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在1900年落成的约翰·莱兰兹图书馆John Rylands Library,为英国第三大图书馆,也是曼彻斯特大学四大图书馆之一,是棉纺大享的妻子为纪念过世丈夫John Rylands所建。门口的玩具投币便能动起来,知识就是从阅读中来的,世界也是从阅读中改变的
纽约公共图书馆,是《欲望都市》女主角结婚的地方
英国的the little booksop
“我喜欢天气好的时候去神保町旧书街,书店的老板会把一筐筐的旧书摊开在太阳下晒着。我有时真有幻觉,看到书中的旧灵魂跳出来,掸掸身上的灰尘,伸了个懒腰。”作家蒋方舟在游历日本的时候,在书店发出这样的感慨。
有关老灵魂的提法,村上春树的办公室也有那么一个,“这座楼房低矮敦实,保留着旧日的痕迹,仿佛对周遭的景物变迁颇不以为然……纯木柜子铺着软玻璃的写字台,简言之办公家具,这种装潢风格一方面跟作家工作室的概念很不协调,但似乎同时又很相称:这位作家笔下的人物常常就是在这种平淡无奇的环境中发觉一个梦幻世界正向他们招手致意。”约翰·雷拜访村上春树的时候,这样描述他的工作室。
好像这个对作家工作室的描述像极了我们对书店的一种贴实的感受,梦幻的世界、有趣的灵魂,不都是我们对于阅读的诉求么?
老派的有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现在是巴黎的地标了,读书人去了巴黎可以不逛铁塔,但不能不去一趟「莎士比亚」。假如你是个年轻而贫穷的作家,觉得有朝一日必成大器,还可以去那里短住,就睡在二楼的书架旁边搭起来的小床上。不用付费,只要帮店主打杂(同时忍受他的怪脾气)。此外,他还提供早餐,你则必须留下照片和作品。
且看看当年的顾客名单:纪德、莫杭、庞德、曼·雷(Man Ray)、艾略特、梵乐希、拉尔博、海明威、阿拉贡、乔埃斯、安塞尔、葛楚斯坦、费兹杰罗、艾森斯坦……他们在这里看书、聊天、抽烟、朗诵、办公,甚至在无聊的时候走进来看看自己今天会碰到谁。当时老板的新业务,就是帮人收发邮件和电报,因为许多寄居巴黎的文人干脆把「剧院街莎士比亚书店」当作自己的通信地址。这个神奇的书店,有整个世界的文学历史。
古老恢宏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我只想到那是《欲望都市》中女主角凯莉结婚的地方,电影中她碰巧去书店做事,看到了美丽的走廊,于是穿着漂亮的婚纱在那里上演了人生的悲喜。
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作家小米在青岛经营一家叫“繁花”的书店,他说,如果没有限制,不会饿死,也许会永远经营下去……“繁花·我们图书馆”开办的几年,主持做了上百场接地气儿的活动,他克服了人群恐惧症,认识了一大批真正爱书的朋友。如果没有实体书店,这些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
作家陆烨华则推荐了日本那家森冈书店,号称全世界最任性的书店,一周只卖一本书。
女作家钟芳玲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书店传奇》,“每一家书店就像是一幅幅的风景,总会找到与它相契的爱书人,人与书,在寻书访书的过程中,在不同的书店里,会有不同的故事继续。”
让我们对每一家书店,心存感激。
雅典人书店
书店老板小米
繁花剛从一片废墟似的破屋中挣扎诞生时的那个夏夜,在有些空荡的这间客厅里举办了第一场活动,名字叫做“让我送你花一朵——一次纸本书迷恋症患者的聚会”,近千个日夜过去,这些或疾驰或徐行,孤独或相伴着与书俱老的人们,还能聚在一起做一件“无用而美好”的事情,虚度一把偶遇的时光,真好
“一句话形容繁花真有点难度。我更喜欢把繁花看做一个与有意思的书和人相遇的地方。虽然就在江苏路边,繁花门牌并不显眼,好多明友来的时候都会走过。正因为如此,这里更安静。进门,上楼,闻到咖啡香,看到几排书架,欢迎来到兔子洞。”
