院”中破旧的小厨房改造为茶水间,顶部的玻璃天花成为晶莹剔透的鱼缸,还原四合院“天棚鱼缸石榴架”的情趣。改善老王居室的采光条件和生活设施,并利用居室坡屋顶下的空间增设夹层,以便引入租客;这个属于租客的夹层面积虽小,却独门独户、设施齐备,特别是坐在打开的天窗上可以俯瞰连绵不绝的重重屋顶,尽情独享胡同安静祥和的美景。由此,既可以为老王带来一定收入,又可以为喜爱胡同生活的租客带来全新体验,实现了老王与租客、普通民宅与建筑名作、个人隐私与公众关注、保护与更新的和谐共生。(图12)

4 愿景: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限于复杂的建设条件,既有环境所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新建环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难,“大栅栏微更新”仅仅是前行道路上一个小小的脚印。回想三年来的教学探索,宛如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思想盛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每当面对一个鲜活的选题,仿佛都是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需要打破常规思维,经历自我否定的思想升华,重新认识生活,重新定位设计。

上述作品呈现了学生们的敏锐视角和善意关切,也呈现了他们的大胆创意和执着精神,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呈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诚意,因为自始至终我们都相信设计能够改变生活。正如他们的学习感言:“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信任到无话不谈,虽然只是一个课程设计,却让我们了解到那些面临居住困境的老北京的生活,他们渴望在优越的环境中安度晚年,每次见到我们就燃起了希望,这也让我们明白了‘建筑师’的真正含义……亲手触摸和丈量具有历史感的老北京民居,我们体会到了古代匠人们的智慧,它深深扎根于这些老去的建筑之中,传承着让他们焕发生机的答案,重新发现这些被遗忘的角落,令我们深受启发。”

今天,学生们陆陆续续地毕业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希望他们不忘清华人的初心,坚持对城市更新的积极探索;希望他们牢记建筑师的使命,为了我们所热爱的城市和人民。□

7 “大栅栏里的厕所革命”方案图(设计:金爽,周宇凡)

8 “大栅栏里的幼儿园”方案图(设计:王炜,孙喆)

[1]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 西城区2017年统计年鉴.2017:12.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信息网 http://www.xc.bjstats.gov.cn/

[2]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6-2017年). 2017:10. 首都之窗网 http://zhengwu.beijing.gov.cn/sy/bmdt/t1497329.htm

[3] 段柄仁 主编. 罗保平,张惠岐 著. 前门大栅栏. 北京出版社. 2006:4.

[4] 张金起. 百年大栅栏.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4.

[5] 北京市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志编审委员会. 大栅栏街道志. 1997.

[6] 侯仁之,岳升阳. 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 学苑出版社,2008:12.

9 “大栅栏里的手艺”方案图(设计:窦森,卢清新)

10 “大栅栏里的角儿”方案图(设计:孙玮,付文杰)

11 “大栅栏里的鸽子窝”方案图(设计:韦拉,李佳楠)

12 “‘微杂院’的微更新”方案图(设计:叶云昭,于洋)

猜你喜欢
大栅栏院落胡同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八一作品
大栅栏 承载南城地脉 见证数度繁华
“一尺大街”长几米?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东明胡同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