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融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2018-04-20 03:42江婷婷任廷会孙蕙华姝
当代贵州 2018年10期
关键词:示范园贵州物流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江婷婷 任廷会 孙蕙 华姝

贵州将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重点围绕一、二、三次产业中转型升级最急需、融合发展最迫切的主导产业,分别明确融合方向,找准融合路径,提出融合措施,不断提升大数据融合应用的广度、深度、精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贵州提出,2018—2022年,将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以工业企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中广泛深入应用,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带动三次产业10000户以上实体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大发展,不断提升贵州实体经济发展质量。《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 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明确,到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30%,到2022年,这个比重要达到33%。

“丢失的订单”

2017年6月的一天,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一个要订购5000个轮胎、价值600万元的订单。客户要求:需要当天出具这批轮胎的各项指标数据。

这个年产值近60亿元的知名轮胎生产企业,被紧迫的数据需求难住了。

“数据量太大,就算10名专业人士也需要5天左右才能提供。”贵州轮胎工程子午胎分公司技术总监助理殷光荣告诉记者,由于无法及时提交数据,他们与600万元的订单失之交臂。

与大数据融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殷光荣介绍,经过一番筹划,贵州轮胎依托工业云搭建了轮胎大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平台,所有生产经营数据都能通过此平台获取。以前要10余人花5天才能获取的数据,现在几分钟就能轻松获得。

“大数据驱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产生新业态、新动能,已是全球发展不可扭转的潮流趋势。贵州需要运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促进生产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供给革新。”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2016年,贵州开展“千企改造”工程,专项实施“智能制造与两化融合”工程,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先进手段对企业实施改造升级。2017年,开展了“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建设了100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典型示范项目。

如今,“万企融合”大行动启幕,再次将实体经济推向更高发展阶段。

“‘万企融合’大行动方案”提出,以应用为核心,深化云计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融合,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优化重组,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由投资驱动、资源驱动向数据驱动、知识驱动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提升“云”含量

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工业企业中的深入应用,是“万企融合”的重点。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贵州工业云平台,融合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技术,为贵州工业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了支撑。

自上线以来,工业云实现工业大数据在企业的深度分析和应用云平台注册用户82500余家,接入生产设备1200余台,汇聚24896项专利、35834项标准,累计发布需求信息1.81万条,涉及产品2.64万个,涉及金额37.89亿元。

“工业云的云端产业智能配套模式及工业产业生态体系,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攻克关键技术瓶颈,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管理粗放低效、产业融合创新能力偏弱、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也正是‘万企融合’行动提出的要求。”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杨灵运说,工业云已建成的产业发展平台、云制造、工业品商城、创新创业等功能板块,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监控、物流追踪等智能化改造。

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借助工业云在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状况,调整设备生产。在顺络迅达工业大数据分析运行调度中心,实现产品从设计研发、采购、生产、质量、销售、物流等全业务流程的监控和运行调度,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合格率和生产经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真正能够实现提高质量、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正立说。

针对实力不足的中小微企业,工业云平台提供了轻量级智能化改造服务,能让一家手工作坊转变成小型智能化企业;对大企业,则通过大数据技术改造,让“设备上云、能力上云、经营上云”,打通企业内部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变成智慧企业。

目前,工业云平台已为航天电器、中航力源、永红散热器等数十家企业提供了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方案。

工业云平台通过把有制造能力的企业资源放到云端,让需求企业进行查询、交易。“传统制造产业,受季节影响较大,造成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季节性闲置。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在生产旺季产能受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现在,企业只需要在工业云平台寻找具备相应生产技术能力的企业,就可以随时安排订单生产。”杨灵运说。

中航力源利用“工业云平台”建设的“云供应链系统”,实现企业供应链采购的整合。图为中航力源智能化生产车间。(中航力源供图)

推进“贵州智造”