小米,繁花·我们图书馆主人,豆瓣知名书评人,阅读达人,推理小说爱好者、作者。于2010年出版《阅读不死》一书,作为自己阅读生活的总结,2017年出版诗集《夜行》。推理小说创作以「制服系列」为主,《空中小姐》为该系列首作
“书从架上掉落,埋葬于二楼上巢居已久的米粮,砸醒了一个卷曲如耳蜗般的念头;一面墙,四面墙,默不作声的书墙,吞吐着世上所有的嘲讽与阴湿,如伟岸的影俯瞰小巷中的荒原;搬梦为砖,砌进北方的胡谣;南方的雨水,西方手持令牌的雕像,更东面远海孤岛上,清冽的草汁和甘美的花蕊……”“繁花”的主人小米,用一首隽永的诗来讲述“繁花”的故事,“繁花·我们图书馆”在青岛一片废墟似的破屋中繁花挣扎诞生,小米和他的同道,好像成为旧日阅读习惯的捍卫者,更有趣的是,这个书店卖书卖咖啡的同时也售卖馄饨这引起了我一百二十个好奇心!
Q=《北京青年》周刊
A=小米
A:恕我直言,问题好傻。不过我去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空中小姐》的主角,就是一个旧书店的小店主,这个也许会伴随我一生的系列就叫做“莫须有书店”系列。
A:我小时候做了一个梦,有一天自己写的书不断出版,摞了一人多高,真正是“著作等身”,并且里面没有一本垃圾作品。我想用一辈子实现这个梦。写作和阅读目前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她们就是我的生活本身。
A:不排斥只读不买的人,不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不哀求大家拯救,能遇到有趣的、不读抄袭作品毒鸡汤成功学和课本的姑娘。
A:青岛过去被称为文化沙漠,其实骆驼是很多的。近几年书店作为一种文化地标越来越多地出现,但个人认为最妙的具有文化氛围的地方还是有地域特色的老城区小酒馆。蛤蜊就啤酒,只谈文学与风月,和而不同不吵不闹,这就是所谓“文化氛围”的真谛。
A:书店越来越少了,少到了谈不上“常去”。目前有时会去“如是”书店,主要为做活动,有时会去“方所”,主要看看新进的港台版书,偶尔去一下自留地儿“繁花·我们图书馆”和最后的特价文史小店“我们书店”,琢磨一下她们在老城区继续挺立下去的原因。
A:现在的独立书店基本已经全部转型为综合体了,通常情况下纯经营书籍难以坚持长久,并且国内很少有欧美那种家传的“老字号”,随便一个要素变化面临的就是关张大吉一条路。纯粹的旧时书店模式基本已经消失了,但实体书店应该像实体书一样不会最终消亡。以前很喜欢跟小书店的老板和顾客们聊聊,没有唯利是图的感觉,如今没有这种感觉了。在这方面我的确是个悲观主义者,但我的阅读方式倒没什么大改变,走到哪儿都带着实体书,实在有特别的理由,电子书也可以接受。
A:最近一个月为了做自己新书的活动重读和新读了不少推理,以新星出版社的“午夜文库”为主。消化了不少样书,以后浪为主,可以推荐的有袁哲生《寂寞的游戏》和以《追寻逝去的时光:去斯万家那边》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绘本。作家方面开始全面重读和新读博尔赫斯、尤瑟纳尔、卡尔纳诺、尤·奈斯博、格非和冯象。厚书正在读《撒旦的探戈》。都是有意思的书,我最怕把阅读这件事整得苦大仇深。疯狂喜欢这个概念不怎么明白,上面这些都推荐。
A:如果没有限制,不会饿死,也许是永远……当年在“我们书店”终日蹭书,顺便招待来客,以至于被认为是店主。而“繁花·我们图书馆”开办的几年,主持做了上百场接地气儿的活动,克服了人群恐惧症,认识了一大批真正爱书的朋友。没有实体书店这些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
A:瞬间想起了最隐秘的一段。某个暑假,在特价书展上买到了一套聂云岚改编自王度庐先生“鹤铁五部”的现代武侠小说《玉娇龙》,每天踢完球后冲个澡,喝着冰凉的饮料,听着许茹芸齐秦B2趴在凉席上翻阅,随着人物的经历与悲喜放纵阅读,自己仿佛沉入了四大卷书的跌宕起伏。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都恨不得乘坐时光机回到那个夏天,那个没有孩子,没有升学工作压力,没有勇气表白的完美夏天。
