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4-19 08:33傅国栋韩凯多
考试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对策大学生

傅国栋 韩凯多

摘 要:文章以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着眼点,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进行调查研究,以提升当代大学生体制健康为主要目的,从当前现状、影响因素和改善对策三方面进行深入探析,寻求提升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体质监测;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各高校体育教研部门和相关人员就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相关领域也多有研究,就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包含身体形态发育、身体机能发育、身体素质发展等方面,给出了时间上的演进状况,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现状,提出了可能的原因:包含学生主体的遗传与营养供给情况、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客体方面与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息息相关。相关人员就客体认识的提升、制度的完善和主体个体差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给出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是立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手段,基于现实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构建清晰合理的逻辑思路,遵从理论与现实高度融合的理念,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对策及措施,致力于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一、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一)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综述

伴随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体质健康欠佳绝非一国一域的特例和个案,是全球的共性问题。本课题研究采用不同以往的新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本课题研究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入手,整合前期研究成果,形成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综述,梳理百家之言,供日后研究参照。二是开展大學生体质健康调研,立足辽宁地区,广泛了解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观念、高校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情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高校开展体育类课外活动情况等,以实际调研数据为基础,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三是引入“互联网+”研究方法,利用网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两微一端”开设

研究接口,以网络问卷,网络互动调研等形式收集调研数据。四是依

托身在高校的优势,就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创新举措进行小范围试点,

验证其学生参与度和实效性,整合实时真实数据,服务于本课题研究。

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课题研究,各团体、各国都在不断探索。特别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健康体质,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俗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健康体质的对策因地制宜,但基于同年龄层次的生理、个体观念等存在共通的属性,具有很大的可借鉴意义,可以提供理论参照。

(二)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研情况

经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和初步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欠佳,而且从多项指标的数据显示,在身体形态发育、身体机能发育、身体素质发展等方面皆存在着数据比对趋差倾向,若照此态势持续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将从欠佳向堪忧的境地发展。因此,问题解决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多方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扭转颓势。一是通过查阅、整理大学生健康体质现状及改善对策的相关文献,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相关规定,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并指导课题研究;二是总结国内外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理论研究,搜集整理各高校关于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作为应用案例,以备借鉴;三是以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高校体育教师、高校心理咨询部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和大学生为调研对象收集整理研究的现实依据。

(三)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总体情况

大学生群体及其家庭历来以健康为出发点,重视和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会从饮食、运动、休息等多方面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然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客观压力过大,学业负担过重,主体养成了懒散的校园生活习惯等因素,常常出现饮食不规律、运动不平衡、休息不达标等现象,长此以往,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生理发育、机能发育、素质发育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需要大学生主体和家庭从主观上端正对健康的看法,以积极的行动和良好的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阳光的心态。

二、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成因

(一) 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效果不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于2014年7月,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面向国内全体在校学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2016年,教育部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发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版,足以见得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衡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等学校的学生。

各高校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学生培养体制机制建设,都能响应国家号召,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和健康水平提高列在重要的工作范围内。然而,虽然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贯彻执行效果还未有准确认定,缺乏显示度比较强的观测点,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出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在落实国家政策,执行教育部要求的过程中,还有落实力度参差不齐,贯彻效果高低不一等现象,是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 社会大环境存在的负面效应

相比体育健康锻炼,社会整体普遍更重视学生知识水平、办事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水平,学生自身也专注于此类方面的自我培养。不可否认其他方面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保障,更不应受到忽视。此外,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步成熟,学生对网络难以自拔地沉迷,各类软件、App的广泛应用令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快递购物、购餐等服务,客观上为大学生的懒惰思想提供了便利条件,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出现新的对手。

(三) 高校综合体质提升措施有待完善

各高校虽然响应国家号召,对提升大学生体质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实施的效果差强人意,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并不明显,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各项制度措施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四) 家庭对“健康第一”眼高手低

