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场”而在: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的行业现状与职业命运*

2018-04-19 10:41张国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节目主持主持人设置

■ 张国光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下,新的视频媒介与视频平台迅猛发展,视频内容多方生产、受众(或用户)多屏观看,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在这一新趋势中,视频节目主持人的地位是否依然重要,其职业命运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从现有的一些公开言论来看,不少人持悲观态度。归纳起来,有两种最突出的担忧:其一,人们认为新的节目形态在逐渐将节目主持人边缘化,节目主持人的生存空间或将受到严重挤压;其二,跨界主持蔚然成风,草根主播野蛮生长,职业节目主持人的“奶酪”大有被瓜分之虞。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由于视频节目网络化已成大势,在相当的程度上,网络端口的节目收视数据应最能代表现在及将来的视频消费格局(作者注:本文不严格区分节目的制作来源与播放渠道,将所有在网络端口播放的节目均视为网络视频节目,包括仅在网络平台播放的节目以及既在网络播放又在电视播放的节目)。基于此,网络视频节目主持行业是否确实处境堪忧?其未来走势又将遵循何种逻辑?本文将基于最新的网络平台数据做出客观描述,并作出相应的分析与推测。

二、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样本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当下的视频节目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掌握节目主持岗位的设置情况及节目主持人整体的从业特征(如是否专职、年龄与从业时长等)。根据收集数据时百度搜索风云榜当日排行(2017年10月7日),我国网络视频搜索指数前三甲为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网,且均显著高于排行第四位网站的搜索指数,可以认为爱奇艺、腾讯视频与优酷网的视频数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网络视频消费的主流,因此我们将考察范围锁定在这三家网站的视频内容上。

在节目样本的选择上,尽管视频节目类型众多,但网络用户视频消费主要集中在影视与综艺,可以认为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行业状况最具代表性,因此我们决定全面考察以“综艺”为名的视频内容。三大网站均有详细的综艺节目排行信息。其中,爱奇艺提供“热搜”排行前50名的节目数据,且区分了“昨日指数”“最近一周指数”“最近一月指数”三类。考虑到数据稳定性与代表性,我们选取按“最近一月指数”排名的top50节目数据。腾讯视频既提供“热搜榜”,也提供“热播榜”,但综艺“热播榜”没有提供排序功能,无法从高到低收集数据,因而我们仍然采用其“热搜榜”综艺top50的节目数据。优酷网仅提供“最多播放”数据,且分“今日”“本周”“历史”三类。由于“今日”数据波动性很大,“历史”数据则时间跨度太大,所以,我们选择优酷网综艺频道的“本周”最多播放top50节目数据。由于优酷网将部分少儿类动漫节目也纳入综艺排名,我们剔除了其中的该类节目8个,将优酷网取样数据顺延到了top58。

按照前述方法,我们获得了三大视频网站排名最前的150个节目。对于其中重复出现的节目,如《爸爸去哪儿第5季》《中国新歌声第2季》《快乐大本营》等等,一概实行归并。对于非常规类节目,如5个晚会类节目,以及自媒体节目《Super+吴亦凡音乐年2017》、录制转播节目《德云社相声》等,也一概剔除。由此获得不重复的常规综艺节目数量为89个,代表了当前三大视频网站关注度最高的节目,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三、节目主持人的行业现状与从业特征

(一)节目主持人真的被“边缘化”了吗?

我们要考察的第一个问题是,现在的视频生态中,节目主持人究竟有没有被“边缘化”,到底有多少节目还需要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是“以有声语言驾驭节目进程”①。为了让考察结果更有说服力,我们对是否“设置了节目主持人岗位”制定了严格的评判标准,即:必须有人贯穿节目始终,在节目各个环节均发挥明确的组织与衔接作用。据此,仅将具有明确可识别的主持特征的节目归为“设置了主持人岗位的节目”,而将一些边界比较模糊的节目归为“没有设置主持人岗位的节目”,如《爸爸去哪儿》《明星大侦探》《大梦想家》等等。

我们发现,全部89个有效样本中,未设置节目主持人的节目数量为33个,设置了节目主持人的为56个(不包括5个晚会类节目),设置主持人的节目数量接近于未设置主持人的一倍。

由于我们的分类方式对于设置节目主持的考量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可以非常确切地说,从目前来看,网络平台最受欢迎的视频节目,多数都采用了节目主持人。对于被边缘化的说法未得到印证。