阅读者 陆烨华
“北村薰说过,小时候的阅读体验无与伦比,书里的天空都是繁星,森林深不可测,但随着年纪增长就不再有这种感受,我很赞同,因为迄今为止给我最震撼的阅读体验还是第一本推理小说:西村京太郎的《双曲线的杀入案》。那时我初中,某个午后在爷爷的书旁里找到了这本书,一个下午就看完了,看完看就感觉……说不出更具体的感受,就是觉得,世界变了。”
陆烨华,八零后,笔名陆小包,上海人。痴迷古典本格和日系新本格推理作品,早年以各种“推理圈段子”活跃于国内社交网站,2012年在豆瓣连载幽默推理短篇集《撸撸姐的超本格事件簿》,初次尝试将搞笑与推理相结合。译作有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长篇小说《长夜》、《他们来到巴格达》
Q=《北京青年》周刊
A=陆烨华
A:台湾有一家推理主题的书店,大概就是我理想中的书店的雏形。我自己也梦想开一家,不是根据语言来分类,而是根据本格推理、社会派、硬汉派等不同的流派做书架。还有根据传承来分的,比如这本书是受了那本书的影响,那本书是致敬另一本书,把传承串成一条线。
A:首先,要有好喝的咖啡。其次,要有舒服的空间,空间不能狭窄,最好有阳光,如果没办法照进阳光,灯光的色温请一定要控制好。选书要独立,推荐的书架不能只有畅销书。书是书店最好的装修,也是书店的气质本源。摆在推荐位的书如果能让我感到不同,我就会被吸引。
A:实体书店不会被代替,但一定要改变。比起线上交易,实体书店的优势在于“空间”和“服务”。利用空间,可以提供读者阅读的时间(配上好喝的咖啡)、举办讲座等。利用“服务”,可以更有趣地进行书籍甄选、推荐等。我听说日本有一家书店,一周只卖一本书,这本书一定是他们力荐的好书,我想如果我通过它了解了一些好书,我会每周都买吧。
A:若说“最”,那一定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他,唯好看尔。我看书追求娱乐性和想象力,有趣是第一标准。推荐宫部美雪《继父》、黄佟佟《最好的女子》、岛田庄司《被诅咒的木乃伊》、约翰·威廉斯《斯通纳》、阿城《遍地风流》、张定浩《职业的和业余的小说家》、冯唐《北京、北京》、寺山修司《不思议图书馆》、指纹《刀锋上的救赎》。小时候看过的漫画《侦探学院Q》。
A:我是那种会把书店的每一个角落都看过去的人,但看完了就是看完了,喜欢的书买回去看。我唯一一次在书店看完一本书,是在高中。每天午休的时候,买一个面包,边走边吃,走到新华书店,拿起一本叫《消失的动物》的书看。当时零花钱比较少,这本全彩的书又很贵,我只能每天中午去看,并且祈祷千万不要被别人买走。大约两周后,我看完了这本书,钱也存够了,于是买了另外一册《消失的城市》。现在想来,真的很对不起那本书。
A:我有一个写推理小说的朋友,叫时展,他说过“心里有东西,只好说出来”,我觉得是描述我们为什么写作的最好动机。到目前为止,寫作并不能解决我任何问题,甚至还带来更多的问题。但我享受其中。阅读也没有解决我任何问题,但它能减少很多我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书店位于东京银座,店主森冈督行的经营理念就是:只卖一本书。每周他都会挑选一本书,然后根据书的内容,举办一系列有关这本书的展览
森冈书店内的花艺展,是日本式精致生活的具体体现
愚园路上的Long Time No Reod(好久不读)。这家书店给陆烨华的感觉很舒服,空间很大,不逼仄,四周是长长的环形书架,有很多绿色植物点缀。当然,选书很有品位,在这家书店还能找到很多有趣的立体书和外文书
徐华烨推荐的森冈书店
陆烨华作品多为扎实的本格推理小说,加之幽默诙谐的语言、脑洞大开的世界观,收获无数拥趸
看得见书店的城市
古老的主教会客厅到了当下变成了供给学生阅读的地方,历史在这里很好的传承
Chethom's Library切塔姆图书馆一角,远处是正在建设的现代化的高楼
Chethom's Library切塔姆图书馆在音乐学院的内部
古老的书籍跟古老的建筑相得益彰
