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芬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习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社会信息的杂乱,家庭溺爱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逐渐蔓延,各种消极的社会现象也逐渐影响着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独立能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也越来越弱,理想信念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及取向。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今天,大力宣传“中国梦”,对于加强当代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并且多次在重大会议上提及“中国梦”,至此,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就“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专家学者们所持的侧重点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个方面为侧重点。笔者认为,要理解并且把握“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已经是被实践检验过了的不变真理,特别是在现代新经济环境下,我们更是要牢牢抓住发展自强的准绳,才能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中国梦”是民族振兴的梦。民族振兴就是要在不同领域内,实施振兴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的前沿。因此,“中国梦”与民族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中国梦”是人民幸福的梦。再小的单位、再大的国家,都是由人这个个体组成,国家富强,目的是让人民不受外界的侵略,过上安定团结幸福的生活。因此,“中国梦”的发展要依靠人民,而且必须要不断为人民造福。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与最高追求,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只有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向既定的目标奋进。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发展,其所描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更是青少年学生的梦,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青少年学生将是主力军。所以,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论才能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而“中国梦”的提出,正好迎合了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从传统的理论教导到现在以“中国梦”为指引的理念、理想与现实目标相结合的理念。
一直以来,青少年在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理想,但是都很难与自己的现实目标相结合,而“中国梦”的提出,恰恰为当今青少年的梦想即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因为理想信念问题不能总是停留在口头上,最终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中国梦”的实际内涵,特别是“中国梦”就是人民幸福的梦,更是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明确了实际生活中的方向,所以,“中国梦”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是在新时期、新时代,把一直处于精神层面的理想信念问题,更好地诠释在现实的实际问题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梦”背景下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笔者通过抽样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某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中国梦”的了解情况;第二,如何认识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第三,青少年个人理想信念情况以及选择情况;第四,如何看待现在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方式方法问题。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第一,青少年对“中国梦”的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这个年轻的群体,对“中国梦”的了解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青少年对“中国梦”有一定的了解。其中,了解的占28%,基本了解的占39%,不是很了解的占21%,不了解的仅仅占到了12%,通过上述数据,我们不难看到,当今的青少年,比较关注社会流行的新情况,各级组织、新闻媒体以及高校对他们在“中国梦”的宣传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关于如何认识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的关系问题。在如何对待两者的关系上,认为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占到了51%,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当今的青少年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已经有了自己较深的理解。
第三,青少年理想信念以及选择情况。青少年的理想选择比较重大的还是生活理想和工作理想,分别占到了38%和30%;从信念的来源看,学校教育比重较大,占到了70%,而与生俱来的仅占到了12%。就现在高考填报志愿事情看,绝大部分青少年都是为了以后的就业,极少数是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是自己的理想信念来填报专业。
第四,如何看待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方式方法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方式,通过理论形式的学习,占到了35%,而具体实践的学习,仅占到了19%,而且形式单一、枯燥。调查对象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要求创新课堂教育,引入新的教学元素,在做好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把社会中的新元素,充实到相对比较枯燥的理论教学中。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梦”的提出,虽然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使青少年在自己的理想信念方面更加明确,能提出自己近期及远期的奋斗目标,改变了以往部分青少年认为个人理想高于国家理想的现象。但是,“中国梦”背景下,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还存有以下问题:
首先,理想信念教育缺乏与“中国梦”的紧密结合。目前,虽然在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上,引入了“中国梦”的内容,但是两者之间的契合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没有与“中国梦”的内容与时俱进。任何事情都是在发展的环境下变化的,“中国梦”的内容更是如此,涉及到的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幸福的梦,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深刻内涵,但是,现有的教育,少数教育工作者自身没有深入的理论学习,只是把“中国梦”表面内涵简单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二是教育理念没有依据“中国梦”而进行创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更是青少年的梦,而青少年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创新,如果只是简单地灌输,青少年是很难从内心深处理解并且接受的。
其次,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相关的保障。众所周知,青少年的理想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形成,而需要一定的组织保障,来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将最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育中;人才队伍的缺乏,也是阻碍“中国梦”背景下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问题,众所周知,教育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更是如此,但目前专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才队伍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时间仅仅是依靠其它力量来完成,例如团委、党校等,这样的现状使教育的效果越来越差。
目前,“中国梦”是青少年理想信念的灯塔,要做好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国梦”为背景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主体内容、教育保障等方面做好相应的调整。
第一,加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当今的社会环境,各种形势变化多端,青少年的思想也受到了各种思潮的冲击,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握方向,加强马列主义的理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常态环境,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个大主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磨炼青少年坚韧不拔的品质。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青少年群体的独立自主性,把“中国梦”的真正内涵和青少年的个人理想有机结合起来,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得以提升。
第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他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问题,而“中国梦”的实质内涵,也正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梦”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问题,更是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在新常态环境下,真正实现“中国梦”背景下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
第三,加强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实践教育。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实现,最终要靠实践,把自己的理想信念真正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和国家的建设中,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时刻提醒青少年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树立的远大理想不能是摸不着、够不到的,更不能脱离国家大背景,让青少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中国梦”的精髓,通过各种实践类活动,例如,观看各种体育赛事,特别是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更是青少年学习的磅礴力量。另外,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使之积极投身于“中国梦”的祖国建设中,实现国家的民族梦和人民幸福的梦。
在“中国梦”背景下,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科学的、必要的,同时也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使“中国梦”这个主旋律得以充分发挥。
第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中国梦”含义的理解,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赋予新的内涵,而这个载体的运行需要人去实现,所以,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中国梦”背景下,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也就是说,高校在引进人才时,要有计划地引进相关的专业人员。二是人才的培养。高校要注意培养一支专门研究“中国梦”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才队伍,以适应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现状。另外,当代青少年最看重教育工作者的师德水平,最为欣赏的是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而非人们关注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知识。因此,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除了要提高理论水平和学术知识,还要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提升其自身的人格魅力。
第二,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众所周知,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决定了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是短期内就能形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例如有关的教研活动、书刊的订阅、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一定的专项经费,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三,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高校没有一专门的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是由思政课教师或是学校团委的人员兼职,这势必会影响教育的效果,思政课老师进行的课堂教学,虽然有一部分是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但是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在“中国梦”背景下,和思政课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高校要形成一个高效的教育结构,以班级为单位,由团支部辐射到党支部、党总支,再到学校党委,点面结合,类似一个网状结构,真正做到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面化和针对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