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敏,陈 胜
(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武汉 430074;2.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瑜伽研究所,湖北 襄阳 441050)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群体活动的开展、推广和发展健美操舞这一项目,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校际交流,“第二届高等职业院校健美操舞锦标赛”于2016年10月26-27日在武汉举办。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花球操队伍,在两天激烈的比赛过程中,顶住压力,层层突围,凭借着新颖独到的编排和优异的现场表现,最后拿到了这个项目的冠军。笔者根据自己带队的实践和体会,分别从创编前准备工作、音乐选配、动作创编原则和规律、队形设计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分享比赛成果,总结带队经验,亮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和同行们交流探讨。
第一届比赛冠名为“健美操锦标赛”,而本次比赛则更名“健美操舞”,期间笔者参与了命名和规则制定。一是保留了竞技健美操的部分项目男单、女单和混双,使得比赛有难度、竞技性和视觉冲击性;二是加入了健美舞的内容,使得形式更多样,参与人群更大众。
健美操舞就是配合音乐有节奏跳动的有氧运动,它借用许多风格的舞蹈动作,并进行操化,通过有氧运动的锻炼形式,反复或间断进行组合运动的身体练习。健美操舞借用了全民健身操舞的最新规则和形式,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是太高,其更适合中国的高职院校。动作有许多风格,其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更紧密,运动时能愉悦身心,同时人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示,是艺术性、观赏性和表演性的完美统一,在高职学校受众广泛。本人作为校队的主教练,深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实际情况——没有专业健美操队员,没有相关特长生,我们只有靠团队协作、靠新颖合理的编排、靠努力训练、靠赛场上激情发挥等取胜。于是我们确定偏向于健美舞方面去编排,其中一项是轻器械花球操。
首先详细解读国际体操联合会审定的《2013—2016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及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15—2017全民健身操舞评分指南(第三版)》,明确竞赛规则在编排方面的要求。然后通过维普、万方等专业网站查阅体育专业学术期刊,了解当前我国大众健美操、全民健身操舞、竞技健美操、啦啦操等项目的研究近况及成套动作编排的最新趋势。观看“首届高等职业院校健美操锦标赛”的比赛动作,研究分析成套动作的编排。训练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电话和现场向有经验的教练学习,充分了解我校学生队伍现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编排方案,并适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音乐是编排动作的前提,是展示一套动作的灵魂,人体运动、情绪变化、动作设计、感情投入等多方面都会受到音乐的影响。挑选和运用合适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编排者的创作灵感,带出练习者的激情,而且能够在比赛中给裁判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够感染观众。要想成功必须选择合适的音乐。
在听完了包括中文、英文、韩文、日文的多首乐曲后,选定《Where Them GIRLS At》这首流行乐中的英文歌,由Flo Rida和Nicki Minaj两个人演唱,不同于一些劲爆歌曲,它旋律明快,节拍明朗,欢快简洁、干净,富有激情和青春气息,但又不是那种撕裂的狂野,主题阳光健康向上,让人一听就有想跟着唱跟着跳的冲动。
我们学生的水平和个人能力决定了选取音乐的方向,不能太快,也不能太劲爆,就是要充分体现健美操舞的有氧性。运动时间和运动速率都依据《2015—2017全民健身操舞评分指南(第三版)》的规则要求,成套动作的时间不超过130 s,运动节拍 260~296 拍,动作速率 21.7~23.9 拍/10s。
音乐的选配大致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把编排动作和选配、编辑、剪接音乐同步进行;第二种是先创编动作,再找合适的音乐搭配;第三种是先确定音乐,然后创编动作,根据音乐的风格特点等创编匹配的动作。我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了第一种方式,即音乐选曲与编排动作同步进行,一边创编一边训练,然后检查修改,再不断完善,最后定稿。
一套动作编排的目的就在于几大功能——减肥塑形、休闲娱乐、健体强身、康复训练、集体表演、参加比赛等。[1]任务目的不同,编排的风格和侧重点也会不同。我们组队就是训练比赛,为比赛队伍而编排,需要观赏性、艺术性和对抗性,这样目的性强,针对性突出。
我们这支队伍由12名女生组成,全部是从空乘专业挑选出来的,五官端正,身材偏高,比例匀称,动作协调性好,动作亮相美观,充满青春活力,但是缺乏力度和速度,并且弹跳力差。根据这些特点,需要扬长避短,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编排适合她们的动作、造型和队形。