同时我们注意到,在设置了节目主持人的全部56个节目样本,有31个节目出自传统电视台各大上星频道,剩余25个节目则出自以三大视频网站为首的非传统媒体。而在没有设置主持人的33个节目中,21个出自传统电视媒体,其余12个则出自非传统媒体。在传统电视出品的节目中,设置了主持人的节目数量占该类别总量的59.6%。而在非传统媒体出品的节目中,设置了主持人的节目数量占该类别总量的67.6%。可见,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在各自类别中所占比例来看,两类制作机构在是否设置主持人的问题上并无重大差异,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非传统媒体要“抛弃”节目主持人。

(二)职业vs非职业:节目主持是谁的天下?

我们感兴趣的第二个大问题是,时下,究竟是哪些主持人在唱主角。具体来说,在现今热播的并设置了主持人岗位的网络视频节目中,占主导优势的究竟是职业节目主持人,还是非职业节目主持人。

在前述明确设置了节目主持岗位的56个节目样本,我们对每个主持人的公开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为避免数据重复,对于主持多个节目的主持人,如何炅(在样本节目中,分别主持了《快乐大本营》《奇葩说》),只登记一次。同时,为保证数据的代表性与说服力,对于一个节目中出现多位主持人的,由于其合作主持的搭档在不同节目中有不同的情况,具有相当大的变异性,我们只采用排名最靠前的主持人的信息。如汪涵等人主持的《天天向上》,原本是“天天兄弟”多人共同主持,我们只采用了汪涵的数据。由此,共计有38位主持人进入分析范围,分别是:汪涵、张大大、赵川、华少、李好、沈涛、陈怡、百克力、陆之瑞、关枫、汪梦云、大左、吴秀波、谢娜、程雷、贾玲、吴振天、王自健、倪萍、郭德纲、胡海泉、梁宏达、黄子佼、马东、张绍刚、蔡康永、何炅、孟非、王尼玛、章亭、涂磊、屠化、计燕、莎莎、高晓松、汪聪、马未都、金星。

1.职业节目主持人占绝对优势

在认定是否属于“职业节目主持人”时,我们同样采用了较为严苛的标准,以“就业以来大部分职业经历为节目主持”判断是否属于职业节目主持人。即便如此,也只有8人不属于职业节目主持人,分别是:吴秀波、贾玲、胡海泉、马未都、郭德纲、高晓松、金星、吴振天。而剩余30人均为职业节目主持人,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与此前的一些说法刚好相反,从本文数据看来,节目主持行业仍是职业节目主持人的天下。看来,虽然明星跨界主持接连不断,草根主播也在纷纷涌入市场,但真正长期从事节目主持且在主持岗位上产生较大影响的并不多,其之所以令人产生“鹊巢鸠占”的错觉,或许是因为跨界主持与草根主播等更具新闻性与传播影响。

2.视频节目主持行业更喜欢“老”人与“熟”人

在考察年龄与从业时长时,为同样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对于不属于职业节目主持人,或跨界兼职时间不超过5年的,不纳入统计范围,因此我们去掉了吴秀波、贾玲、吴振天、胡海泉、马未都等人的数据。另有莎莎、计燕、关枫、汪梦云年龄信息不详,因而此项目的主持人有效样本为29个。我们得到的统计结果有点出乎意料(见表1)。

表1 样本节目中主持人年龄与从业时长数据

这一数据包含了丰富内涵。第一,网络时代的节目主持行业并未“喜新厌旧”,而是更青睐于“老”人与“熟”人。同时也可以看出,热播视频节目中的主持队伍已经整体上告别了“吃青春饭”。第二,丰富的从业经验,加上积累的人气与影响力,使得资深主持人在网络视频时代仍掌握着更多的入场券与话语权。这也意味着,节目主持行业可能存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一线主持阵营因而就具有了很高的门槛,节目主持也成为了讲究资历的行业。反过来,新手想要快速成名变得更为艰难,因为给新手的机会变得相对稀缺,像何炅那样能在20多岁就能主持一档影响巨大的节目并获得成功的案例,未来或许会非常罕见。

四、生存之问:哪些节目最需要主持人?

