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花卉产业是海南具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在海南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海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海南花卉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地品牌、完善市场流通载体建设、开展国家级花卉文化活动、增加对花卉科技创新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海南省 花卉产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7;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8)02-0096-05
[基金项目] 2015年海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新农村建设中海南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Hnky2015-63);2017年海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海南三农保险发展研究”(Hnky2017-68)。
[作者简介] 古洁(1970 — ),女,广东高州人,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
引 言
近年来,海南大力推进花卉产业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巩固。2016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12.8万亩,种植品种包括兰花、莲花、月季、菊花、棕榈类等上万种,仅兰花栽培品种就将近500种。共有各类花卉企业780家,全省的从业人员达5.4万人,花卉产业年产值达到35.1亿元。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海南已成为我国部分热带花卉产品的主产区,产业效益日渐凸显,海南鲜切叶生产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海南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益辐射面也在扩大,涌现了一批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大型龙头企业,生产领域涉及花卉种植、深加工、旅游、物流、会议会展服务、零售、设计施工等。
一、海南花卉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 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和资源优势。海南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天然大温室 ”,光温、雨量、土质资源丰富且十分适宜花卉生长。长夏无冬,使海南拥有全国冬季最好的花卉生产环境,能够大面积发展反季鲜花的生产。得益于适宜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海南同一种花卉生产成本比内地成本约低 1/3,人工成本只有台湾的一半 ,有着全国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园和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海南当地有野生维管束植物 4600多种,是保存热带花卉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全省共有特有的热带花卉种质资源 589种,尤以兰花资源最为丰富,为品种改良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2. 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目前,以海口、三亚为主的鲜切花和盆景产区,以东方为主的菊花产区,以乐东黎族自治县为主的金钱树产区的生产格局初步形成。散尾葵等鲜切叶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69.8%,全省年營业收入 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花卉企业106家。部分企业从国外引进的三角梅、蝴蝶兰、石斛兰等花卉的新品种试种成功,完全掌握了大规模繁殖技术。
3. 产业融合优势。花卉产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种植直接转化为旅游景点,丰富了旅游产业元素。AAA级景区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三亚圣兰德花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2016年接待游客近118万人次,开发了玫瑰花茶、玫瑰化妆品、玫瑰饼等150多个系列品种;AAA级景区三亚兰花世界(三亚柏盈热带兰花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了兰花工艺产品、兰花茶、兰花香水、兰花美容及保健产品等,花海经济正悄然成为海南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南由于建省时间短,没有太多的产业基础,选择重点发展旅游和健康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花卉产业也是海南除海鲜水果之外,为数不多可外向输出的产业。而花卉产业可衍生出花卉旅游业、花卉文化、花卉养生产业,并且涉及农业、旅游、环保、商业、运输等众多生产领域,有力地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此外,花卉产业还可与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发展前景巨大。海南已将做大做强花卉优势品牌,列为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将花卉产业打造成为热带高效农业的标杆和典范。
花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花卉产业又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它有着巨大的消费群落。花卉产品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宗商品以来,大受消费者青睐,2016年世界花卉年消费额达3000多亿美元,全球花卉贸易额已突破一万亿美元。我国花卉产业经过多年的行业转型,产业链不断延伸并向多领域发展,花卉种植也从观赏性向观光旅游、保健、药用、食品等方向发展。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养生、美容、美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我国人均花卉消费以每年10个点的速度增长,资源稀缺的热带花卉也会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日益增长而增长。花卉行业面对的是大众消费,绿化观赏苗木更多的是面向城市建设。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美国中国,注重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求中提到的经济、实用、各具特色等原则,可以推断,海南热带花卉产业前景非常乐观。
