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18-04-19 08:24熊伟
法制与社会 2018年7期
关键词:改革教学

关键词 边境地理学 教学 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边防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B201504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熊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092

《边境地理学》是研究我国边境地区和相邻国家的地理环境对边防工作影响和制约规律的科学,具体是通过对边境地区和邻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组合规律的研究,揭示其对边防工作的影响和制约的规律。边境地理学是由边防实际工作的需要产生的,并作为边防管理专业教学的一门学科而存在发展。它是在充分利用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边防工作的实际而进行自身的研究,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边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边防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边境地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边境地理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目前,我院边防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还是以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绝对的主角。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轻易的控制整个教学进程,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们传输大量系统的专业知识。但是如果运用不好,就会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情形,无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们被动、消极的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不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大力开展《边境地理学》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视频资料展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边境地理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具体运用

(一)视频资料展示

我国是陆海兼备的领土大国,漫长的陆地边界与众多国家接壤,曲折的海岸线以外有广阔的海域与诸多海洋国家为邻。边境地区物产丰富,山河壮美、气象万千。“江山如此多娇”,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授课老师的口才有多好,都很难描绘出这种大美,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来展示。视频资料能准确、逼真地表达教学对象在时空上的运动变化。相比于傳统的教学媒介,具有表现性强和信息量大的优势。比如,在介绍我国东北地区的边防要地时,为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丹东、图们、珲春、黑河等边境城市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我们可以对中央电视台的《远方的家·边疆行》、《远方的家·沿海行》这两部纪录片的内容进行筛选、编辑,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为同学们展示一个个视觉化的中国边境。在介绍青藏高原时,笔者为同学们播放了纪录片《第三极》的部分内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脉、冈底斯山、冈仁波齐,这些著名的高山峡谷通过高清画面直观的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深深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如此这样,同学们不必“行万里路”,便可以将相关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尽收眼底。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不仅可以使学生们了解、熟悉祖国的边疆,使他们知道祖国边疆的美丽与可爱,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激情。当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在选择和制作视频资料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很多视频资料我们无法一一播放,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一般会推荐给同学们课余欣赏,课后展开思考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弥补课堂上时间不够的遗憾,而且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们根据问题充分准备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如前所述,在传统的《边境地理学》课堂教学方式中,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适当的提出问题,鼓励同学们质疑争辩、独立思考和讨论,对于提高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同学们学习《边境地理学》知识的兴趣尤其重要。

当然,成功的课堂讨论需要精心的组织和准备,需要师生之间不断地沟通与交流。课堂讨论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并非无章可循。一般来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确定选题

一个好的选题是进行课堂讨论的基础,不仅要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和兴趣,更决定着课堂讨论的效果和成败。比如,在介绍我国和邻国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时,刚好在2017年6月发生了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正常活动的事件。针对这一起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威胁中国边境安全的行为,同学们很是关注,纷纷表示希望就此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笔者也认为,通过对中印边境争议问题的讨论,不仅可以系统的让同学们了解相关的历史、国防、军事知识,丰富同学们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更好的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热情,增强同学们的国防观念。

2.分组准备

确定选题后,老师就应该开始着手进行分组准备,布置同学们搜集中印边境问题的资料,指导同学们撰写发言提纲并进行修改反馈。为了增强课堂讨论的氛围和效果,还可以鼓励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相关的PPT和FLASH动画在讨论中加以演示。

3.课堂讨论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讨论的主体。在讨论阶段,老师应该随时观察讨论的情况,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比如,中印边界争端的历史、麦克马洪线的本质、中印边境的现状、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展望等等,引导学生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成果总结

在课堂讨论结束时,需要任课教师对整个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涉及同学们是否准备充分,立场是否正确、分析是否到位、讨论是否充分,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可行、语言表述是否流畅等等,也可以补充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对于课堂讨论表现优异的同学,老师在口头表扬的同时,还会颁发一些小的礼物作为奖励,这既是对同学们认真准备的肯定,同时也能激发和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边境地理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需要,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分析背后的原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介绍云南地区地理环境对边防工作的具体影响时,笔者就列举了2017年初至8月,云南公安边防总队西双版纳边防支队查破毒品案件2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0名,缴获各类毒品1006.9公斤,制毒物品38吨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展示,分析云南地区毒品犯罪高发的原因。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为邻,更是与臭名昭著的毒源地“金三角”有着地理上的天然联系,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云南边境深受毒害,其毒品犯罪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进一步探讨了云南边境毒品犯罪的特点,并在最后提出了加强边境缉毒情报工作,提高毒品犯罪查缉技术,加强与邻国的深度合作,共同打击跨境毒品犯罪活动的对策。案例教学采用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展示,可以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更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同学们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加深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方法。通过全面系统化的模拟训练,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升同学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边防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进行边防管理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模拟训练的运用。在介绍广西地区地理环境与边境管理问题时,基于广西地区有7个县市与越南接壤,陆地边界线长1020公里,两国的边界多以山脉等自然地形划分,形成众多交通孔道,越境地点较多这一特点, 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和实验室的专业老师共同合作设计了以下模拟训练内容:广西某边境市边防部门接到线报,国内一偷渡犯罪集团(A偷渡集团)的首要分子及其成员已潜入本市隐匿并打算乘机偷渡去越南。目前,我边防部门无法获知A偷渡集团的具体隐藏地点、偷渡路线以及时间。因此,边防部门只能通过对A偷渡集团的成员进行跟踪、监视来着手展开案件,直至最终获知准确信息对其一网打尽。介绍案情后,指导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数人分别扮成侦查人员、偷渡人员、线人和群众,指定演练的具体场所(学校北苑的小山坡),分发各类演练器械(训练服装、枪支、警棍、頭盔、手铐、警戒线等等);学生根据案情制定反偷渡的方案和措施,比如跟踪、监视、巡逻、警戒、潜伏、设卡堵截、缉捕等等。通过模拟训练,使同学们掌握边防管理的要领及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能,能帮助他们较快地适应毕业后所担任边防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并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成为合格的边防管理人才。

三、结语

在《边境地理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加深了对边防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必要性与科学性的认识,同时也亲身感受了课题研究的魅力所在。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业务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课程的满意度提高了,实现了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和共同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的探索教学研究的新理念、新路径,以期获得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改革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改革之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