前文数据表明,主持行业的现实并没有人们担忧的那么糟糕。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一现状能否充分反映节目主持行业的未来趋势呢?由于“是否设置节目主持人岗位”直接决定了节目主持人是否拥有生存土壤,我们应该从当前现状中寻找更可靠的逻辑线索。具体而言,在前述设置与没有设置节目主持人的两类节目对比中,是否存在一些可以辨识的区别性特征?有没有可靠的规律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节目需要主持人,什么样的节目不需要主持人?如有,我们将能对节目主持人未来的职业命运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我们发现,两大类节目看似包罗万象,实则有着一些共同点。最显见的是,未设置节目主持人的节目绝大多数都是户外实景录制的节目,而设置了主持人的节目绝大多数都是在演播厅录制的节目。因而,我们推测节目的录制场地与是否设置节目主持人有很大关系。录制场地通常包括:户外实景、户外实景+室内实景、室内实景、室内布景、演播厅或演播室,此外则还有剪辑类的节目不涉及录制场地的问题。据此,可将全部89个样本节目作一个初步分类(见表2)。

表2 根据录制场地对样本节目作出的初步分类

不难看出,设置了主持人的节目中,占比最高的是在演播厅或演播室录制的节目,而未设置主持人的节目中,占比最高的是在户外录制的节目。不过,这一分类数据还略嫌分散。如果将室内实景、室内布景与演播厅或演播室各栏的数据统称为室内录制,则数据会进一步简化,对比更为明显,如下表3。

表3 根据录制场地对样本节目作出的简化分类

可见,如果不考虑剪辑型节目,节目是在户外录制还是室内录制,似乎就是主持人是否出现的决定性因素。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表中的几类“反例”该如何解释,包括如下三类。

第一,2个在户外实景却设置了主持人的节目,分别是:《极速前进第4季》(中国版)、《环球梦游记》。第二,6个既有户外场景又有室内场景却没有设置节目主持人的节目,即《天使之路》《梦想改造家第4季》《不可思议的妈妈》《中餐厅》《大梦想家》《爸爸回来了》,其中,不少节目多数场景都是在室内完成。第三,2个完全在室内录制却没有设置节目主持人的节目,即《明星大侦探》《中国有嘻哈》。

因此,是否在户外还是室内这一条,还不能完全解释是否设置主持人的情况。进一步推敲我们发现,录制节目的时间与空间要素是否集中,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可以具体分为两种情形:情形一,凡节目录制的时间与空间集中的,都可以设置主持人,也可以通过他人代行主持之职;情形二,凡是节目录制的时间与空间不集中的,则不方便设置主持人,非要设置,就只能通过剪辑的方式在最后的成品中呈现主持人。两种情形并不矛盾,可独立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

我们来看看前述的几类“反例”能否由此得到解释。

第1类情况,2个户外实景节目中,《极速前进第4季》录制时间与空间并不集中,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主持人吴振天要么是在节目最开始与嘉宾在一起时宣布比赛规则,要么是当与嘉宾不在一起时,通过后期剪辑的方式令观众感觉是主持人先宣讲规则,嘉宾才开始执行任务,因此节目是通过剪辑的方式在成品中呈现主持人,这同时符合情形一与情形二的描述。《环球梦游记》虽然时间空间不断切换,但每一个片段,都是主持人出镜贯穿始终地实地体验某景点的旅游,在该片段,时空要素是集中的,当然可以方便地采用主持人形式,这符合情形一的描述。

第2类情况,即6个“户外+室内”的节目,都属于时间跨度大、空间变化多,由于录制的时间与空间不集中,因而没有设置节目主持人。这符合情形二的描述。

第3类情况,《明星大侦探》虽然时间相对集中,但由于嘉宾分成几支队伍同时执行任务,实际节目录制的空间并不集中,因而无法采用主持人,这符合情形二的描述。《中国有嘻哈》录制的时间与空间比较集中,但没有设置主持人,这并不是说明规律失效,而是该节目可以设置而没有设置。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该节目是通过导演与副导演出面或出声音的方式代行主持之职,因而实际是符合情形一的。事实上,该节目的四强对决赛就请了华少担任节目主持。与此类似的还有《挑战者联盟》这档户外明星挑战真人秀,常规节目没有主持人,但导演会担负出面沟通之职,并且也在该季最后一期节目时(在某大型体育场录制)请了陈欢担任主持人。

