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林河矿区深埋型煤田综合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2018-04-20 02:48赵彩凤
地下水 2018年1期
关键词:第四系白垩含水层

赵彩凤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纳林河矿区处于鄂尔多斯煤田中部侏罗世含煤带南部深埋区[1],矿区东部为榆横矿区[2],北部为呼吉尔特矿区[3],周边均为新近开发的产煤区。纳林河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程度较低,矿区内无生产矿井,矿井防治水工作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本区侏罗系煤层埋深大(在600 m以下),顶板含水层厚度大且结构复杂、水压大、富水性强且不均一,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4]。本矿区及其北部的呼吉尔特矿区母杜柴登、门克庆、葫芦素、巴彦高勒等矿井,在建井期建均发生了突水灾害,威胁矿井安全建设。与本矿区条件相近的巴彦高勒矿井以及宁东矿区红柳、石槽村、梅花井、麦垛山等矿井在首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顶板水害,最大涌水量达3 000 m3/h[5]。因此,纳林河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中防治水形势比较严峻。另外,本矿井顶板含水层最大厚度近84 m,最高水压力达5.6 MPa,探水孔最大单孔涌水量达136 m3/h,煤炭开采受顶板砂岩含水层水害严重威胁。

煤矿突水往往难以预测,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一旦矿井发生突水,如何及时准确地判断突水成因,查找突水水源,是解决和进一步预防突水灾害的关键问题。煤矿突水与含隔水层系统结构以及地下水循环交替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水文地球化学是探查地下水成因、赋存条件、分布特征、运移规律等的重要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展纳林河二号矿井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分各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差异,为矿井水突水水源的准确快速判别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纳林河矿区属于毛乌素沙漠东缘,井田地形总体趋势是北部、南部高,中部低,在此基础上又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变化趋势。地表被第四系风积沙所覆盖,多为新月形或波状沙丘,没有基岩出露。区内植被稀疏,为半荒漠地区。延安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为含煤地层,岩性以灰白色的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为主,垂向上与粉砂岩、泥岩及砂质泥岩隔水层成互层状分布。其结构致密,裂隙极不发育,渗透性能较差,含水微弱。厚度175.02~274.82 m,平均230.29 m。研究区主要含水层包括第四系萨拉乌苏组、白垩系志丹群(洛河组)、侏罗系中统安定-直罗组、侏罗系中统延安组。

(1)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厚度54.90~103.48 m,平均85.12 m。岩性为灰绿、灰黄色粉细砂,下部夹粉土,结构松散,水位埋深19.15~25.65 m,含水层厚度46.43~89.45 m,涌水量2.715~3.922 L/s,单位涌水量0.299 7~0.142 2 L/s·m,渗透系数0.500 1~0.188 3 m/d,富水性中等。

(2)白垩系统志丹群含水层厚度106.86~135.50 m,平均厚度116.73 m。主要为中、细粒砂岩,次为粗粒砂岩或含砾粗粒砂岩,地层结构疏松,孔隙率高,给地下水形成良好的储水空间,水位埋深17.65~24.02 m,含水层厚度110.54~123.76 m,涌水量1.578~4.027 L/s,单位涌水量0.152 0~0.154 7 L/s·m,渗透系数0.122 1~0.124 1 m/d,富水性中等。

(3)侏罗系安定-直罗组含水层厚度234.90~275.49 m,平均256.62 m。岩性上部安定组(J2a)为紫红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及细粒砂岩,为白垩系志丹群与侏罗系延安组煤层之间较稳定的隔水层;下部直罗组(J2z)为青灰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杂色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含水层厚度103.84~232.43 m,钻孔涌水量0.177~1.638 L/S,单位涌水量0.006 23~0.120 5 L/s·m,渗透系数0.002 88~0.028 45 m/d,富水性弱~中等。

(4)侏罗系延安组岩性以灰白色的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为主,垂向上与粉砂岩、泥岩及砂质泥岩隔水层成互层状分布。其结构致密,裂隙极不发育,渗透性能较差,含水微弱。厚度175.02~274.82 m,平均230.29 m,延安组各段地下水水位高出地表,单位涌水量为0.000 437~0.018 18 L/s·m,渗透系数为0.001 494~0.030 80 m/d,富水性弱。

