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8-04-20 03:27高亚林
文教资料 2018年35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发展趋势

高亚林

摘    要: 本文立足当代网络语境,思考影视节目的形态变化,聚焦于网络真人秀节目在大众文化和新媒体作用下的存在现状,进一步深度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反思逐渐隐现的问题,由此希冀真人秀节目在网络狂欢下得到健康良性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网络真人秀    大众文化    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视频门户网站发展迅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大众文化特质联合其传播优势不断挤压传统电视节目。一度火爆的真人秀节目在网络语境下产生新的形式变化,它的出现绝非简单粗暴地将电视真人秀搬至网络场域,而是在更换播放平台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化产生新的节目特性。

“互联网+”与真人秀的双轮驱动,衍生出新一代网络真人秀节目。毋庸置疑,它的出现催生了网络综艺节目的新形态与新内容,使其成为当下影视领域中的追捧热点。“网络真人秀,主要是指由网络视频服务商、影视制作机构,甚至是个人(自媒体)制作,并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播出渠道的真人秀节目。与传统电视真人秀节目相比,其保留了真人秀纪实性、冲突性和游戏性的三大特点之外,因其播出平台的特点,网络真人秀节目具有题材更广泛、制作规模更小、内容更大胆、目标群体更细分、消费群体更年轻、互动性更强等特点。”[1]相较于传统真人秀节目,网络真人秀的受众与节目同属于网络空间内,对节目的关注度、审视欲望及参与感更为强烈。因而,在受众与节目距离不断被缩小的情况下,真人秀的网络文化創作意识尤为显著,在其形式与内容、发展与创新都凸显当代网络语境的时代特征。

一、多场域叙事:拓展节目空间

纵观当下网络真人秀节目,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室内或室外空间,极力创新节目的表现空间。在增加空间的同时亦丰富节目内容单元,节目主体也随之摆脱固化模式,通过灵活多元的互动方式,反之使每一个播放空间各具特点。

传统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等游戏类、亲子类、旅行类真人秀节目在播放过程中都以单条线索、单个空间进行叙事,长期以往不免枯燥。网络真人秀节目《完美假期》《心动的信号》《妻子的浪漫旅行》等打破单一表现空间,或是增添直播技术,打破受众与节目之间的屏幕障碍。譬如,《完美假期》聚集选手在别墅内生活90天,以直播形式完全展露“房客”间的尔虞我诈与“厮杀”,并且在网友与选手的“约会”空间积攒人气,同时既让受众实际接触“选手”,也打破单一的别墅场域。另外,《妻子的浪漫旅行》每期节目由三大场域进行结构,分别是妻子们在欧洲各国的异域空间、主持人与明星丈夫们的观看和讨论空间以及素人团队针对婚姻生活的讨论空间。三大空间场域相结合,既满足受众对妻子浪漫旅行和异域风情的向往,也迎合大众对丈夫评价妻子的好奇欲望,最后再通过素人空间以相对客观的角度分析明星婚姻生活。节目组以多重空间重组的方式架构主客观相结合的真人秀节目,创新之处就在于跳脱原有的制作模式,加入理性思辨色彩,以网络化的多场域更新真人秀节目的形式与内容。

二、强化网感:纪实与戏剧的双重奏

网络空间下,强调客观与真实是真人秀节目的基石,以全景式记录方式呈现主体,观众可寻找日常契合点之外更易发现相关兴趣点,甚至达到映照自我、反思自我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强调“真人”之外,“秀”亦是一个重要表达手段,详细真实地记录需要灵活调度和精彩剪辑。当下热门网络真人秀节目之所以能够走进大众视野,引起大众热议,关键在于它符合“网生代”对“网感”的需求,能够将“真”与“秀”、“纪实”与“戏剧”完美结合,。

纪实性是网络真人秀节目区别其他网综的第一要素,也是满足观众窥探意识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旁观式录制手段、真实的人物身份以及详实的细节呈现。由此在跟随节目进程的同时,了解人物行动动机和情感因素的变化等。

(一)旁观式记录。吉加·维尔托夫认为,只有将摄影机隐蔽起来,才能获取真实有效的影像资料。这在《完美假期》《心动的信号》《妻子的完美旅行》等网络真人秀节目中得以显现。节目组采用几十甚至上百台摄影机进行跟踪拍摄,其中一部分隐蔽在人物的居住环境中,将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记录下来,即便是工作人员意外入画,后期制作亦会采用马赛克或夸张字体将其掩盖。另外,被摄主体在摄影机长时间录制下,已逐渐习惯其存在意义,在不断被口播采访、旁观记录之后,将逐渐减少在镜头前的不适感,从而展示真实的自己。由此,被摄主体间的交流情境、情绪变化等都以相对真实的情况下呈现出来。譬如,在《心动的信号》恋爱社交类节目中,男女双方在初见时的尴尬、心动之后的忐忑、确定心意时的焦灼等,这些情绪细节镜头都被捕捉在画面里,而这些普世情结则最易引发观众共鸣。

