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知道人性的答案
作者: 趙序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棕熊会埋葬死去的同类?螳螂食夫并不是普遍现象?滇金丝猴阿姨行为,携带死婴行为?大熊猫是多夫多妻制?从动物的角度探讨人性的答案,便一下子豁然开朗。动物也会使用工具,会合作分工,会思考,也有感情,几乎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答案。全书从求偶策略、婚配制度、亲本抚育、合作利他四个角度出发,展开动物与人性的思考,解开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探寻,也让更多的人关爱野生动物,明白生态文明的尺度在于人和动物之间的距离,同时从动物的行为来了解人性,反思人性,是观点很独特的一本书。
诗与它的山河
作者: 萧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山水自然旅行,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下笔的灵感来源,对比那时的文学造诣之高,当代人只能叹词穷。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萧驰用7年时间,结合案头研究与户外考察,对自谢灵运至白居易这424年间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包括此间最重要的15位山水诗人:谢灵运、鲍照、李白、杜甫、韦应物等。读诗是美的享受,遣词造句的意境依附于实实在在的山水之美。本书不仅对诗文中的风景进行挖掘考证,更表达出作者对中华山河环境保护的恳切呼吁。
纸上动物园
作者: [英] 夏洛特·斯莱
译者: 王岑卉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书让人有种想收藏的冲动。我们在孩提时代第一次见到世间各种动物,不是通过遥远的丛林旅行或危险的登山之旅,而是在某间书房的地板上,某本书的书页之间。在这部作品中,科学史学家夏洛特·斯莱用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为艺术与科学的历史性握手提供了绝佳例证。书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稿、印刷品、画作、珍本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插图,让我们跟蝴蝶、甲虫、蜘蛛、贝壳、鱼类乃至珊瑚面对面。这正是永垂不朽的纸上动物园。
从巴黎到比利牛斯
作者: [美]大卫·唐尼/ 艾莉森·哈里斯
译者: 焦晓菊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向持有怀疑主义态度的唐尼,对“灵性”和“信仰”不以为然。然而人到中年的一场大病,让他有机会重新认识人生和世界。唐尼夫妇徒步探索了从法国到西班牙长达1200多公里、有1100年历史的古罗马朝圣路,经过72天走完。《国家地理》旅行作家唐·乔治评价道:“这次旅行将法国的过去与现在完美连接,同时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明白无论怎样定义我们的旅行,我们都是在铺满问题的人生之路上寻求答案的朝圣者。”
狂风过后
作者: [美] 洛·卡西希克
译者: 王敏慧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6年,8名登山者在珠峰峰顶附近丧生,这是人类攀登珠峰史上的最大山难。作为攀登团队中的一员,卡西希克目睹了事件全过程。关于这场山难,乔恩·克拉考尔所著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更广为人知,但卡西希克的讲述有些地方与乔恩有很大出入,这会激发人想要看一看的冲动。在挑战、荣誉、危险面前,是选择继续还是放弃,以及去哪里寻找内心力量,都是那次山难抛给人类永恒的思考。至于卡西希克,是爱情挽救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