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潞渊
《汪退初堂之印》杨龙石
古代印章从汉、魏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很讲究六书,也不太讲究书法。如唐宋的官印,生气较少,与秦汉的印章相比,总觉逊色。
但是即使在唐代, 也仍然出现个别的人物, 试以秦玉箸篆或当时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入印。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这些虽是极个别,但也属尚可一看的朱文印章。遗憾的是,这些印章的作者已无法考查了。
元朱文,顾名思义,自然是元代的朱文。也有人叫作“圆朱文”。它所采以入印的篆书圆润流动、匀净透逸,基本上是秦代玉箸篆和唐代李阳冰的风格。虽方圆皆可,但线条的粗细变化极为微妙,不做强烈的变化。这类印章疏朗有致,往往以空灵取胜。文字可以连边,也可不连。一般残破较少。赵孟的朱文印章,文字连边者居多,虽为一时风尚,却也确能使印章在方寸之内更为丰满松灵。
明末清初,由于印材变为以犀角、象牙、石质为主,刻制更为精工,留下了不少精美不凡的朱文风格的印章。这不但可见之于旧谱,也有实物传世,虽多为无名氏所作,却也不乏佳作。
元朱文印章的形式相当活泼,方形、圆形、葫芦形都有,章法左右逢源,形式优美。一般说来,元朱文的线条较为光洁,不露刀痕,甚至有人认为一露刀痕便有悖古法。实际上,世上万物都在发展, 停留一点固步自封,似太保守。历史地看,刻得光洁的固然美不胜收,而显露刀痕的亦不乏佳作。
不论有多少变化,元朱文风格的印章切忌平板。晚清杨龙石是浙派八大家外的名家,这一方《汪退初堂之印》是牙章,但颇为生动,绝无呆板俗状,令人钦佩。
近世刻元朱文风格的也有许多高手,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击节的佳作。像王福庵丈的《以墨林为桃源》,虚得合理,“源”的“水”旁和“厂”的一撇若断若连,都是极妙的安排。吾师赵叔孺先生的《古鄞周氏宝米室秘笈印》,既生动又严谨,如大家闺秀,端庄之极又妩媚之极,没有深邃的功力焉能成之;且二公之作,印边四角皆处理得略方,更是过人的考虑。因为元朱文风格的印章,文字一般都写得较为圆转,倘印角过圆,令人有疲软之感。印角稍方则精神立现。在这四方印章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以墨林为桃源》王福庵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