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婷
摘要:本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针对民办高校学生手机新媒体使用现状展开实地调研,了解民办高校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的具体内容如使用时间长短、主要用途等。调查表明,大学生智能手机普及率几乎是100%,通过手机新媒体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学习、消费、购物、娱乐等活动的习惯已经完全养成。与此同时,手机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德育工作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对传统的德育方式、德育内容及德育管理工作等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针对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困境提出创新策略。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民办高校;德育创新
1.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統计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趋势明显,截止2016年6月,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高达6.56亿。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已成为手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调查表明,大学生智能手机普及率几乎是100%,通过移动端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学习、消费、购物、娱乐等活动的习惯已经完全养成。同时,手机新媒体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90后人口的总数为1.74亿,他们构成了当前大学生的主体。这类群体普遍具有思想活跃、个性独立、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关注时尚、注重生活品质的特性。民办高校大学生也是如此,但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的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力较差,行为习惯差异明显。民办高校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学生学习准备普遍不足,知识结构不良,加上课程较为繁杂,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内因学习动机缺乏,进而容易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产生逆反心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这些情况对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2.民办高校大学生手机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
2.1调查设计和实施
艾尔·巴比曾在《社会研究方法》一书中提到:当我们期望收集原始资料描述某个群体的状况,而这个群体太大,这时候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法。为能更准确、全面的了解和研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笔者选取了江西省四所民办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在校生数量庞大,不可能对每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出500名师生作为调查样本,这些样本尽可能分布各个年级和各个专业。同时注重调查对象的层次性,还抽样调查了部分高校德育教育的工作者、辅导员。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同时采用了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现场发放问卷比较有效率,但是成本比较高,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同时,以网络问卷的方式辅助调查,既节省了调查费用又扩大了调查范围。网络问卷主要发给高校从事德育教育工作者和辅导员,通过电子邮箱向认识的老师发送,并请他们帮忙,发给其他的相关教师,并在问卷上注明自己的电子邮箱,以被调查者将填好的问卷发送到指定邮箱作为完成回收。
2.2调查情况统计分析
2.2.1有效样本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在随机发放的前提下,共发放试卷500份,纸质调查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问卷380份;网络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96份;共回收试卷498份,有效试卷476份,试卷回收有效率95.2%。
统计得出,参加此次调查问卷的高校教育工作者36人,占总人数的7.56%,辅导员62人,占总人数的13.03%;大学生人数380份,占总人数的79.83%,大学生是手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故所占数量较大。在发放调查问卷时尽量做到均衡,调查人员男女比例差别不大,男生224人,占总人数的47.06%;女生252人,占总人数的52.94%;大一学生稍微多点,大四在校生较少,调查人数也最少,大二大三学生数量基本均衡。从专业分布来看,本次调查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数量较多,其他专业人数相差不是很大。
2.2.2手机新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在调研中发现:97.5%的调查对象使用智能手机,并且认为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仅有1.2%的调查对象认为手机不是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1.3%的调查对象不太清楚手机在大学生生活中所占的地位。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而言,手机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通讯工具的范畴,业已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工具,同时还是90后新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根据《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显示,大学生每天耗费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长达5小时17分钟,其中网络社交时间所占比重排名第一,达到38%;其次是消遣和工具类,分别占28%和27%;电话和短信时间仅占7%。