(二)真实的人物。无论是以明星为主体抑或是素人为主体的网络真人秀节目,都呈现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身份,充足表露个人信息。在以明星为主体的网络真人秀节目《浪漫的妻子旅行》中,嘉宾程丽莎、谢娜、宁采儿、颖儿都各有名气,但因知名度和从事行业各有不同,观众的关注点也将产生差别,并且会根据她们的现实身份对应节目内容。譬如,节目播出后,程丽莎因其主动大胆的追爱行为广受好评,退出演员身份十余年后突然被广泛关注,无论在节目内还是社交媒体上都坦言这个转变的心路历程,节目里的自白与微博上的自述使得人物更为真实和立体。除此之外,《心动的信号》《完美假期》此类素人为主体的真人秀节目,将各位嘉宾的真实姓名、真实职业、真实学历完全显现。在此情况下,即便节目有戏剧化演绎,观众依然饶有兴趣地去挖掘他们的真实日常。

(三)细节强调真实。大众对真人秀节目兴趣不减,其主要原因在于能够从中窥探明星去除角色光环后的真实常态。当然,关照素人真人秀亦能够从中反观自我,并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这些视觉感受都来自于影像画面中的细节还原。譬如,《妻子的浪漫旅行》是一档全新夫妻观察治愈节目,在连续十天的跟踪拍摄过程中,明星不再是节目、电影、电视剧等作品内的人物设定。通过节目,观众可以看到深夜崩溃大哭的谢娜、对未来不安焦虑的新晋妈妈颖儿以及为家息影十二载的程莉莎,这些真情流露的情绪以及观察室里丈夫们的心疼,都是节目录制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却能使受众丰满对她们认知,甚至产生新的定义。由此,便可理解一些粉丝在节目播放之后对偶像变成“路转粉”或“粉转黑”了。

无论是电视艺术还是电影艺术,抑或是网络空间还是银幕空间,都不乏戏剧性的存在。为迎合网生代群体的审美口味,节目规则、游戏环节、矛盾摩擦以及后期剪辑中惯用的“矛盾”引导都是强化戏剧性冲突的方式。

(四)规则暗示冲突。真人秀节目虽以客观录制为主要手段,但不排除设置游戏规则、特殊项目来增加节目可看性,以不可知的戏剧性冲突延展人物的矛盾性、节目的趣味性。譬如,《心动的信号》规定男女嘉宾以不注明个人身份的情况下每日发送短信给心动对象,这样的规则促使嘉宾可在相对安全的领域内勇敢表达自己,另一方面个别嘉宾未收到短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另外,在节目收尾时,节目组规定由发短信转为打电话表白心意,这样双方可以在最后确定对方心意。当奥斯卡和刘泽宣两位男嘉宾同时对向天歌(女嘉宾之一)表达爱慕之情,她最终如何抉择成为本期节目最大看点。因而,在节目追求真实性的同时,人为的戏剧性引导起了推动作用。

(五)后期强化矛盾。当下节目擅长于在宣传片、预告片、标题以预设嘉宾之间的矛盾来吸引受众。譬如,《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一期标题“谢娜应采儿‘互怼”、第五期“颖儿深夜崩溃痛哭”、第八期“谢娜张杰飙泪吐露心声”等暗示冲突。其次,常以推出精华版等各式不同的版本,利用剪辑手段迎合不同受众。例如,郭晓冬与程莉莎互动合集、魏大勋出丑合集等,这些主题系列通常可以吸引具有针对性的粉丝,但不可忽视的是,节目组常常在过分夸张引导下形成误导,造成不良影响。

三、参与体验:强调多元互动

融媒体时代,互动是促进信息传播的最有效方式。网络情境下的视頻节目强调以互动参与为核心,该互动主要以节目内部深度交流带动外部观众的参与体验。节目外部互动方式主要有大众熟知的弹幕、评论、转发等,从节目内容来看,主体间的互动以及主持人于嘉宾之间的互动都在网络文化视阈下有所创新。

