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秉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总编辑,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等。
杨秉辉语录
退休了,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若或多或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于己、于人皆是好事。心情愉悦,必定有益健康,也是“养生”之一法也。
我是一个医生,以治病救人为业。不过多年来,我亦关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工作,时而写点短文披露于报端,或做些讲演宣传于社区。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养生的?”对于“养生”一词,我并不十分赞赏,因为我觉得健康是靠自己争取的,不是靠“养”出来的。当然,用什么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实践。在健康教育中,有“知信行合一”的说法,我关注健康教育这项工作,自然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相信这些知识,也努力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这些理念。比如,我比较注重饮食均衡、适度控制食量,绝不抽烟、喝酒,尽力做些适合的体育运动,努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等。当然,这些话说起来容易,要做得好并不容易。除了绝不抽烟、喝酒外,我也未必做得很好,但确实是努力去做的。
比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一句话,要做得好,就不容易。以退休老人为例,不必留恋过去,名誉、地位都是身外之物;不必担心未来,担心无用,不如顺其自然,关键是过好现在的日子。怎么过好现在的日子,各人有各人的具体情况。我的想法是:在丧失活动能力之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必定是开心的。因为前提已经限定是“自己喜欢的事”。当然另一个前提是:社会公约规定你喜欢的“事”不能妨碍别人,而如果还能有益于别人,当然更好。
小孩子顽皮、荒废了学业,老师必定批评,家长必定苛责,想必也开心不起来。等到成年以后,有了社会、家庭的责任,就不得不为了这份责任,做着不一定且大多数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比如,我的职业是医生,当初进医学院读医科,是本着做医生可以“治病救人”这样一个自认为“崇高”的目的而做的选择。毕业后做了医生,虽说也是一件符合自己志愿的事,但作为医生,每天接触的全是处在痛苦中、生命垂危中的病人,说实在话也开心不起来,不过是为了这份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努力坚持了下来。如今退休了,对我这个医生而言,实在是一种精神上的“释放”,可以不再听见病人痛苦的呻吟、看着病人绝望的眼神了,才有了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可能。
我喜欢的事是写写、画画。退休前,写点东西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后,有了大把时间任我写作。我写的主要是医学科普文章,现在有许多新媒体形式能很快传播,读者有很好的反响,我也就有了点成就感。近几年来,我每年都会有一两本新书出版,还首创了一种小说形式的医学科普,将枯燥无味的医学内容植入小说的情节之中,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得医学科学知识。至今,我已出版了短篇医学小说集与长篇医学纪实小说各一部,第二部短篇医学小说集也即将出版。
我喜欢画画,主要是钢笔画。新民晚报上有一个“钢笔画世界”专栏,我的画作在该栏目发表已有很多年。我喜欢旅游,曾去过许多国家,也写过一些游记。退休后,跟着旅行团去的地方更多了,也创作了许多画稿。随着年岁的增长,外出旅游会减少,但我仍可继续我的爱好。我将过去画得不十分满意的舊作重新改画,在改画的过程中,还不经意间创造了一种“钢笔水墨画”的形式,即先用钢笔画出景物的轮廓,取其刚劲之效,再用毛笔画出水墨光影,添柔美之意,提升了钢笔画的表现力。有了新的画作,我便将以前写的游记摘出,将图画配上去,制成了一种图文并茂的“旅游小品”在“朋友圈”里发表,多有好评,我当然也就十分开心。
延伸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与长寿取决于几大因素,其中生活方式占60%,遗传因素占75%,社会条件占70%,医疗条件占8%,自然环境占7%。医学的最终目标不是治病,而是促进健康。一些疾病,如慢性病,可以治疗,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坚特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让你远离疾病、保持健康。
大众医学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