这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会面的地方,几本书摆在这里作为纪念
“就这样一路的阅读下来,好像让人对曼彻斯特的图书馆心存感激,作为传统阅读忠实的拥趸,在网络和多媒体客户端兴盛之后,许多人买书、卖书的活动改在电脑上进行,也眼睁睁的看着实体书店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生老病死和无法避免的命运,但这些坚持古典传统的书店的继承人们,也被接纳、融进了书籍的整体历史与血统里面,要继续转述故事,继续踏着前人的脚步,带领读者找寻书中的智慧。
那不仅仅是如同守护家族光荣传统般的爱书精神,不仅仅是熟悉的碰触到纸质书籍的触觉记忆,不仅仅是人和人簇拥阅读的心有戚戚焉,那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引领,力透纸背。”
Chetham's school of Music切塔姆音乐学校靠着一个红白相间的木头栏杆上面的“stop”,把路人和学校的学生礼貌的间隔开,游客过来参观,身上被贴上一个绿色的标签——Chetham's Library,然后就缓缓的走进到1420年建成的这个老地方了,开始建设的人是教堂的唱诗班,200年之后,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男子学校,供穷苦人家的孩子学习,到了二战以后1960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变成了Chetham's school of Music,Chetham's Library切塔姆图书馆便由此诞生。
这里面拥有超过10万册书籍,其中6万册出版于1851年之前,此外图书馆还收藏了众多珍贵的画作。
从一个门廊走过,其中是古老挺阔的院子,红色的老砖由于时间的冲刷在屋顶上渐渐变成黑色的老瓦,裁剪精致的植物,在院子一隅形成它的放大的盆景,院子中停靠着现代的汽车,而放眼望去,这个老房子群的背景是渐渐“搭”起来的大楼,无限高的吊车正在冲破天际线。
这里是电影《哈利波特》的一个取景地,寻着哈利波特的足迹,进入到图书馆里面。
在这里面,看到了一个动人的画面,原来是主教的会客厅,随处摆着古董——比如三条腿的椅子,还有断了一个指针的钟表,屋顶亦是多年前的老屋顶,桌子上有一个已经磨的圆滑的“小坑”传说那是1595年的时候,同样也是音乐家的主教用音乐跟神秘灵魂沟通的印记。
就是这样一个活在历史中的老房子,在靠窗的桌子上端坐着个年轻人,束着时髦的辫子,手托着腮看笔记本电脑,本子摊开放在一边,曼彻斯特珍贵的阳光散在年轻人的身上,身后便是百年的历史氤氲。
这一幕要比楼上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当年的会议室”更加让人动容。历史是一面镜子,而这些过去的遗迹的存在为这面镜子提供一个存在的可能。图书馆里面那些厚重的老书,曾经因为过分珍贵而用铁链锁起来,铁链锁住了的也是珍贵的历史的痕迹。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变成会员制的波提哥图书馆The Portico Library,为了生存,一层被卖给银行,曲折的楼梯上来,(楼梯的墙壁挂满了有关图书的小画,一路指引着)一个狭小的门进去,你看到的是缓慢工作着的爱书人,看到的是阅读的私享和尊严——那是一个位于曼彻斯特市中心的希腊复兴建筑风格的独立图书馆。由托马斯·哈里森设计,建于1802-1806年间,1952年被评为英国Ⅱ级保护建筑,也被誉为曼彻斯特最精致的小型建筑。
同样,在英国第三大图书馆约翰·莱兰兹图书馆John Rylands Library,看到了用新媒体形式制作的电脑屏幕——一如几百年前宽大的阅读台,读者像翻书一样用手在电脑屏幕上翻阅,手下便是最古老的莎士比亚作品影像,这无疑是对历史的另外一种保护和继承,锁链变成了新的视听体验,合理又必须的融入到时代的滚滚洪流中。
能跟这些图书馆共同存在于同样的时空中,与有荣焉!