当前,手机新媒体交流平台愈发多样化,新媒体也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不少高校学生表示,他们使用过的手机新媒体交流方式包括诞生较早的网站留言、论坛、QQ、微博,也包括后来的新闻客户端、微信,以及最近兴起的视频直播等。参与调查者中,使用过5种以上手机新媒体交流方式的学生达到82%,91%的学生利用手机媒体进行聊天互动,是所有应用服务中使用范围最广的一项;88.5%的学生常利用手机新媒体更新自己的观点或更新动态,如微博、微信朋友圈或QQ空间等;79.5%的学生利用手机媒体浏览信息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30.5%的学生利用手机媒体提出问题,希望得到他人关注参与互动。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还依然坚持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新息。
手机新媒体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方便的去了解各类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日常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着深远影响;但是新媒体的信息芜杂,未经辨别,大学生群体又容易受外界信息影响,立场不坚定,因而增加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难度与复杂度、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3.手机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3.1手机媒体对民办高校传统德育工作管理构成挑战
从调查结果来看,87.6%的民办高校学生有过用QQ、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来为逃课、私自离校的同学通风报信的经历;87%的学生表示有过在课堂(尤其是考查课)上偷玩手机的经历;4%的学生表示有过用手机考试作弊的经历。这些行为无疑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带来了很大冲击,助长了不正之风。
民办高校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大多都敢于尝试,不甘落后。他们青睐多维度,多渠道,开放性的社交方式,也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手机新媒体正符合了他们的需求。但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缺乏合理有效的准入制度和验证机制,造成大量虚假信息横行,有时甚至会传播部分色情、暴力信息。民办高校学生由于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善,同时知识储备不足,面对大量未经筛选、良莠不齐的媒体信息,很容易未经仔细阅读和独立思考,就主观片面地作出判断与选择,从而造成价值观扭曲。同时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对于新媒体的监督也缺失,进一步加剧了新媒体上价值观混乱的局面。
同时调查也显示,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 58.4%的受访学生认为:在手机新媒体的影响下,他们的学习时间减少了,利用手机进行游戏、购物、视频聊天,占用了许多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甚至影响了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
3.2手机媒体对高校传统德育内容构成挑战
有95%的调查对象表示每天除通话时间外,至少有5个小时以上在使用手机,对手机的依赖性极强。新媒体提供开放式的海量资源,还提供极高自由度的分享平台。如果反动、色情、暴力、欺诈等有害信息乘虚而入,将迅速大范围损害民办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部分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调查问卷显示,有29.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新媒体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没有什么影响,但有48.6%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新媒体的发展使他们减少了与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现实的朋友联系变少了。部分学生在新媒体上互动频繁,获得自我的满足感,但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沟通能力与语言交流能力却不断下降,造成有些学生产生了基于虚拟幻想的人格障碍,严重者甚至产生了社交恐惧症。
3.3手机媒体对高校传统德育方式构成挑战
传统德育遭到手机新媒体的直接挑战,原有的教师作为德育主体的局面被削弱。新媒体的重要特性是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学生可以轻易通过多渠道获得大量信息,德育工作者非但无法控制,而且自身的道德示范作用也被弱化,权威性和严肃性被消解。这动摇了传统德育进程中教育者作为影响学生品德的主体地位。同时,部分德育工作者面对手机新媒体观念保守、意识淡薄,技能水平差,虽然已经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但却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能力,难以将手机新媒体开辟为有效的德育阵地,從而对德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非常重视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德育宣传,纷纷开通了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官方交流平台。这些平台不但有专门的学生干部负责,而且还有教师进行指导。不少高校的官方交流平台开通已经超一两年时间。但是由于官方交流平台形式滞后、内容陈旧、缺乏互动,活跃度不高,部分高校的官方平台互动次数甚至低于学生的个人空间,完全沦为招生宣传平台或新闻发布平台。所以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7.5%的民办高校学生会经常关注学校的官方交流平台,有 46.2%的学生偶尔关注,36.3%的学生从不关注。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对民办高校的官方交流平台关注度并不高。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知,大多数民办高校都通过新媒体对大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但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认为都比较形式化,效果一般,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民办高校在加强官方交流平台的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创新德育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仍大有可为。
4.手机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策略
4.1加强传统德育手段和手机媒体的跨界融合,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
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德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需要;不懂得90后民办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不能运用新媒体进行德育工作,一定会被学生摈弃。2016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传统德育手段和手机新媒体的“跨界融合”已经不是一个抽象名词,而是作为一项中央决策、一种共识贯穿整个德育领域。因此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力行创新,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并将其与传统德育手段相结合。
