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忠俊
【摘要】茶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体现,还彰显了“品鉴”的意义,因此,图书馆必须拓展茶文化的书籍,并有效引导学生基于书籍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历史。本文就茶文化进行探索,并提出图书馆丰富茶类书籍的必要性及其优化方法,以期为鉴。
【关键词】茶文化;茶类书籍;审美能力
学习茶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品德,还有益于学生熟悉茶艺技能,充分感受自然的真谛,并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我、提高自身的修养。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待完善,因此,需要在技能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并在文化探索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拓展。
一、拓展茶类书籍的必要性
(一)塑造良好的道德规范
中国茶文化是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思想拓展,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以礼仪为核心的基本内涵。因此,茶文化的有效拓展,能够促使学生的道德规范得到全面提升。如汉朝将佛教的“坐禅”文化作为传统养生品,进而形成一套丰盛的养生之风。同时,茶文化是礼仪文化的一种表达模式,通过茶具、茶画、茶书的形式将礼仪内容融于茶元素当中,进而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礼仪。因此,茶类书籍的有效拓展能够促使学生在深入书籍的查阅中细化道德的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审美能力
茶文化的体现形式不局限于“品鉴”,其内涵能够通过绘画、诗词、雕刻、音乐的形式将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融合,进而在空间内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茶文化内涵。另外,通过书籍的呈现,促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美的茶文化的表达,并在斟茶流程中感受行云流水的操作,进而深入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内涵,实现了中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拓展知识体系
首先,通过书籍的查阅,有利于中职学生了解世界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引导学生在查阅过程中掌握系统的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其次,茶文化的有效拓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水平和交流水平,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再次,通过系统地了解茶元素,引导学生熟知泡茶的要求和泡茶的注意事项,进而贯彻积极向上的、养生的生活品质。最后,茶文化的有效探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技能支持。
(四)集体意识的构建
茶文化是基于艺术和文化的拓展,学生能够在茶文化的理解过程中熟悉集体的内涵,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协作,实现学生整体意识的有效拓展。通过书籍对泡茶的操作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系统实践,进而彰显“天人合一”的内涵。此外,茶文化的有效拓展能够促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得以改进,在沟通、交流环节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
二、丰富图书馆茶类书籍的建议
(一)营造“茶文化”意境
构建专属于茶类书籍的环境,并创造幽静、古朴的空间特色,促使学生在意境感知中进行茶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将庄重的特色融入茶类书籍的空间当中,使学生在了解茶文化的過程中对中华文化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另外,对茶类书籍进行优化甄选,从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茶文化的礼仪特色、茶文化的养生价值、茶文化的健身功效等方面出发甄选书籍,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茶文化的内涵,进而促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中职学校要加大对“茶文化”书籍的资金投入,以文化为核心,构建完善的资料室,使学生在线上、线下的茶文化的探索中对茶文化的意义有系统的认知。同时,教师要以教育部的发展规划为指导,收集多元化的书籍,进而促使学生在理解茶文化中拓宽基础视野,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另外,学校应丰富校企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了解茶文化的实际内涵。
中职院校可以构建系统的茶文化学习课程,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文化的品鉴,并通过书籍阅读的方式,对茶文化的发展内涵有全面的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另外,中职院校要提高书籍管理与维护技术,构建系统的维修保养、维护机制,为学生参阅图书提供更多的便利。
(三)数字化建设
中职院校要加强数字化建设,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技术录入,使学生能够通过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数字化信息的查询。另外,图书管理人员要对图书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有效收集关于“茶文化”的网络期刊、电子文档、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在数字化系统中进行书籍查阅。同时,中职院校可以举办关于茶文化的讨论会,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积极完善学校图书馆的茶文化书籍。最后,要积极弘扬茶文化的重要意义和研究方向,提高茶文化的研究能力,使图书馆内的“茶文化”书籍得到全面的拓展。茶文化书籍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情感、道德、修养、文化技能的全面提升,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结语
茶文化的有效拓展能促使学生深入自然,并感受自然的意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审美能力。茶文化的拓展还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社交生活,进而充分贯彻艺术教育的内涵。因此,必须有效增加中职院校图书馆中茶类书籍的数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