花球操的比赛动作是在规定的时间、指定的场地、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它的时间表象(速度、频率、持续时间)和空间表象(方向、路线、幅度、力度)的变化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全套动作质量和比赛结果。[2]因此,创编动作时应该在方向上有上下、左右、前后、斜向、旋转等的变化;空间上有地面、地上的交替;移动路线有长短、曲直的搭配;在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方面有强弱、快慢、大小的对比;还特别体现不对称性。[3]据我们队伍的自身特点和特长,发挥我们幅度大的优势,在力度和速度方面加强训练。充分利用对比性动作,强调层次和空间变化。
全套动作按顺序编排分为了四部分——开始动作、过渡动作、高潮动作、结束动作。开始动作最好有故事情节,让观者有代入感,节奏舒缓、动作柔和、队形有序,为队员更快进入状态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过渡部分队形变化增加,连接动作增多,空间变化也开始出现,跳跃动作逐渐加大,为进入高潮部分做好铺垫;高潮部分是健美操舞编排的核心部分,包括了多关节部位的全身运动和跳跃运动,亮相惊艳,队形变化繁多,对比动作交替出现,加快了节奏和频率,并根据个人的特点和运动强度差异,安排不同的位置和亮相动作,强调层次感;结束部分短暂,分地上地下两层,两条直线,快速定位造型亮相,干净利落,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
根据剪切好的音乐,我们把整套动作分为6个组合,组合与组合之间进行队形的变换和动作的连接。第一个组合是开始部分,第二个组合是过渡动作,第六个组合是结束动作,中间三个组合就是高潮动作。针对12名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些幅度大、连贯流畅、有棱有角的动作,突出显示强度大、频率快、变化多、亮相美的项目特点。
一套动作的锻炼价值如何,能不能在比赛中拿到高分取得好名次,动作编排的新颖性至关重要。如果动作陈旧毫无新意,即使表现再好也不会吸引人,也难以得到裁判的认可。有经验的教练都会在一套比赛动作的编排中,加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时尚潮流、别具一格是健美操舞发展的主旋律。
整套花球操动作里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元素,根据音乐风格,根据队员个人特点,我们动作中融入了现代爵士的风格理念,尽量做到别具一格。大量运用髋部动作,因为我们队员身高臂长,部分有民族舞、爵士舞和拉丁舞的业余基础,髋部动作会非常抢眼。多运用新颖的多变化的髋部动作,力争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能够迅速吸引人的注意力,激起兴趣,产生共鸣。
图1 编排队形图例
队形就是由多名运动员在比赛或表演时场上每个人所占位置所形成的图形,而且这些图形都能够以平面几何的样式画出来。[4]经过纸上绘图,实际操练,无数次的修改,最后定型的全套花球操队形大致有线形、封闭形、对称复合形、不对称复合形四大类。根据音乐和动作的变化,场上每名运动员参与变换各种队形,组成多样的图案,集中反映我们队伍欢快、多变、青春和活力的主题。编排所用的队形如图1。
队形的编排同动作编排一样有规律可循,总结有以下八点:①队形的构思要新颖丰富,一套动作中队形变化尽量避免重复,并且不宜在一个点上停留时间过长。②多用流动队形,多用分层的对比图形,还有集中、分散等显得欢快的变化队形。③队形流动感强,各种变换显得自然、顺畅和迅速,从而保证了队形多变的效果。④对比性突出,体现多空间层次及轴面的变化,根据各类队形的不同特点、动作的相互关系,使动与静、高与低互相映衬。⑤充分合理利用场地,以中心区域的使用最多为原则,有前后左右、四个角的移动互换,移动路线远近结合,使各处场地利用率高,图形感觉饱满。⑥有一定的针对性,有的图形为了突出尖子队员,有的图形就是体现对比性,还有的图形就是加强整体协调配合。⑦队形与队形的变化连接,采用运动员就近移动原则,每位队员所经过的路程尽量最短,不能杂乱无章。[5]⑧空间转换流畅,多运用移动的对角线及弧线等易于变化的队形,增强队形整体的流动性和丰富的画面感,结合花球操动作快速、制动的特点,给人以画面起伏、立体感强的视觉体验。
编排贯穿全过程,从组队开始就要着手编排,量体裁衣。在平时训练中观摩、学习、创编、改编、提炼,不断修改和完善,力求精益求精。全套的编排不仅包括动作、音乐、队形,还要考虑个人特点、场地情况、外部环境等等因素,面面俱到,才能成竹于胸。单个动作的编排,尽量要符合力学和美学要求,充分运用操化和舞蹈的结合,动作做出来要协调、舒展、大方、自然、力度和富有韵味。[6]组合动作的编排,要注意多变化——路线、幅度、空间、节奏、速度等的变化,有丰富的变化才会提升整体动作的质量。在动作连接和搭配上做到高低起伏、地上地面结合、动静急徐相辅相成、幅度大小相互结合、节奏张驰有序、方向路线队形皆全面兼顾,充分突出多变化、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效果,体现全套花球操的艺术性、创造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凌晨,王寒西.规则导向下大众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比赛动作编排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运动,2010(10):50-52.
[2]张玉兰.浅析大众健美操的编排[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95-96.
[3]高秋平.从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编排变化探讨我国大众健美操的发展趋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3):172—174.
[4]北京精彩视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5]常青.大众健美操集体成套动作队形编排原则与方法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51-155.
[6]刘芳.高校大众健美操编排初探[J].武术研究,2016(1):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