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两种极端状况。德育工作者既不能抵制手机新媒体的应用,又不能单纯地只依赖新媒体进行德育,更不能仅通过QQ、微信等手段与学生交流,获取学生信息,放弃了传统的交流途径与沟通手段,而应该博采众长,多管齐下,全方位开展德育。
此外,还应建立制度规范,促进手机新媒体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民办高校对于学生使用手机和手机媒体,应该采取收放结合、疏堵配套的原则,通过适度有效的管理,形成必要的约束机制,以发挥其正面效应,努力消除负面影响,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其次,应该加强在校园公共场所对手机使用的管理。应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手机使用场合。通过教室配置手机袋,安装屏蔽仪等技术手段,杜绝学生上课或考试期间使用手机的现象。在课堂教学或考试中,应强制学生上交或关闭手机,从而创造认真学习,诚信应考的校园环境。
4.2利用手机新媒体,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
手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是独立意识强,个性化强烈,同时富有娱乐精神的群体。因此德育教育要围绕他们的成长需要而展开,要通过宣传正能量的方式立德树人,要尊重和倡导他们的独立自主精神,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三创”精神的优秀高校学生。
因此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仔细分析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社交人群,深刻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共性,了解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弄清学生的上网习惯、收藏习惯、分享和频率习惯,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工作目标,并通过精心设计,利用新媒体手段,把具有时效性、新闻性的信息与传统的德育内容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定向推送;并将国家大事、感人故事、身边典型人物等素材以生动的形式进行包装,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即时德育。
同时,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发展和超前的眼光,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预防微小问题复杂化、激烈化。还要鼓励学生强化人际交往能力,指引学生的精神交往需求,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前手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行踪、隐私、账号甚至财务都由手机来负责。与之而来的是诸如电信诈骗、手机病毒、窃取账号、隐私泄露等全新的威胁。因此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贴近实际,一方面要掌握新媒体的运用,另一方面要时常告诫学生警惕新媒体环境下可能发生的侵害其实际利益的行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只有切实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为学生服务,才能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真正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效应最大化。
4.3充分关注并利用手机新媒体资源,创新德育工作载体。
目前民办高校学生普遍热衷于用手机QQ、微信聊天,刷微博,逛贴吧,上视频网站,在空间和朋友圈晒动态。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平台资源,创新德育工作载体。德育工作者个人应该经常通过手机QQ、微信和朋友圈等平台与学生深入交流,及时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处理学生的诉求,监控学生的情绪,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继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在细致的日常交流與互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应有效利用空间、朋友圈和视频网站等渠道发布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宣传。
各大高校则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建立互动交流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新媒体信息管控;应建立全天候、全方位的信息监控制度,尤其要监控校园网络舆情;应利用新媒体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手机媒体文化品位。同时一定要有前瞻性,要避免思维滞后的误区,加强关注近年来新兴的直播平台、人工智能、VR/AR技术等全新的新媒体手段,尽早思考利用相关手段推广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并投入实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民办高校虽已经建成新媒体德育平台,但仍存在流于形式、内容更新不及时、平台关注率不高、互动不足等问题,未能完全发挥效果。因此民办高校新媒体德育平台要用“分享共赢”、“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和“以人为本”、“人才为先”的理念推动发展;需要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独特的个性,要有自己的观点,通过差异化定位脱颖而出;同时为了加强宣传效果,需要思考如何融入高校学生的社交语言,并用接地气的方式去传递信息,贴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民办高校应当大力支持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投身校园新媒体建设工作,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公众号和自媒体的建设,并为其提供相关培训。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良好的德育实践平台,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德育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11/t20161118_56109.htm.
[2]陈淑娇.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探析[J].高教论坛,2016(09).
[3]王琼.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模式变革路径初探[J].教育探索,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