延展阅读
约翰·莱兰兹图书馆外景
約翰·莱兰兹图书馆的古老的玻璃
约翰·莱兰兹图书馆内部
在1900年落成的约翰·莱兰兹图书馆John Rylands Library,为英国第三大图书馆,也是曼彻斯特大学四大图书馆之一,是棉纺大享的妻子为纪念过世丈夫John Ry lands所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哥特式建筑,相当精细且气派,内设有游客中心,馆藏以宗教,文化和艺术,以及科学书籍为主,还有许多的古籍珍本。
图书馆收藏的早期印刷版藏书中包括古腾堡圣经(Gutenberg Bible)、一些卡克斯顿(Caxtons)印刷的书籍还有一些公元前2000年的手稿。
这个图书馆给人强烈的时光旅行的感受,仿佛是哥特式的教堂设计,木质的书架以及古旧的书籍,一方面是回溯历史的很好体验,一方面,在一边温习的大学生的身影又提醒着游客,这里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地方,一个珍贵的地方。
地址:150 Deansgate,Manchester M3 3EH
波提哥图书馆The Portico Library一角,不定时会做一些展览
The PortIco Library波提哥圖书馆内部的穹顶
The Portico Library波提哥图书馆内的古董书
The Portico Library波提哥图书馆是一个位于曼彻斯特市中心的希腊复兴建筑风格的独立图书馆。由托马斯·哈里森设计,建于1802-1806年间,1952年被评为英国II级保护建筑,也被誉为曼彻斯特最精致的小型建筑。
波提哥图书馆是该市第一座希腊复兴建筑。其内部灵感来自约翰·索恩。图书馆高2层,矩形平面,用砂岩建造。其门廊有四根爱奥尼柱。
这里间或,有一些小型的展览,其中有古老的线装书也有新书,有针对vip客人的小型阅读室,是特别细腻又时髦的一个去处,承载过去,更加展望未来。
地址:57 Mosley Street,Manchester,GreaterManchester,M2 3HY
曼彻斯特中央图书馆Central Library阅读女孩的雕塑
门口瞥见正在读书的青年
英国国家二级保护建筑曼彻斯特中央图书馆Central Library
曼彻斯特中央图书馆位于圣彼得广场,由文森特·哈里斯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其门廊列柱和穹顶,略有罗马万神殿的风采。它是英国的二级保护建筑,也是仅次于伯明翰图书馆的英国第二大公共借阅图书馆。馆藏丰富,共藏有超过一百万本书籍。同时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一层设有开放式的咖啡厅,还有一架老式钢琴,有一个老人,舒缓的弹着钢琴,给整个环境做足了美好的背景。它有莎士比亚图案的花玻璃,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环绕在莎翁身边,是神奇的组合。阅读大厅的设计宽阔大气,对声音有很大的回响,仿佛落地上一根针都能够被临近的读客听见,是一种神圣的阅读体验。
地址:St Peter's Square,Manchester M2 5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