如此一来,全部89个有效节目样本,均可以由同一条规律得到解释。因此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节目录制的时空要素是否集中,与该节目是否设置主持人岗位最密切相关。在录制时间、空间集中的节目或节目环节里,主持人仍然是调度节目运行的高效手段;而在录制时间、空间不集中的节目或节目环节里,主持人就有点无能为力了。所以,很多真人秀节目没有采用节目主持人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主持人被抛弃了,而是该类型节目很多时候不适宜采用主持人形式。节目主持人有自己擅长的领地与职能边界,他们更适合在时空要素集中的节目环境中发挥作用。

五、因“场”而在:节目主持艺术本质的再思考及其对主持人职业命运的影响

(一)作为“场”艺术的节目主持

前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节目主持与“时空要素高度集中的节目录制方式”密切相关的结论。正是因为节目主持非常适应于“时空要素高度集中的节目录制方式”,决定了该类型节目对于节目主持人有着天然的依赖。事实上,“时空要素高度集中”这一内涵可以用一个我们更为熟悉的词来指代,即:场。

“场”有多重含义,如“某种活动范围”“舞台”“事情发生的地点”“表演或比赛的全场”“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有场次或场地的文娱体育活动”,还可以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如电场、磁场、引力场”②等等。“场”的字面意义虽然极为丰富,却并不难看出其各种含义均有着“时空要素高度集中”的内涵。因此,将采用时空要素高度集中方式录制的节目视为一个“节目场”,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只不过,这个节目场不只停留于“物理场”,而必须向“意义场”演进。它必须经由节目中各要素的激活、连缀、组合、碰撞等一系列复杂的动态过程,才能最终生成为一个具有心理与社会意义的精神文化产品。

而节目主持人,恰恰是在其中行使着着极其重要的发起、衔接、黏合、催化、点染、形塑的功能。在以时空要素高度集中的方式录制的节目中,缺少了主持人的功能发挥,节目的“意义场”就难以形成,节目就难以成为一个有形、有序并符合意旨的成品。从这一点来说,把节目主持艺术视为一种依托于节目、服务于节目的“场”艺术,或许有着相当的合理性。节目的“物理场”的存在,是节目主持艺术存在的前提条件;节目的“意义场”的生成,则是节目主持艺术的价值体现。无“场”,则无“主持”。有了“场”,才有了对主持人的需求。主持人的核心使命,则是成就这样一个“场”,从而保证节目的完成、兑现节目的宗旨。

事实上,在历来关于节目主持艺术的探讨中,就不乏各种与“场”相关的用语。比如暖场(或曰热场)、控场、圆场、救场、压场。主持人的工作常用“串场”来指称,主持活动一般用“场”来作量词;主持人一定要有“气场”,而最忌“怯场”;主持人都希望嘉宾与观众能“捧场”,最担心“冷场”和“草草收场”。从前文得出的逻辑来看,如此多与“场”相关的表述存在于节目主持领域,绝不是一种偶然。

由此,我们可以对节目主持艺术的本质特征做一些新的推演了。我国大陆自出现“主持人”概念的三十多年来③,对于节目主持艺术本质特征的研究已从多维度展开。如微观视角上,从方式手段出发,可将节目主持视为一种语言艺术④;中观视角上,从其与节目的关系出发,可将节目主持视为一种呈现节目的高超技艺⑤;宏观视角上,从社会属性出发,可将节目主持视为一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⑥。现在,仍然是从中观视角着眼,我们认为,节目主持作为一种“场”艺术的特征不容忽视。因为,这既是节目主持有别于其他工种的核心本质,也很可能因为这一特征,节目主持才得以在网络视频时代保有强大的生存适应力。节目主持诚然是一种语言艺术,也确乎是一种传播艺术,但它更应该是一种“场”艺术。因为语言这一手段,以及传播这一活动方式,都不是节目主持独享的,“场”艺术则几乎是主持人所独享的。从“动态生成”的特性而论,演讲、演唱、舞蹈、戏剧等活动似乎也是一种“场”艺术,但节目主持明显有别于它们。最根本的一点是,演讲、演唱等活动,都是主要以自身为传播内容,节目主持却是主要以自身以外的要素为传播内容。节目主持首先是以生产与传播节目的一种形式而存在,而不是首先以节目内容本身而存在。虽然主持人也可以说是节目内容的有机成分,但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以一种结构性要素出现,起着连点成线、聚线成面、合面成体的作用,但主持人却不是点、线、面、体本身。因此,各种集群活动与舞台艺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场”艺术成分,但似乎只有节目主持人才是纯粹因“场”而在、为“场”而生的特殊角色。所以,节目主持更本质的特征,或许就在于它是一种“场”艺术。