长期的宣传教育已经让许多家庭有了“健康第一”的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难以落实。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生活的便利条件,易于滋生懒惰情绪,偶尔不健康的生活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侥幸心理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此外,“健康第一”的生活方式产生的积极影响滞后于行动,其正面作用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间才能显现出来,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这使得许多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把其他事物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导致在家庭生活中“健康第一”其实更像是充当了一个象征性的口号。

(五) 学生主体阳光健身意识存在弱化

除了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健身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外,我国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倾向,使学生们产生了在实践方面的短板,这一点在体育健身方面尤显突出。目前在很多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大多为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们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许多人形成了较稳固的思维模式,即在心理上始终等待教师的教学安排,而其本身主动去学习、去改善的意识较差。相应地,他们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也亟需加强。这种现象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因此,必须打破大学生这一僵化的惯性思维模式,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阳光健身意识,督促大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

三、 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一) 强化顶层设计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明确指标,依据《标准》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综合各高校目前情况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作为指导意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对各高校加强体育健身建设的措施和成果进行评价。考核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硬件设施配套,也要紧抓高校体育教育的软实力。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高校改善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使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各高校时刻重视的任务。

(二) 塑造健康氛围,注重社会软硬环境引导

在大数据时代,全国在校大学生存量为近3000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由3000万个因子的数据构成,轻微的浮动就说明体质健康的波动幅度,这种幅度不是一朝一夕的演变结果,而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变化,其变化趋向与社会健身气氛有着巨大关联。

近年来,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后,健身养生愈发被人们所重视。社会生活中,锻炼、养生、强身、健体、瑜伽、慢跑等词汇的出现频率也逐年递增,各新闻媒体、社交平台、综艺节目等倡导身体健康,提升体质水平,养成良好习惯的信号也愈发强烈。各级政府大力建设文化广场,提升百姓休闲生活水平和改善健身运动环境,幸福沈阳、活力城市、COLOR RUN活动等,都烘托出了全面健身的社会大氛围。社会气氛的正确引导,硬件设施的到位配备,都会促进大学生群体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加强。

(三) 推进因材施教,强化体质健康综合创新

当代大学生作为有想法、有追求、有活力的一个青年团体,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必将起到无可小视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团体的健康问题,全社会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要在立德树人的总体工作思路下,本着因时因势因地施策的原则,与时俱进,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地域研判对策,确保对策有的放矢。相关方面形成合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配套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对策实施效果。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给予适合的建议和方法,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四) 深化家校互联,形成家校生社多方合力

为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采取加强家庭、学校、学生和社会多方的交流沟通的方式,各方共同努力,会达到彼此都满意的结果。首先大学生直接受益,帮助大学生提升体质,维持健康的身心,为提升学业,健康成长,培育成才提供保障。其次是学生家庭受益,减少学生伤病困扰的同时,降低家庭因病痛而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输出,降低心理压力。三是高校受益,在当前信息和大数据时代,健康体质欠佳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培养指数中,学生身心健康指标将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是高校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竞争因子。四是国家受益,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优秀群体,大学生有知识、有理想、有能力,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大学生具备健康体质,是其未来从事社会工作,体现社会价值,服务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

(五) 深度教育引领,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引力

为应对当前种种状况,深化体育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体育理论的教育强度,让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任务迫在眉睫。同时各高校要积极改善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力求以更加趣味性的讲授方式呈现给当代在校大学生。结合主客体关系理论,主体需要从理念、习惯、需求等进行改善,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内驱力推动主体健康发展,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改掉不良习惯,创造良好的条件有规律有计划地实行体育锻炼。客体从外在环境影响的角度,科学施策,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号召,创新体育锻炼的模式,给青年大学生们以更多的体育锻炼的方式,提高大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毅力,以期对大学生体育健康水准产生正向影响。

大学生体质健康是一个举国上下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具影响力的热门话题,一直饱受人们的关注。我国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实行了许多措施,但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力量,应对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力,其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有关方面应持续保持关注并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克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教育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7(8):30.

[2] 高玲娣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医学院校体育网络课程[J].建设研究.继续医学教育,2016(3):30.

[3] 朱泓宇.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的研究——以长春市第29中学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2015,12.

作者简介:傅国栋,韩凯多,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