2 样品采集和检测

本研究中主要利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顶板探放水等工程,采集的水样主要来自地表水、第四系(Q)、白垩系志丹群(K)、安定-直罗组(J2a-J2z)、延安组(煤系砂岩水)等含水层,根据《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对所采集水样做好保存,并贴好标签(包括取样点位、取样时间、检测项目、取样人等)。

水样检测指标包括:常规组分(pH、阳离子(K+、Na+、Ca2+、Mg2+、Fe3+、Fe2+、NH4+)、阴离子(NO2-、NO3-、CO32-、HCO3-、SO42-、Cl-)、总硬度、TDS等)、环境同位素(δ18O和δD)、天然有机组分(三维荧光光谱(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um,3DEEM))。样品经预处理后,根据《煤矿水水质分析的一般规定》(MT/T 894-2000)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利用WYX-9003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722N分光光度计等设备进行常规组分检测(检测单位:陕西煤田地质化验测试有限公司),利用MAT 253质谱计检测δ18O和δD(检测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利用日立F-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三维荧光光谱(检测单位: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

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3.1 无机水文地球化学

本矿井地表水体和各含水层水中pH为7~8.6,均为弱碱性水。地表水体、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和白垩系洛河组含水层矿化度均较低,一般为192~558.5 mg/L,属于淡水;地表水和第四系水中阳离子主要以Ca2+为主,浓度范围分别为39.18~ 81.2 mg/L,阴离子以HCO3-为主,浓度范围为148.3~238.83 mg/L;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中阳离子则以Na+为主,浓度为77.6~89.7 mg/L,阴离子以SO42-为主,浓度分别为81.7~199.3 mg/L。安定-直罗组和延安组含水层,地下水中矿化度显著增加,浓度范围为7 280~10 928.8 mg/L,属于咸水,个别水样已达到盐水浓度;阴离子以SO42-为主,浓度范围为3 266~6 306 mg/L,其次为Cl-,浓度范围为119.1~1 423.3 mg/L。

图1 各含水层水化学性质综合Durov图

根据Durov图(图1):各类水体根据其垂向上的埋深,地表水和第四系水位于图的左下端,反映了本地区大气降水入渗,溶滤砂岩中钙质胶结物和钙质土壤等进入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中,且地表水与潜水存在较强的水力联系,水循环交替强烈,地下水运移路径短;白垩系洛河组水位于方形图的中上部,表明第四系与白垩系之间没有稳定隔水层,可归为一个大的含水层段,第四系水下渗进入白垩系含水层,入渗过程中发生膏盐溶解,Na离子解析进入水中,导致水体中Na+和SO42-浓度升高;安定-直罗组和煤系砂岩水则位于方形图的右上部,则显著表明白垩系洛河组与下覆安定-直罗组含水层和延安组含水层存在隔水性较好的隔水层,导致安定-直罗组含水层地下水循环缓慢,在长期的水岩作用下,Na离子解吸和岩盐溶解导致地下水中Na和SO4浓度逐渐增高。总体上,从浅部向深部,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从HCO3-Ca型水向SO4-Na型水变化。

将地表水和各含水层水按照水样中各成分的摩尔浓度百分比,绘制Schoeller图(图2):地表水和第四系水水质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仅在某些离子元素点上略有差别,表明各水样点的化学组分及比重较为接近,这些地下水具有相同的补给来源并存在混合的可能。白垩系含水层水与第四系的两个异常点水质较的曲线趋势较接近,表明洛河组含水层水与第四系水属于同一补给来源。安定-直罗组含水层水质与延安组含水层水质曲线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这两个含水层组水也属于同一补给来源,且水岩作用、水化学反应均相同,与上部含水层则存在较大差异。

图2 各含水层水化学性质综合Schoeller图

3.2 环境同位素

从图3中可以看出:(1)地表水体中δ18O普遍高于-8.5‰,较富集重同位素,反映地表水受到较强烈的蒸发作用影响。(2)井下水样中δ18O普遍低于-8.5‰,多表现贫重同位素,反映承压水受到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或有其他贫同位素的补给来源;δD、δ18O值均较低(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雨水线左下边),为循环深度较深,在采矿以前为封闭条件较好的滞留状态的地下水,其δD、δ18O值较低是由于有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溶滤-渗入水存在或混入。在雨水线下端而又偏离雨水线的高矿化度水是由于发生“氧同位素漂移”的缘故,即岩石中δ18O值较大,水岩同位素交换的结果,使水中富含18O(水中的δ18O值增大)。另外,在高温条件下,地下水中的H216O与含氧岩石(硅酸岩和碳酸岩)中的18O发生同位素交换致使地下水中18O富集,而由于岩石中D很少,水岩反应一般不会引起D的漂移,δD值基本保持不变。