诚然,从绝对意义上说,并非所有的主持人都在“时空要素高度集中”的节目中工作。另外,学界对“主持人”概念的界定尚有模糊之处,各界对“主持人”概念的使用也并未遵循一致的规则。这就使得并非所有视频节目的主持都能体现典型的“场”艺术特征。但是,从本文的节目样本来看,鉴于所有具备“时空要素高度集中”特点的节目都或显或隐地采用了节目主持人,而几乎所有不具备该特点的节目都没有设置主持人,这似乎足以说明,唯有“场”艺术这一点,是时下视频节目中的主持人最具竞争力和适应性的特征。因此,我们更愿意舍弃一些外延上的覆盖,而突出地强调节目主持的“场”艺术本质。尽管这样的界定在逻辑上有失周全,却可能更符合当下与未来的节目主持行业趋势。

(二) “场”艺术与节目主持人的未来

至此,我们已经触及到了“节目场”与节目主持人的天然依存关系。我们已经可以说,时空要素集中的“节目场”的存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存在。因而,对于节目主持人是否会长期存在的最有力判据,便是将来的人们是否会大量需要这类集中的“节目场”。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人是社群动物,人的文化与精神消费领域中,必然是个体消费方式与群体消费方式共存。在视频收看方式与渠道都极为丰富的当下,影院与剧院依然魅力不减这一事实,就部分说明了人们对于群体消费的钟爱和集体参与、集体分享、集体体验乃至集体狂欢的社会心理需要。只要这种文化与精神领域的群体消费方式存在,对“节目场”的需求就会存在,相应的,其必然需要主持人的存在。简言之,人们需要“节目场”,而“节目场”需要掌握了“场”艺术的节目主持人。因而,在未来的视频节目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节目主持人将继续大有用武之地,节目主持人队伍未来的职业命运整体上看仍然是乐观的。

对节目主持作为一种“场”艺术的识别与体认,并不意味着节目主持人在当下与未来的视频生态中无需做出任何调整与改变。“场”艺术是对节目主持本质特征的高度抽象,其具体形式和最终呈现,仍要视具体的节目需要而定,也仍将受到媒介环境与时代风潮的调节、冲击、推动与淘洗。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样式、话语策略等,自然要与时俱进,方能“上道”“入流”。

此外,肯定“节目场”与“场”艺术的存在价值是从群体层面回答了主持人队伍的职业命运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主持人个体都会“安然无恙”。从个体层面看,仅能起到基本功能的节目主持人,始终存在被替换的风险。能在行驶主持功能的过程中创造新价值的主持人,才能拥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从本文逻辑来看,主持人创造新价值的必然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场”艺术的发挥来实现节目要素的整合催化,以达到“1+1”大于2的理想效果。

(三)“场”艺术与职业节目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

“场”艺术的获得,并非轻而易举。前文的数据分析已经提供了部分证据,至少从目前来看,热播节目的主持人,绝大多数都有着长期的职业历练。从理论上分析也不难发现,掌握“场”艺术需要多方面的长期努力。诸如语言技能的娴熟、人际心理的掌握、气场气度的修炼、处置意外情况的经验积累等等,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样本节目中,之所以是职业节目主持人占绝对优势就不难理解了:在各类“节目场”中,职业节目主持人因其精于“场”艺术,所以获得了更多的入场机会。“场”艺术,便是职业节目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则可以说,能否胜任多种类型的“节目场”,是判断一个主持人能否走向职业化的关键。跨界的、业余的、兼职的、刚入行的主持人,往往只能凭借天分与机缘胜任某一类型(甚至局限于某一档)节目的主持,而一个优秀的职业节目主持人的胜任范围则要大得多。节目主持行业的真正门槛,或许就在于对“场”艺术的熟谙与精通。至此,我们可以对节目主持人的界定做出另一种角度的尝试了。

注释:

①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②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49页。

③於春:《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三十年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④这方面论述较多,可参见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曹可凡:《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等。

⑤孙祖平:《忽悠主持——主持能成为一门专业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140页。

⑥高贵武:《主持传播的发展趋向一席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7期。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节目主持主持人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主持人语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浅析全媒体环境下节目主持课堂教学创新
少儿节目主持特点及素质培养分析
节目主持人要懂倾听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