走进贵航电器的微矩形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车间,数十台设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整个自动化生产区域都没有工人。因为有了DDS(设备在线检测)系统,生产设备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和互联,工程师可清晰监测每台设备运行时间、生产数量等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进行生产调度。贵航电器综合管理部副部长韦惠勇说:“机器让智慧升级,DDS系统让产品优良率达90%以上。”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是一家微特电机生产制造企业,目前,公司正探索将数字孪生、CPS等技术应用在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通过建立产品三维仿真模型,实现对产品结构化设计,降低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同时,通过对厂区内车间、设备等进行三维虚拟仿真建模,实时掌握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每台生产设备的工作运作状况,并对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春节期间,位于兴义市安龙县义龙新区的贵州振华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流水线上,送料、烧结、粉碎……10余个机器人操作有条不紊,忙得“不亦乐乎”。

“这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力量,让人与机器人共事成为现实。”振华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乔坤感慨不已。“新材料作为贵州振华集团除电子原器、集成电路外的又一重要产业板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追求技术研发创新的路上从未停步。”侯乔坤说。

作为贵州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首批100个融合标杆企业之一,公司对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从不吝啬,每年可占公司生产总投入的10%。2017年,振华新材料在制造技术改进中,创新研发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电池智能工厂示范项目,通过新材料产业核心智能装备的研制和引入,完善智能混料系统、智能窑炉、智能进料系统,并于5月引入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所生产的20个6轴多关节搬运机器人用于生产线,替代人工运料、烧结等环节。

“原来1万吨产能需600人,现在2万吨产能只需400人就能完成。”侯乔坤坦言,实现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材料损耗、产品质量可控。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电池智能工厂示范项目技术现已全面试投产。抢抓贵州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机遇,振华集团新材料大力研制和应用智能窑炉、智能混料等新材料专用短板装备,相继引进更多的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线,力争国产化智能装备、控制及应用系统达到90%以上。

贵州始终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对2230户企业进行以信息化、数字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华为、高通、苹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成功落地,货车帮、白山云等本土企业茁壮成长。截至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7%。

与此同时,贵州还邀请西门子、SAP、思科等全球111家大数据企业组成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队,深入贵州企业面对面服务。目前,大数据服务队已为贵州提供了318个典型解决方案。其中,在企业智能化改造、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已经形成解决方案117个。

在大数据服务队的支撑下,茅台集团、瓮福集团、开磷集团、航天十院、中电振华等省内重点企业都正在开展自己的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

贵州物流行业因数据融合发生了巨大变革。图为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数据中心。(赵俊 / 摄)

贵澳农业科技园通过运用“大数据+农业”远程物联网技术、对农作物进行集约化、智能化种植和管理。图为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职工正在整理草莓藤。(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供图)

大数据农业让产销更精准

在果壳视界贵澳农业大数据平台上,滚动显示着各种蔬菜最近一周在北京和贵阳各大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的平均价格。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企业可以判断蔬菜价格走势和市场需求,进而决定种什么,种了之后销往哪里。

贵澳农业科技园通过运用“大数据+农业”远程物联网技术,建立云上教室、云上农场,开发“农技宝”手机APP等,实现基地和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相互连接,既做到农作物的集约化、智能化种植和管理,又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

早春暖阳高照,记者走进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大狗场村的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路旁的鲜花开得正艳,园子里的蔬菜碧绿鲜嫩,园区一派春意盎然。

草莓大棚春来早,一颗颗个大鲜红的草莓鲜嫩欲滴,不少游客正拎着篮子精挑细选。“棚中泥土较湿,大家行走注意。”示范园职工王方委一边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一边整理秧苗。

王方委原是大狗场村的贫困户,示范园落户贵安新区之前,一直守着自家几亩耕地种植传统农作物。“我们以前是典型的看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户,每亩年收入不足1000元。现在用大数据先进技术种农作物,家庭年收入翻倍涨。”利用所学本领摘掉穷帽子,王方委很自豪。

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现已建成大数据中心、农产品分拣配送中心、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生态果蔬体验中心等核心区建设,是集种、产、供、销、研为一体的大数据农旅示范基地。