二、海南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海南花卉产业虽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海南花卉产业在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程度等方面,与国内先进地区如云南、江苏、浙江等花卉大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更有不少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海南花卉生产中小企业及个体种植户居多,现有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大多未形成规模经营,生产基地设施简陋,技术装备落后,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植期和栽培品种,消费定位过低。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程度较低,未形成完整产业链,花卉产业多功能、多效益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
2.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生产标准严重缺失。目前,海南没有进入国内前十的鲜花花卉品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严重缺乏。主导产品不突出,尤其对本土花卉的挖掘力度不够,缺乏国际、国内的绝对优势产品。只有兰花有鲜切花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他产品,则完全按照出口商的出口标准或自身积累的种植经验来判断。
3. 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运输成本高。海南部分花卉产品陆运成本是销售地10倍。空运成本高,且保鲜、冷藏、运输、查验等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损耗较大。运输途径己成为制约海南花卉外销的瓶颈。
4. 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缺乏花卉交易中心。目前海南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较大规模的花卉交易市场,和能及时反映全省花卉供求关系的交易信息平台。因省内没有大型现代化花卉交易市场 ,内销主要通过广州花市批发,出口从广州、厦门、上海等港口经當地花商贴牌出口。花卉信息服务网络体系的缺失,指导花卉生产的市场分析和产业发展信息不畅通。
5. 政府政策配套和顶层设计缺失。政府没有科学定位海南的花卉产业以及阶段发展策略,花卉生产和发展缺乏宏观管理指导及合理布局,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缺失。长期以来,缺少政府引导资金、优惠贷款和税费优惠支持 ,多数市县花卉企业的水、电、路、气、光纤等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
三、促进海南热带花卉产业发展的建议
1. 优化布局,实现规模化生产
海南虽然全岛处于热带亚热带,但微气候有很大不同,比如中部高区昼夜温差与沿海有很大不同。研究机构要针对海南地理气候数据研究制定出科学的产区图。政府部门应针对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状况,充分利用海南不同地域的气候多样性合理布局,变资源优势为产品和品牌优势,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空间布局。在全省构建以“三区六带 ”为主体的花卉产业发展战略格局。一是在沿海平原花卉产业区,重点建设以文心兰、鹤蕉、散尾葵、巴西铁、反季节菊花等为主的鲜切花(切叶、切枝)产业带和以热带兰花、金钱树、发财树、海南博兰、福建茶等盆景盆栽产业带;二是在山地丘陵花卉产业区,重点建设以棕榈科为主的热带绿化景观性苗木产业带,以海南乡土树种、引进的名特优稀植物为主的热带观赏性苗木产业带;三是在中部山地花卉产业区,重点建设以荫生观叶植物、高档盆花为主的鲜切叶和盆栽产业带和以热带樱花、凤凰木、木棉为主的多彩热带景观树产业带。
生产布局。全省有四类地可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第一类地是巩固提升现有12.8万亩花卉种植水平和效益;第二类是在全省 800万亩的橡胶林中,发展林下种植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等花卉品种;第三类是需调减的40 万桉树、60万亩低效胶园,可改种花卉苗木;第四类地是村庄空白地,农户可种植易于管理的花卉苗木,发展庭院经济。
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生产。未来5年,重点建设以下几类花卉生产基地:一是凤梨盆栽花生产基地 ,由现在的500万盆增加到 1000万盆,巩固占全国50%的市场份额;建设散尾葵等鲜切叶生产基地,由现在的3万亩增加到5万亩,巩固占全国近70%的市场份额;建设金钱树盆栽生产基地,由现在的1万亩增加到 2万亩,巩固种植面积占世界第一的地位;建设反季节白菊花切花生产基地,面积由现在的 4000亩增加到10000亩,巩固冬季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建设平安树、龙血树盆景盆栽生产基地,由现在的1万亩增加到 2万亩,巩固占全国 20%的市场份额;建设热带兰花切花盆栽生产基地,巩固 5000亩种植面积,树立海南热带花卉最具特色的品牌,成为国内花卉的采购基地。
扶持建设热带花卉良种繁育基地。支持海口、三亚、儋州等市县建设花卉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林木与花卉苗圃。争取将海口、三亚两市列为“国家重点花卉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要借鉴南繁育种的经验,致力将海南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热带花卉种源研发工程技术中心。面对世界热带花卉的消费导向,从种源上突破,与世界消费区直接对接。此外,由政府担保出资引进国际优质种源,以此优惠招商吸引国内优秀的花卉企业入岛经营生产,以再造一个“花卉南繁”的决心,通过承接能力的打造,海南将一举成为亚洲的花卉中心,并有望成为世界级花卉的产区。
2. 找准主导产品,打造产地品牌
目前,以热带兰、红掌、切叶、盆栽观赏植物等热带花卉为发展重点,重点发展热带兰花、鹤蕉、反季节菊花等海南在国内冬季市场占主导地位和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的切花类产品,散尾葵、鱼尾葵、巴西铁等海南在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切叶类产品;盆景盆栽发展重点是海南独有的博兰,特有的香兰、黄花梨、小叶榕和福建茶、九里香等盆景产品;具有较强产业基础的蝴蝶兰、凤梨、三角梅、金钱树等盆栽产品;绿化观赏苗木发展重点是棕榈科等主产地在海南的热带苗木,龙血树、凤凰木、木棉等乡土树种,沉香、紫檀、鸡蛋花等杂木类产品。海南花卉企业要根据品种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确定几个优势品种,打造产地品牌,实施如海口切叶、儋州红掌、东方石斛兰、三亚蝴蝶兰、乐东金钱树等“地理标识”战略。有计划地扩大生产规模,狠抓产品质量,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3. 完善市场流通载体建设,促进物流基地建设
建设现代化大型花卉市场和物流中心。在海口,整合全省现有花卉市场资源,建设一家辐射东南亚,对接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集现货交易、储藏保鲜、包装运输、展销订货及其他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化大型花卉市场和物流中心。支持三亚、儋州等中心城市,新建或改扩建区域性花卉专业市场,以良好的邮电、交通、运输能力,直接与航空、海关、植检、工商、税务及金融部门挂钩,实行一条龙服务,使花卉产品的流通能有序高效地进行。
