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有目的、有动力

2018-04-19 01:18张金哲
大众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长寿外科小儿

张金哲,中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荣誉主任委员。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丹尼斯布朗”金奖,为国际小儿外科最高成就奖。2006年被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2010年获世界小儿外科联合会及宋庆龄儿科医学终身成就奖。

张金哲语录

我的养生之道,可以总结为三条:长寿有目的、生活要节制、疾病须预防。

编者:98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是中国小儿外科的创始人,是国际小儿外科界响当当的人物。他平易近人、温文尔雅、多才多艺,对患儿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对医学科普倾注热情。他是同行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医学大家”,也是孩子们眼中和蔼慈祥的“张爷爷”。他说,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还想为孩子们多做些事情;他说,好的儿科医生一定是爱孩子的,患儿年龄小,无法像成年人一样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但同样有感情,儿科医生一定要尊重患儿,要像妈妈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护患儿。这篇由张院士亲笔撰写的文稿,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平和与智慧,让人心生温暖,也令人颇受启发。

长寿有目的

2018年,我将是98岁,很多功能都已衰退。领导、同事、家人都非常关心和多方照顾我。然而,长寿不能只给别人添麻烦,还要为社会工作。我现在仍然每天按时去医院上“半天班”。昨天能做的事,今天必须能做,明天也要能做。坚持下去,就能长寿。我给工作加了两条要求:第一,工作要有兴趣,要感到愉快;第二,工作要有压力和纪律。我想,这就是我的长寿目的和动力。

我的座右铭是“博思勤动”。记得我小时候总喜欢看大人们做活;读中学时,我总想自己动手。我喜欢看画,就想自己也画两笔;喜欢看戏,就想登台唱一出。大学毕业后,我当了外科医生,之所以选择外科,也是因为外科医生能“动手”。20世纪50年代,我在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开创了小儿外科,不少小儿专用的医疗器械都要自己做。当时,我的宿舍里有个“小作坊”,简单的木工、钳工、电工、吹玻璃等徒手工艺,我都会做,这对当时小儿外科事业的发展和向全国推广起过建设性作用。

我的生活观点之一就是“兴趣广泛”。“兴趣广泛”对团结交友的作用更大。传统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使我能与老师一代交流,向他们讨教;跳舞、打球、滑冰、游泳,又让我能和青年一代玩在一起;打桥牌,团结了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唱京戏,又团结了工友和职员。我什么都会,但都不精,从不压人,所以大家都愿意和我玩。前途有光明,使你活得有奔头。总感觉有事要做,就不想死。这就是争取长寿的真实动力。

生活要节制

我发现,生活没有压力、纪律的约束,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散,人也会加速走向衰老。因此,我仍坚持每天6时起床,每周定时看门诊、定时查房。院内外杂志的约稿、学生的改稿,在限期内一定完成。你一拖拉,人家照顾你的年龄,就不敢再找你了。

关于生活,我总结了四句偈语:“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工作尽力,不怕无功,不计报酬:生活符合工薪群众标准,吃能解馋解饱,穿能保暖礼貌,不陪烟酒,不比时尚;对人宽容,赢得朋友遍天下。我将偈语写成横幅,悬于客厅,公开展示,广求监督。

2002年以前,我在医院宿舍4楼住了40余年,每天多次上下楼,出门骑车。80岁以后,领导照顾我的身体,安排我乔迁至带电梯的高层,上下楼有电梯,上下班有汽车接送。为了弥补“四体不勤”,我买了一架室内锻炼的自行车,每晚蹬车5千米,坚持不懈。

疾病须预防

关于防病治病,我的基本原则是:相信科学,相信自己;定期系统体检,对医生的建议应该认真考虑。医学书上讲的是广大群众的平均情况,不一定符合某个人的现状。遇到健康问题,最好找一个对你的情况比较熟悉的医生以闲谈的形式征求意见。对于任何建议,首先應考虑“我究竟有什么问题,你的建议能解决什么问题,实施起来有无困难和危险”。最后的治疗,由你自己决定。不急的疾病应该争取与医生多交流或多找几个医生交流,动动脑筋分析分析。

我步入衰老之后,眼睛换上了人工晶体、耳朵用了助听器、牙齿全是假的、心脏装了起搏器、肚子上有五个“手术切口疤”,这些都是高科技维持我现在工作能力的见证。

猜你喜欢
长寿外科小儿
骨外科知多少
阅读使人更长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长寿还是短命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小儿涵之三事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