从节目内部互动来看,伴随节目表现空间的拓展,互动时空和互动主体呈现多样化发展。传统节目中,互动主体多为主持人和嘉宾,真人秀节目也仅限于嘉宾之间,《心动的信号》《妻子的浪漫旅行》《完美假期》等网络真人秀节目则开创了多单元空间内多主体的互动方式。譬如,《心动的信号》定义为恋爱社交推理类真人秀节目,因而除了素人恋爱场域内的互动之外,还有主持人姜思达和侦探成员杨超越、张雨绮、朱亚文、柳岩等侦探以及心理学专家姜振宇在另一空间共同观察和讨论八位素人嘉宾的生活情况和心动线索,从而进行推理结论。《妻子的浪漫旅行》除却妻子们的旅行互动之外,观察室里的丈夫们在主持人陶子的带领下共同讨论旅行并分享夫妻日常。另外,节目组专设“懂事会”观察室,成员以素人为主,同样以讨论的形式分别对妻子表现、丈夫评论进行交流。即便《妻子的浪漫旅行》与之前的《偶像来了》《花儿与少年》形式相似,但加入大量客观性的观察与讨论之后,增加了更多可看性。

从网站互动来看,视频门户网站不再局限于影像资源的单向输出,结合其开放性和交互性特征,日益发展为社交类视频平台。不可否认的是,分享、评论与转载成为受众参与体验的主要方式。其中,弹幕交流作为用户聊天的主要途径,改变了以往个体孤独的局外人身份,网络真人秀节目成为大众建立联系的媒介场域,依据一期节目中几万条弹幕轰炸的情况,可以肯定的是,受众在评论刺激下潜移默化地调动着彼此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节目内容得到进一步延展,节目信息也被加速传播。

四、素人真人秀:新一代的崛起

2014年,人民日报在央视推出《CCTV家庭幽默大赛》之后,首提“素人真人秀”的概念,但并未延伸开来。发展至今,素人真人秀节目在网络文化的滋养下日益火爆。所谓“素人真人秀”,是指“以普通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呈现普通人在节目特定情境中的真实人生为看点,以获得观众情感认同的真人秀节目。”[2]必须承认的是,《变形计》《心动的信号》《单身战争》等素人真人秀的崛起并非偶然,是在多方势力下完成的。

首先,网络为素人提供触摸节目的机会,受众地位日益提升,参与式体验使其转变为内容制造者。Web2.0时代,素人利用新媒体拥有多种渠道接触节目,可通过海选、报名、毛遂自荐等方式进入制作者视野。例如,《心动的信号》中一位嘉宾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通过专业优势可率先接触节目。另外,融媒体的便捷促使节目组快速捕获目标对象,瞬时筛选心仪主体,这也是当下电影、电视剧海选演员的原因之一。

其次,音乐选秀类和游戏类真人秀节目日渐式微,国产综艺节目着力摆脱过往游戏、亲子、竞技的固化模式,逐渐向日常化和多元化靠拢,力求在贴近观众现实生活的同时充满创新。《朗读者》《开讲啦》《国家宝藏》等文化精品节目受到观众喜爱,《妻子的浪漫旅行》《心动的信号》《单身战争》等真人秀瓜分网络综艺节目市场,而其中素人真人秀更易吸引观众眼光。由此可见,视频门户网站与节目制作团队的深度合作,对于双方而言都是研发内容、扩充信息、增加实力的有利条件。

最后,“网络文化成就了素人群体大狂欢。”[3]强烈的个人表现欲促动个体出现在摄影机前,当然这些素人并非完全平凡的普通人,而是在某方面有个人特质或可建树的群体。譬如,《心动的信号》四位男生都是各自行业中的佼佼者,或有个人公司,或有留学经历,其中拥有车队的情商王子刘泽宣实力圈粉,而在英国学习戏剧回国后走上模特道路的奥斯卡也十分扎眼;女生则有学霸式的向天歌、娇小可爱的胡金铭以及上海戏剧学院学生李军捷;这些嘉宾以90后为主体,成长在网络文化氛围里,对真人秀节目谙熟于心,更易在镜头下表现自己,为网络真人秀节目开拓了新鲜元素。

五、结语

随着网络真人秀节目迅速生长,《心动的信号》《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现象级节目的出现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元,种类日渐繁多,形式也各有创新。无疑,网络时代打破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瓶颈,实现了综艺节目的跨越式进展。但喧嚣与热闹背后,其隐现的问题也值得进一步关注。譬如,文本内容的内涵流失以及过度游戏化的浅层设计导致节目的“真”与“秀”失衡;《完美假期》中丛林法则阴暗面的呈现也易误导受众,甚至引发价值观错位等问题;除此之外,现象级节目常一时喧闹却后劲不足,对于网络真人秀节目产业而言作用微乎其微。由此可见,网络真人秀节目仍在探索阶段,在对其现状与趋势予以热烈关注的同时,也值得进行“冷”思考研究。

参考文献:

[1]任颖子.浅析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网络真人秀节目[J].视听,2017(12).

[2]李翔.素人真人秀:真人秀节目的探索方向——以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5(11).

[3]张畅,王月航.当代网络文化视野下的素人真人秀现象分析[J].视听,2018(8).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传统”在大众文化中的“生长”——以“现象级”影视作品为探讨中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性别化的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北美的中国性别史和城市大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