拓展花卉营销网络。省内主抓宾馆、“双创 ”、“美丽海南百镇千村” 工程建设消费市场;境内,主攻北京、上海、广州、沈阳、郑州、武汉、重庆、西安全国八大消费地市场 ;境外,主拓美国、日本、欧洲、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家等地市场。支持在城市社区、滨海休闲度假区、酒店、会展中心、大型超市、医院学校等地区发展花卉零售店。发展花卉产品网上销售市场,同时推进建设花卉信息网络体系,为全省花卉行业服务,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促进物流基地建设。在海南海口和三亚各设一个海运物流基地,专用货柜可直接发往海外(花卉的保鲜技术已成熟,台湾就是直接船运到美国),并在国内厦门、上海、青岛设立港口中转保植基地,为电商平台提供接单零售发货。
4. 建设花卉主题公园,开展国家级花卉文化活动
建设和完善一批花卉主题公园、产业园。依托市县现有的城市公园、植物园等公共资源,改造拓展,突出花卉元素,丰富花文化内涵,建设具有展示、普及、教育、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的热带花卉植物博览园。支持花卉企业建设最具比较优势的热带兰花、散尾葵、金钱树、反季节菊花等现代热带花卉产业园,博兰、小叶榕、苏铁等现代盆景盆栽产业园,棕榈科现代热带苗木产业园。
组织多种形式的花卉文化展、文化节,通过文化传播,带动花卉消费。创造条件,争取在海南举办中国花卉博览会、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全国盆景交易大会、中国花卉产业论坛等花卉文化活动。远期争取举办中国海南世界园艺博览会,突出打造三角梅小镇、热带兰花小镇、玫瑰小镇等一批热带特色花卉小镇,挖掘重要热带花卉文化内涵,突出热带花卉特色。
5. 增加对花卉科技创新的投入
应优化花卉品种研发和保护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和信息的传递,改变海南花卉科研和技术推广明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现状,将新品种选育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编制实施省重点花卉苗木新品种新技术五年滚动扶持规划。对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主要花卉企业的关键性技术研发项目,在资金上给予持续支持;二是支持海南热带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鼓励龙头企业、花农合作社、涉花院校和科研院所等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提升花卉全产业链科技含量;三是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在海南建设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继续支持海南首家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三亚热带森林植物研究所国家竹藤花卉种质资源库建设。
6.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通过整合财政、金融和社会资金,促进花卉业的发展。对海南花卉龙头企业,在项目立项、资金贷款、租金税费、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产品出岛出口等方面重点给予扶持,助其做大做强。
财政政策。参照国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设立省财政专项花卉产业发展补贴资金;制定省财政奖励花卉大县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奖励条件、资金规模和使用范围。设立省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对接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花卉产业信贷政策性担保业务。对通过人工繁育栽培的花卉苗木,只要有正当栽植产地标签,免征出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费。
投资政策。一是设立省热带花卉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由省财政部门或涉农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 ,单设基金或在现有省产业发展母基金下设子基金,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 ,引导各类资本投资热带花卉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二是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争取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 ,支持海南花卉种质资源库、热带花卉良种繁育基地、热带花卉植物博览园等公益性、半公益性项目建设;三是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安排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热带花卉生产基地、热带花卉产业示范园区、热带花卉市场等项目建设;四是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以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市县为主体,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专项补助资金、地债、盘活存量资金、中央支持资金等各类资金,向花卉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金融支持。创新银行信贷服务,支持花卉企业以土地租赁或使用权、花卉苗木等进行抵押贷款。省市县财政安排资金,设立涉花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制定奖励办法,对支持花卉产业发展贡献大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省市县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保险公司开发花卉产品保险。
土地政策。保障适度规模经营用地。根据中央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和海南省实施办法,支持花卉龙头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农垦集团公司,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花卉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省国土部门会同省林业部门制定花卉产业发展建设用地保障办法。根据实际需求 ,确定一定比例用于花卉产业生产基地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熊安静,陈放.花卉产业:海南“美丽经济”大蛋糕[J].今日海南,2017(6):40-42.
[2]陆继亮.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亮点突出优势明显[N] .中国绿色时报,2016-5-24日第B04版.
[3]尹俊梅,陈金花等.海南热带花卉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6(10):57-60.
[4] 郭莉频.海口市XP镇兰花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D].湘潭大学,2015.
[5] 陈娜.海南荣丰花卉苗木高新技术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6] 陈名.云南花卉产业发展优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7] 王娜,李海軍等.国内外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分析[J].北方园艺,2014(9):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