图3 δ18O—δD相关关系图

3.3 有机水文地球化学

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分布特征因有机质类型和浓度不同而各异,具有与水样一一对应的特点,称为“荧光指纹”[7][8],本研究根据蒙陕接壤区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分布等,开展了煤矿区矿区地下水化学垂向分布特征研究(图4):(1)地表水中主要荧光峰有两个,Ⅲ区的类富里酸荧光峰强度(简称FI)为474.4~789.2 QSU,Ⅴ区的类腐植酸FI= 253.2~510.8QSU;(2)第四系水中出现了三个荧光峰,Ⅱ区的芳香族蛋白质FI=345.5QSU;Ⅲ区的FI=274.2 QSU,Ⅳ区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FI=405.5QSU,其中Ⅳ区的荧光峰强度最高;(3)直罗组含水层中出现了两个荧光峰,Ⅱ区的FI=129.8~555.4QSU,Ⅳ区的FI=87.07~683.6QSU,该段含水层中Ⅱ区和Ⅳ区荧光峰强度均较高;(4)延安组含水层中DOM荧光峰强度较低,主要荧光峰为Ⅱ区,FI=89.77~174.3QSU,个别水样中也出现了Ⅰ区的芳香族蛋白质荧光峰,FI= 103.2~131.5QSU。

图4 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图

4 结语

(1)地表水和第四系中矿化度均较低,白垩系洛河组水中SO42-和Na+浓度略有增加,侏罗系含水层中矿化度则显著增加,属于SO4-Na型水,表明随着地下水埋深的逐渐加大,矿化度逐渐变大,水化学类型变化规律为:HCO3-Ca·Mg→HCO3-Na→SO4-Na,符合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2)地表水体中δ18O普遍高于-8.5‰,较富集重同位素,反映地表水受到较强烈的蒸发作用影响;井下水样中δ18O普遍低于-8.5‰,多表现贫重同位素,反映承压水受到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或有其他贫同位素的补给来源;δD、δ18O值均较低(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雨水线左下边),为循环深度较深,在采矿以前为封闭条件较好的滞留状态的地下水,其δD、δ18O值较低是由于有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溶滤-渗入水存在或混入。

(3)地表水中DOM以类富里酸为主,第四系水中Ⅳ区的荧光峰强度最高,直罗组含水层中出现了Ⅱ区和Ⅳ区荧光峰的较高值;延安组(3-1煤顶板)含水层中荧光强度总体较低,主要荧光峰为Ⅱ区。

[1]杨建. 纳林河二号煤矿延安组地下水化学特征[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3 (4): 109-113.

[2]李海龙, 白海波, 钱宏伟, 等. 含水煤层底板岩层力学性质分析: 以小纪汗煤矿为例[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33(3): 501-508.

[3]刘基, 高敏. 母杜柴登矿首采工作面疏干水量计算研究[J]. 煤炭工程.2015.47 (6): 70-72.

[4]杨建, 赵彩凤. 基于工作面顶板疏放水的含水层水力联系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42(5):84-86.

[5]褚彦德. 宁东鸳鸯湖矿区红柳煤矿顶板砂岩突水机理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2013.25(4): 34-39.

[6]张钛仁. 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与荒漠化防治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08.

[7]杨建, 成徐州, 常江, 等. 再生水地下回灌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清华大学学报.2010.50(9): 1421-1424.

[8]杨建, 靳德武. 井上下联合处理工艺处理矿井水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变化特征[J]. 煤炭学报.2015.40(2): 439-444.

猜你喜欢
第四系白垩含水层
第四系胶结砂层水文地质钻进技术研究初探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美国西部奥加拉拉含水层水位下降原因初探
河北平原区第四系(200m以浅)岩土体综合热导率特征综述
北疆第四系覆盖层上明渠结构优化研究
全球地下含水层下降惊人:要被抽干了
治白垩病良方
岩溶含水层水流模型研究进展
混合抽水试验在深埋含水层地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我对白垩病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