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川油田化子坪桐沟区综合调整研究

2018-04-20 02:53魏繁荣
地下水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层本区井网

魏繁荣,张 璐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7400)

1 区块概况

杏子川油田化子坪桐沟区位于安塞县化子坪乡两侧的贺庄区内构造位置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区域构造简单,为东高西低的西倾单斜构造,倾角大约为0.7度。研究区于1991年投入生产,油层平均有效厚度8.5 m,其中主要生产层位包括长612、长621、长622三个小层,仅部分井生产长63和长213小层。

研究区面积6.23 km2,长612小层和长622小层含油面积较大,为主力开发层位,通过计算,本区石油地质储量为355.32万 t。

表1 桐沟区各小层储量估算结果表

2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2.1 开发历程

桐沟区块1991年首钻化2井,投产长2层,至2003年陆续钻井30余口,之后开始规模性的产能建设,2011年4月开始大规模的注水开发。图1为桐沟区历年综合开发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1991到2003年为勘探阶段,2004到2010年为产能建设阶段,2011至今一直是注水开发阶段。

2.2 开发现状

截至2015年4月底,共有油水井124口,平均单井日产液量1.04 m3,平均单井日产净油0.52 t,综合含水率41%。

截至2014年底,累计产液40.23×104m3,累计产油19.21×104t,累计注水25.6×104m3。现年产油能力1.5万 t左右。

研究区目前共有采油井107口(其中开井80口、关停27口,油井利用率75%),注水井17口(其中合注井12口、分注井5口)。目前平均单井日产液量1.04 m3,日产油量0.52 t,综合含水率41%,平均单井日注水量8.64 m3,平均油压5.23 Mpa,平均套压4.68 Mpa。

截止到2015年4月底本区累计注采比0.71,存水率33.6%,水驱指数0.45,地下亏空体积7.24×104m3。地质储量355.3×104t,采出程度为5.4%。

图1 化子坪桐沟区历年综合开发曲线图

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注采井网不完善

化子坪桐沟区开发历史较长,并采用滚动式开发,井网形式不太统一。早期井网形式为不规则面积注水。划分为17个注采井组,井网不完善, 有较多井在非注水区。

3.2 注采对应率差

化子坪桐沟区共有注水井17口,实际受益油井45口,占生产井总井数的42%,见表。通过前面的水驱控制程度分析,本区水驱控制程度差。

表2 桐沟区开发现状表

表3 化子坪桐沟受益井对应情况统计表

3.3 注水见效程度低

本区块见效井组6个,见效率为35%。最大日增油0.41 t,最小日增油0.02 t,都是微弱见效,注水见效程度低。

4 综合调整方案分析

4.1 井网完善方案

化子坪桐沟调整前的井网划分了17个注采井组,有较多井在非注水区域,调整后目前有38个注采井组,转注18口油井为注水井,新部署注水井3口。

4.2 注采关系完善

(1)本区有采无注型的井组有6个,需要补孔的注水井有6口。

(2)本区有注无采型的井组有5个,需要措施的油井有10口,其中需要补孔的油井5口、需要恢复到以前射孔段的有5口。

4.3 采油井其它措施

化33-7井周围有对应注水井化33-5井,2013年11月开始注水,截止到2015年3月已累计注水4 564.94 m3,从小层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小砂体也基本对应,都射孔在油水同层上,分析该井可能在注水井侧向上,注水未见效,而该井组主向上化159-3井和化159-2井注水见效,故建议化33-7重复压裂。

5 调整措施

(1)注采井网及注采关系完善效果评价。对经过完善的注采井网进行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水驱指数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

(2)配注量优化研究。油田开发实际是能量消耗过程,第一阶段部署方案是为注上水,还没有达到精细注水的目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就是把注水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实现精细注水。

(3)剩余油分布研究。注采不完善就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原因,不受益井、单向受益都有大比例剩余油分布。认识油藏剖面剩余油分布规律,掌握油藏内部油水运动规律,为加密调整有效动用剩余油提供依据。

(4)关停井及低效井治理。研究区目前共有采油井107口(其中开井80口、关停27口,油井利用率75%),下一步计划寻找有恢复生产潜力或者措施的关停井。2015年4月平均单井日产液量1.04方,平均单井日产净油0.52吨,综合含水率41%。本区大多数井属于低效井,下一步计划寻找有措施潜力的低效井措施。

[1]宋凯,吕剑文,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古地理学报.2002.4(3).

[2]黄祖仁.长庆安塞油田地质志.石油工业出版.2002.39-48.

[3]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有利油气分布规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李道品.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决策论[M].

[5]高旺来. 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实验研究. 特种油气藏.1998.5-4.

[6]邓宏文,王洪亮,翟爱军,等. 中国陆源碎屑盆地层序地层与储层展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2):108-114.

[7]焦养泉,李思田,李祯,等.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2):89-92.

猜你喜欢
小层本区井网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G9区块井网优化设计
CO2混相驱五点井网流线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