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璐
杭州素有“电商之都”的美称,电商所带来的一系列效应都在影响着幼儿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班级区域游戏的变化。
区域游戏中,几个“营业员”正在“小超市”里整理货架、叫卖商品。这时候有几个原本在“娃娃家”的孩子走了过来: “我想要买东西,可是我没钱。”“没钱就不能买东西。”“可是我的爸爸妈妈去买东西都是不用钱的啊,他们用手机扫一扫就行了。”“那是支付宝,我们又没有二维码,不能用的!”“那我们画一个二维码不就行了。”……
孩子们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当前在电商效应下我们的生活方式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们耳濡目染,也了解了很多新的方式和规则。但是在班级的区域游戏中我们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和规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作些改变呢?
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发现孩子们对于新的生活方式尤其感兴趣,希望感受科技带来的方便。在孩子们的倡议下,我们决定从“小超市”着手进行尝试。
第一步是增加“超市”的虚拟支付方式。孩子们认为:支付宝里面的钱是从银行里划过去的,于是,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大家想到了记账制度。孩子们每进行一笔虚拟支付,就需要去“银行”记账,“银行”的工作人员将每个孩子的资产状况记录在他们各自的账户上。问题解决了,大家开始着手制作“小超市”的“二维码”,然后将其黏贴在柜台前,同时,孩子们制作了一些用来扫二維码的手机。就这样,虚拟支付的方式在班级的“小超市”里率先实现了。
利用虚拟支付的方式,孩子们需要对账单进行及时记录、清算,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孩子理财意识与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孩子们还会碰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积极讨论、沟通来解决,从而促进了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沟通能力的提升。
一次,“娃娃家”的“妈妈”进行了一次电话购物,“小超市”的工作人员从装货到送货上门,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越来越多的孩子采用了电话购物。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购物需求,教师引领孩子们将“超市”里的商品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列了一张清单贴在“电脑”上,孩子们可以根据清单自己列一张“购物车”的货品单交给“超市”,“超市”工作人员按照货品单备货、送货。
后来,孩子们还模仿网店定期举办一系列优惠活动,如发放自制的店铺优惠券、开展“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一时,班级“小超市”里的购物途径多种多样,促销方式也各显神通,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卖家”,都能获得丰富的社会交往体验。
支付方式与销售方式的改变,带动了一系列角色游戏的兴起。有的孩子尝试制作各式各样的二维码,开了一家二维码制作店铺;有的孩子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手机,开了一家手机店,里面的手机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有的孩子则招聘几个“快递员”,开起了物流公司;“小超市”中也衍生了“拣货员”“包装员”等岗位。“包装员”“快递员”们还在建构区中搭建了盛放货品的仓库、货架,以及传递包裹的“滑梯通道”,等等。孩子们的游戏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精彩。
“萌宝购物狂欢节”是孩子们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双十一”购物节而开展的。他们将自己的手工作品、家里闲置的玩具和用品等以照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售卖。整个活动的准备耗时近一周。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在前期自制了商品信息海报进行宣传,活动当天还邀请其他班的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便将出售的“物品”打包好,贴上收货人的地址、姓名,统一交到“物流公司”寄送。整个活动紧锣密鼓,孩子们体验了一把“双十一”的忙碌与收获。
在游戏结束后,我们引导孩子对店铺服务态度、快递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孩子们说说游戏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使以后的游戏开展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