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琼青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 揭阳 522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要求[1]。然而,高职外语教学课堂相对封闭的知识本位教学特征导致学生普遍运用中式思维加英文形式的表达方式,适应于应试考级,但是缺少了文化上的可行性,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以适应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各个领域的需求。因此,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违背了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改革势在必行。外语教学的新目标和新思路,不仅停留在知识教学水平上,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切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广东粤东地区一所公办的高职院校,就学校的情况而言,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只能根据专业合班上课,班容量在60到160人的情况不在少数,班里学生的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只能一味输入,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通过各种模式进行实践,实现语言的综合运用,无法实现差异性教学。此外,学生只注重应试考级,忽略英语学习对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无论从办学条件到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都应该考虑到教育系统生态环境承载力,遵循适度原则。大班教学不能超出主体耐受度,超过这个度,自然不能因材施教。现阶段的教育系统生态环境超负荷的承载导致高职英语课堂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失衡:首先,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其次,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失衡;最后,课堂封闭性与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失衡。
近年来,生态概念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生态学理论也逐步渗透到各个学科范畴,为其他学科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思路。在某种程度上,教育与周边环境要素的互动具备生态学意义,因此,根据相应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细节内容和操作步骤,单独列出课堂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找出具体的培养模式。根据生态教育学原理,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基准,促进其心灵环境的建构与可持续发展,推动课堂内部及课堂内部与社会外部的关系转变。外语生态课堂需关注课堂主体、课堂环境与语言内容三方面所构成的动态、和谐、统一的整体。其具备以下特征:协同性,开放性,动态性与可持续性。
教育系统是开放的,内部各要素包括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教学环境都在相互作用,与外部生态环境进行能量的转换。将课堂教学模式与生态学关联起来,重新讨论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式。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2]。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从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大主体。生态主张竞争、共生、协同、进化、优胜、劣汰,寻求人类社会不断进化趋向完善。因此,两大主体要素(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处理同周边生态环境的联系,从课堂到校园乃至社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在不断的选择和适应中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培养大批外语语言基本功扎实、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强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3],建立起专业+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学科专,英语能力精的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跨文化课程显然很难实现,大学英语课程就必须承担起跨文化教育的职责,在反思传统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探索有效可行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生态课堂。
本课题组成员遵循生态学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总结了实际操作中的几种模式:
教师是生态课堂环境的重要生态因子,肩负着策划、导向和协调课堂各要素的统一和谐。课堂教学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在可行的范围内,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呈现模式。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必须保证有2名或2名以上能进行“传帮带”的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关键,选取典型案例,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文化和文化差异现象做分析,增强文化敏感度,有效率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呈现手段如下:角色扮演、报告演说、辩论、模拟商务会话情景,达到知行合一,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打破封闭式课堂,引进微课,翻转课堂理念与模式,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平台,弥补生态空间环境的失衡。由于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的超额承载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引进自主学习合作平台得以补偿和延伸。借助多媒体音视频,ppt等电子手段营造逼真的跨文化交际场景,教师通过平台发放视频、ppt,在课前进行“信息传递”;课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课上进行高效互动,譬如:案例分析、讨论、答疑、复习、总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进程。重新构建全新的学习流程,让学生得以进步和提高。
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课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有种错觉,即通过期末考,过级考即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在课堂操作过程中,不可忽略学生所处的环境要素,满足学生身心智力的不同水平的发展需要。学生习得语言和文化的过程是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外来因素的干扰,容易产生对学习英语的迷茫、不自信、甚至抵触心理,因此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内在抗干扰和抗压能力。
生态教学环境强调通过互动,沟通,交流等,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社会事物的广泛认知和深入了解,进而不断实现自我,充实自我和创新自我,为更好地投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准备。
本课题组经过反复比较和研究入学成绩选定了入学英语平均成绩较为接近的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153班(36人)为实验班,会计电算化151班(37人)为对比班。研究进入后期,课题组整合教材及参考文献,结合近一年实验班教学,设计跨文化交际知识点和情景交际会话场景,来检验生态化课堂模式的操作效果。采用适合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测评方法,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灵活的评价。测试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通过选择,判断,问答考查跨文化交际知识(满分为100分);第二部分是口试:设计场景(满分为100分),测试学生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的问答反应,考查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另外,对照班采用和其他平行班一样的常规化教学。课题组使用实验法来研究生态课堂模式的效果,尽力去控制无关变量,以提高实验的效度。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生态课堂模式实验前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存在哪些差异?
2.跨文化外语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研究。
1.生态化课堂模式实验后,该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提高。
2.生态化外语课堂模式操作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
1.实验目的:本研究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探索新型策略模式,构建生态课堂,验证生态化课堂模式对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实验过程及数据收集分析:
采用平均分和标准差的描述性统计来回答问题1,推断性统计方法为Z检验。用Excel中的统计函数对实验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及处理,把a=0.05定为显著值。
关于Z值和P值
Z值检验法是教育统计学中用于检验两平均数之间差异显著性的方法之一。P值是用来判定差异显著程度,它与Z值的关系及表明的含义(见表1)。[4]
表1 两个平均数之间差的Z值与P值的关系
由于两个样本含量均≥30,故使用Z检验是有统计意义的。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两项测试中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根据公式,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笔试和情景会话两个项目测试分数的Z值和P值差异
对问题2的回答基于上述数据和半结构化面试。
从表2的数据得出,实验班笔试成绩和情景会话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班,有一定的均分差,可见该数据具有统计意义。
其中笔试的Z值根据公式计算得出为2.464(见表3)大于1.98,根据表1的关系图,可以得出P值小于0.05,说明差异显著;情景会话的Z值为3.53(见表3)大于2.58,根据表1的关系图,可以得出P值小于0.01,说明差异非常显著。这两个数据表明:在实验班采取生态化课堂模式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另外,课题组随机抽取实验班1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主要针对的问题是:基于该模式进行课堂活动设计与实践对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无帮助。10名学生均不同程度地认为,在跨文化外语教学实践中,这种生态化课堂操作模式为他们明确学习英语的动机,改变原来对学英语提不起兴趣,对开口说英语不情愿没胆量的状况,逐渐过渡到主动说英语,积极参与课堂英语交流活动的现状。课堂上老师设计各种文化交流真实场景,进行各种模拟真实交际会话,极大地改变了学生惧怕说英语的心理。教师不仅要系统地讲授和讲解,还需运用体验式、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实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另外,把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延伸至课后的交流学习平台,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他们对某些概念技巧有了系统的掌握,搜索材料以及梳理剖析数据的能力提高了,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增加了材料的阅读,提升了表达交流能力,有利于他们专业能力的发展,对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职英语教学关乎培养跨文化人才的社会需求,两大主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职业生涯的发展。笔者和本课题组成员将站在教学一线,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坚持适度和耐度原则,创建自主开放、互动、和谐的生态化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明兰,马星宇,杨苏.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8):25-28.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0).
[3]庄智象等.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11(06):71-78.
[4]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4).
[5]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8).
[6]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4).
[7]玛丽·艾里斯·冈特,托马斯·H.埃斯蒂斯,简·斯瓦布.教学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09).
[8]胡春蕾,黄文龙.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34):152-156.
[9]宋铁花.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化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62-63.
[10]马瑞娟.基于生态语言学和动态系统理论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7):47-49.
[11]邵尚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生态教学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2,(08):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