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涵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8)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垃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城市垃圾,而且仍以每年平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垃圾每年产生量为15 000吨左右。虽然我国曾在五十多年前提出过垃圾分类收集的设想,但拘囿于国内现状,垃圾分类并未得到较好的实施。整体而言,垃圾分类在我国进行得不甚理想。为此,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旨在有效减少我国垃圾的清运量和最终处理量,减轻末端处理能力,回收利用垃圾中的重要资源,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目前,国内关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多集中于某一地的个案分析,就全国范围而言调查研究较少。赫明月(2009)基于对北京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实证调查发现,垃圾分类行为受居民的环境知识、环境认知和环保体验的影响,同时社会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年龄等)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曲英(2009)依据ABC理论,并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认为行为意向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垃圾分类行为、环境价值观和环境态度则间接影响着垃圾分类行为、具体的情境因素与社会人口统计变量等因素也与个人的垃圾分类行为有着相互的影响。陈绍军等人基于宁波市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受个体特征、情境因素以及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态度影响较大。韩红云等人发现,居民垃圾分类行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政治身份的影响并且其社会资本对于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何兴邦基于CGSS2013年数据,探讨了社会互动与个人环保行为,发现社会互动对于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
通过前人的研究发现,垃圾分类行为主要与个人的特征即社会人口统计变量、环境知识、环境认知、具体情境以及相关政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综合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基于CGSS2013年数据从个体基本特征、环境关心和环境知识等三个层面来分析个体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更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假设2:年龄越大越不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假设3:个人收入越高越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假设4:个人教育程度越高越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假设5:个人越关心环境问题越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假设5a:越经常与周围身边的人讨论环保问题更加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假设5b:越经常关注环保问题的人更加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假设6:个人环境知识水平越高越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该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实施,系统全面地收集了社会、社区、家庭、个人多个层次的数据。2013年CGSS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阶段随机抽样,共获得了11 438个家庭样本数据,每个家庭随机抽取一位年满18周岁的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文研究对象为对于问卷中B2201题“在最近一年里,您是否从事过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做了回答的个人,并对该问题中拒绝回答、不适用、不知道和系统缺失的样本进行剔除,最终获得11 414个实际有效样本。其中,从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占55.2%,偶尔进行的占32.5%,经常进行的占12.3%;女性占50.3%,男性占49.7%;农村居民占55.3%,城市居民占44.7%。研究范围涵盖了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可以提高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的解释效度及范围。
1.因变量。本研究主要分析的是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具体使用CGSS2013中的B2201来测量,即:“在最近一年里,您是否从事过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回答选项为“从不”“偶尔”和“经常”3项,在分析过程中把回答这3项分别赋值为0分、1分、2分,数值越大表示个人垃圾分类活动越频繁。
2.自变量。自变量主要包括控制变量、环境关心、环境知识三个部分。
(1)控制变量。本文中控制变量是指个人基本人口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个人年收入。性别:将其处理为一个虚拟变量,以女性为参照,女性编码为0,男性为1;年龄:采取年龄的平方进行测量;教育程度:教育程度用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将教育程度重新编码为连续的数值变量即受教育年限。其中,未受过任何教育和私塾为0年,小学为6年,初中9年,高中(包括中专和技校)为12年,大专为15年,本科为16年,研究生及以上为19年;个人年收入:取个人年收入对数。
(2)环境关心。环境关心通过问卷中B2202和B2206两题进行测量,即:“过去一年中您是否与自己的亲戚朋友讨论环保问题?”和“过去一年中您是否主动关注广播、电视和报刊中报道的环境问题和环保信息?”两题选项皆为从不、偶尔和经常3项,在分析过程中将其分别赋值为0分、1分、2分,数值越大则越关心环境问题。
(3)环境知识。个人环境知识水平通过问卷中B25题环境知识量表来测量。该量表包括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会不会造成威胁、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环境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成为气候变暖的因素等10项环境知识问题。其中,5项为正确说法,5项为错误说法,被调查对象分别对量表中的10个环境问题进行判断,选项有正确、错误和不知道3项。在分析过程中将每项实际判断错误赋值为0,实际判断正确赋值为1,不知道算回答错误也赋值为0。将量表中各项目值相加得出的连续变量即为个人的环境知识水平,值越大表明环境知识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本文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探讨个人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分析过程中将会考虑三个维度:个人基本特征、个人环境关心与个人环境知识水平,因而在研究中会对以上变量拟合出一套嵌套模型,分别是模型1、模型2和模型3。模型1仅包括控制变量,即性别、年龄平方、收入对数和受教育年限,用来反映个人基本特征对其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模型2在控制了模型1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关注变量,试图回答个人环境关注对其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模型3则是在控制模型2中各变量的基础上引入环境知识水平的变量,用来反映个人环境知识水平与其垃圾分类行为的关系。表1是分析过程中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
本文对于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结果(见下页表2),表2中,3个模型分别展现了3个维度与垃圾分类行为的关系,从表2可以看到,3个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1)并且随着三个维度变量的陆续引入,模型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方越来越大(0.001<0.203<0.207),一方面说明模型对于因变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模型解释力也随着变量的引入增强了。具体分析如下:
模型1中,从表中可以看出,个人的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平方、教育年限和收入对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年龄平方统计显著水平p<0.05,其他三个变量p<0.001。其中,性别和年龄平方的回归系数为负,教育年限与收入的回归系数为正,显示出性别和年龄与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呈负相关关系,教育程度与收入与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更经常的进行垃圾分类,年龄越小的人比年龄越大人更加经常进行垃圾分类,受教育程度越高和个人收入越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究其原因,首先依照“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女性更有可能在繁杂的家务中养成节俭意识,因此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经常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更经常进行垃圾分类。年龄方面,年轻人的认知水平、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政府部门、社会舆论的引导下,更容易接受并践行垃圾分类行为。受教育程度越高者,在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理性思索中,会对的垃圾分类行为持肯定态度。而个人受教育程度与年收入的正相关关系,对年收入较高者更为积极、频繁的垃圾分类行为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力。
模型2中,引入了环境关心维度,从表中可以看出,环境关心维度的两个变量也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1),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个人环境关心度与个人的垃圾分类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越是经常与亲朋好友讨论环保问题,越是关注环境问题和环保信息越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模型3中,个人环境知识水平越高,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越频繁。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公民个人垃圾分类行为与个人基本特征、个人环境关心与个人环境知识水平关系密切。在个人基本特征中,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倾向于进行垃圾分类,年龄越小的公民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因为出于对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较快较好,在处理生活垃圾时,更易进行垃圾分类。
表2 回归模型
此外,个人环境关系程度越高者更易进行垃圾分类,个人环境知识水平越高者也更加倾向于垃圾分类行为。
由此看来,在缓解我国垃圾问题,尤其是生活垃圾问题的努力中,公民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激励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诸多措施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制定颁布;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践行垃圾分类行为的宣传要加大力度。
参考文献:
[1] 郝明月.垃圾分类中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性探究——北京市居民垃圾分类现状及环保意识的调查[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
[2] 曲英.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理论模型建构研究[J].生态经济,2009,(12).
[3] 曲英.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1).
[4] 陈邵军,李春如,马永斌.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9).
[5] 韩红云,张志坚,明文欢.社会资本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6]何兴邦.社会互动与公众环保行为——基于CGSS(2013)的经验分析[J].软科学,2016,(4).