产业扶贫是长效脱贫的根本之策。为实现专家跟农户的有效互动,实现科学种植,切实解决农户怎么种、种什么的问题,示范园充分运用“大数据+农业”远程物联网技术,通过“云上农场”精准建立线下产业基地,摸索出一条用大数据助推大扶贫、用市场化推动大扶贫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云上农场’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园区与农民的土地真正连接起来,通过在田间地头安装大量传感器来实时采集包括大气、土壤、光照等各类农业生产数据,建立更为精准的农作物全生长周期模型,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化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总经理钟卫表示,示范园通过“云码全过程追溯系统”来保障农产品安全。

在荷兰模式立体种植馆内,记者随处可见贴有“大数据农业”字样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即可获取相应农作物生长全过程的数据,如生长情况、生产日期等数据,真正实现透明生产。

为让农户更好掌握种植技术,确保农户收益,示范园通过“云上农校”精准培训线下农民,借助远程视频互动系统,实现农业专家对农户的近距离指导。

在解决“种什么”“怎么种”问题的同时,示范园着力在“怎么销”上下功夫,结合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农产品价格趋势,尽可能降低宏观价格波动对农民的影响。

作为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农业的示范性企业,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在实现园区产值最大化的同时,积极发挥大数据农业精准扶贫带头作用,努力带动周边农民从传统农民向新型产业化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向大数据农业转变。目前,示范园已与场边村、王家院村等6个村签订《大数据农业扶贫合作协议》,共带动48户贫困户,192人脱贫。

新技术助推新发展。“下一步,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将继续依托大数据农业发展模式,努力发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吸引力的新兴农旅产业,探索‘大数据+大农业’的融合发展新路。”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钟卫信心坚定。

和传统“跟着感觉走”式的蔬菜种植相比,大数据融入现代农业后,无论是种植还是销售,都更加精准。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供图)

数据融合促共享发展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撑,大数据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可或缺的“智囊”。

由中科建工和电庄股份共同研发的首个电动集中出行O2O共享平台一起行(EGO)上线半年来,已投放30辆车,接送用户达20余万人次。

EGO平台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主要技术。同时,EGO平台除了APP客户端,还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平台来维护整个平台的各种基本数据的管理和监控,例如:车辆管理、司机管理、异常信息明细等。在EGO产生的基本数据,都可以进行大数据的挖掘,从而构建团队出行大数据仓库,提供新能源车辆运营、团队出行等大数据分析。

“与以往的共享汽车不同的是,平台以提供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的团体出行服务为核心,打造多种服务模式,打通团队或家庭出行、上下班、包车旅游等信息流、车流和资金流,形成大数据闭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绿色环保出行”的新理念。”EGO副总褚夫超说,在运营态势良好的情况下,今年将增加车辆投放数,投放地将延伸到四川、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

物流行业也因数据融合发生了巨大变革。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物流行业正在经历剧变,智慧物流逐渐兴起。在遵义,一座集运输、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顺势而起。贵州遵铁物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龙说,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能有效解决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共享、分析,并通过与物流行业数据平台对接,实现物流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云上新城’大数据中心将对物流信息进行分块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全部汇总到大数据中心进行储存、分析,接着将经过分析的数据进行分流,为更多企业提供信息参考。”贵州遵铁物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东向记者介绍。

遵铁物流新城还集中了遵义市中小物流企业,纳入到“云上新城”大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大数据对各类物流信息收集与分析,大数据中心将实时发布物流信息,实现货物运输全程跟踪,有效降低货物风险和物流成本。同时,也能规范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行为。”王晓东说。

目前,“云上新城”大数据中心主体土建部分已全部完工,信息化基础设备已安装过半。“云上新城”大数据中心落成启用后,将成为物流新城海量信息的运行和承载平台,实现物流服务、商品交易、金融服务等一站式、一体化、全流程服务,形成“物流大数据中心+智能化城市配送体系+数字化园区节点”的智慧物流体系。打通连接全国其他物流基地的桥梁后,物流信息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与其他物流供应商实现互联互通。

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贵州将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重点围绕一、二、三次产业中转型升级最急需、融合发展最迫切的各主导产业,分别明确融合方向,找准融合路径,提出融合措施,不断提升大数据融合应用的广度、深度、精度。

猜你喜欢
示范园贵州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示范园里绿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山西四园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河南省6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